當前,以期貨市場爲紐帶的產融結合模式逐漸成爲部分企業應對風險的核心工具。其中,PTA、PX、瓶片等期貨品種覆蓋了聚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爲企業提供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與資源配置的工具。
在此背景下,小鼎能源深度融合期貨市場與現貨貿易,構建了“以基差貿易爲核心、以風險管理爲支撐、以產業鏈服務爲導向”的業務模式,在聚酯行業變革中實現逆勢增長——2024年公司貿易額再創新高,規模連續5年增長。這一成績的取得,既得益於小鼎能源對期貨工具的精細化運用,也源於其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以風險管理體系對沖市場波動,最終形成“期現聯動、風險可控”的發展模式。
產融結合成爲產業鏈破局關鍵
2024年,聚酯產業鏈迎來多重結構性變革。其中,原油的供需變化成爲驅動產業鏈價格邏輯轉換的核心因素。地緣政治衝突緩和疊加OPEC+減產執行力度減弱,使得原油價格從高波動格局轉向區間震盪,帶動下游產品價格波動幅度收窄,市場邏輯逐步迴歸供需基本面。
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PX產量同比增長約12%,以PXN度量的加工利潤年均值降至300美元/噸以下,產業鏈利潤重心從PX生產環節向中下游轉移,行業利潤分配格局迎來重塑。
談及行業變革時,小鼎能源總經理聶磊深有感觸:近幾年國內聚酯產業鏈產能擴張及競爭加劇成爲主基調。
據他介紹,PTA和聚酯產能年增速均達10%,上下游一體化廠商競爭優勢凸顯,利潤加速向頭部集中。PTA加工差波動率持續降低,部分低效裝置被動退出;聚酯端雖然產量增速爲11%,但瓶片加工差維持低位,行業整體景氣度下行,企業“以價換量”特徵明顯。
在產能擴張伴隨中小企業因裝置老舊、環保壓力加速退出的背景下,頭部企業對優化採銷、庫存管理、降本增效的需求空前迫切。內需增長乏力下,產品對出口的依存度提升,但海外市場開拓面臨貿易壁壘、物流波動等多重挑戰。
“在行業深度調整期,貿易企業面臨利潤收縮與信用風險加劇的雙重壓力。”聶磊坦言,傳統“低買高賣”的價差套利模式價值持續弱化,創新服務模式成爲貿易企業突破瓶頸的必然選擇。現貨市場成交活躍度下降、流動性承壓,倒逼貿易商從單純的商品中介向基差貿易、供應鏈金融、產業鏈風險管理等專業化、綜合化服務商轉型。
在此過程中,小鼎能源以“產融結合”爲核心發展戰略,通過創新期現結合業務模式,爲產業鏈上下游提供貫穿採購銷售、全環節風險管理的價值賦能。
據聶磊介紹,公司將基差貿易作爲核心業務模式,以期貨價格爲“錨”,替代傳統的“一口價”定價模式,推動產業鏈價格形成機制向透明化、市場化轉型。“該模式賦予交易雙方根據市場判斷靈活定價的權利,企業可結合庫存、生產計劃選擇點價時機,顯著增強了經營自主性。”他說。
“在PTA業務中,公司早期率先嚐試基差貿易。PX期貨上市後,公司又通過紙貨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鎖定成本。”聶磊介紹,公司爲下游工廠提供後點價服務,並在期貨市場建立多頭頭寸鎖定採購價格,2024年PTA期貨成交12萬手以上。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選擇平倉或期貨交割,幫助下游工廠降低採購成本,保障了其生產連續性。
在PX業務中,小鼎能源通過場外紙貨市場和期貨盤面,將長約採購的均價合同轉換爲基差定價合同,鎖定長約基差成本,再以基差後點價模式銷售現貨,幫助下游工廠在價格波動中鎖定成本。
作爲鄭商所首批PX交割廠庫之一,小鼎能源目前已構建起覆蓋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庫存週轉的全流程期現結合體系,形成了基差貿易、均價保值、加工利潤保值、期轉現、含權貿易等多元化業務模式。
通過模式創新爲產業鏈注入新活力
小鼎能源產融基地以期現結合爲核心、以期貨市場爲紐帶,不僅爲自身開闢了穿越週期的發展路徑,而且通過模式創新與生態賦能,爲整個產業鏈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聶磊介紹,2024年上半年,全球PX產能擴張接近尾聲,市場對PX需求預期存在顯著分歧。在此背景下,聚酯頭部企業A面臨傳統採購模式的“雙向困境”:既擔心PX價格波動導致庫存貶值,又擔心供應不穩定影響生產連續性。
針對A企業的這一需求,小鼎能源通過PX紙貨市場與期貨盤面,將美元進項均價長約合同轉換爲基差定價頭寸,鎖定基差成本後,以基差後點價模式向工廠銷售現貨。“A企業可先提貨生產,待期貨價格下跌後再點價確定最終成本。”聶磊解釋說,該模式使A企業在價格波動期保持了穩定的生產負荷,產品質量與交貨期得以保障,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在下游競爭中彰顯了優勢。
在PTA市場中,小鼎能源也通過後點價模式進一步優化生產成本,提升了產業鏈韌性。
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2024年PTA產能持續擴張,市場整體供大於求,但產能釋放節奏受裝置檢修、原料供應等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疊加原油價格波動,進一步加劇了現貨市場的價格震盪。此時,大型聚酯企業B希望在市場波動中保障原料供應、降低採購成本,卻陷入“低價採購怕跌價、延遲採購怕斷供”的兩難境地。
小鼎能源通過跟蹤產業鏈動態,在PTA價格相對高點爲B企業賣出一口價基差,同時在期貨市場建立多頭頭寸鎖定價格。“臨近交割時,若基差走弱,則平倉獲利並採購現貨履約;若基差走強,則直接通過期貨交割獲取現貨。”聶磊表示,該操作使B企業相比單純現貨採購節省了可觀的成本,生產計劃有序推進。“這不僅滿足了下游訂單需求,還使客戶滿意度與市場份額雙提升。”他稱。
通過以上實踐,聶磊深刻感受到期現結合新模式的三大核心優勢:一是增強企業經營自主性,企業可根據市場判斷靈活定價;二是提升抗風險能力,有效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三是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市場價格發現,提升產業鏈定價透明度,促進上下游從“價格博弈”向“價值共創”轉型。目前,這些模式已在PTA產業中被廣泛應用,成爲產業鏈升級的重要驅動。
作爲鄭商所聚酯化工產融基地,小鼎能源以“服務實體經濟、惠及民生”爲使命,努力成爲期貨市場與產業間的“支點企業”,通過培育與服務聯繫上下游,引導相關企業高效參與期貨市場建設。
從基差貿易重構定價邏輯,到期現結合優化資源配置,再到產融基地推動產業升級,聶磊認爲,只有將金融工具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才能在複雜的市場中把握機遇,實現產業鏈價值的共同提升。
“未來,小鼎能源將以產融基地爲新起點,持續深耕聚酯產業鏈,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能力,與上下游企業攜手在產融結合的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爲我國聚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小鼎力量’。”聶磊最後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