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投資於人”重磅政策落地 嬰童行業向萬億級藍海市場邁進

金吾財訊
07-29

金吾財訊 | 2025年3月5日,《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千呼萬喚,備受期待的全國性育兒補貼政策終於落地。7月28日,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公佈,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週歲。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滿3週歲的嬰幼兒,也可享受政策,仍可按月數折算領取相應補貼。

方案明確,育兒補貼由嬰幼兒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監護人按規定向嬰幼兒戶籍所在地申領,主要通過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線上申請,也可線下申請,各省份結合實際確定具體發放時間。

此次政策突破了以往地方補貼聚焦二孩、三孩的侷限,首次將一孩家庭納入統一補貼體系,實現了生育支持的全面覆蓋。這一政策以 “真金白銀” 的方式直接回應家庭養育壓力,標誌着我國生育支持政策從局部探索邁向全國統籌的新階段。

爲確保政策落地,中央財政自2025年起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對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育兒補貼所需資金,按比例對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予以補助。地方提標部分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自行承擔。各省份結合實際確定具體發放時間,提高發放效率,確保補貼及時足額髮放到位。

中低收入家庭激勵效應更顯著

華泰證券的測算顯示,生育補貼在二人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佔比約爲4%-5%,不過這一政策對不同收入層級家庭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中低收入羣體感受到的政策暖意尤爲突出。特別是在收入水平處於後20%的低收入家庭與後20%-40%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中,該補貼佔其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約19%和8.3%,明顯高於整體平均水平,這意味着補貼對這些家庭的實際支撐力度遠超普通家庭。

從消費端來看,這一補貼政策對育兒相關消費及中青年羣體的整體消費活力,有望形成更直接的提振作用。一方面,嬰幼兒奶粉、紙尿褲等育兒剛性支出領域,大概率會因補貼的到位而獲得消費動力的加持;另一方面,育兒家庭的核心構成是中青年人,他們可支配收入的實質性增加,不僅能覆蓋部分育兒開支,更能騰挪出更多資金用於其他生活消費。從不同年齡羣體的消費結構特徵來看,中青年在服裝服飾、交通通信、家用設備等領域的消費佔比顯著高於其他年齡段,這些品類也因此更有可能在補貼政策的帶動下,迎來消費需求的提升。

政策力度仍有提升空間

從國際視角看,我國當前的生育現金補貼力度與部分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根據OECD數據,2017年部分發達國家現金補貼佔GDP比重普遍高於我國當前水平——英國2.12%、法國1.42%、瑞典1.24%、日本0.65%、韓國0.15%。

根據華泰證券估算,參照國家基礎標準,預期2025-2027年三年生育補貼年化金額約爲1200億元,約佔2024年名義GDP的0.1%,佔2024年居民消費總額的約0.2%。這種差距反映了我國生育支持政策仍處於起步階段。

不過,單純的現金補貼對生育率的長期提振效果並非絕對。以日韓爲例,日韓生育補貼助推生育率短期止跌回升,但長期仍趨下行:日本生育補貼政策前期助推生育率止跌回升,但2019年後重回低位;韓國生育補貼讓其2005-2016年生育率止跌企穩,但2017年後再度下行。長期看,日韓的總和生育率與家庭補貼佔GDP比重並不存在正相關關係。

短期現金補貼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即時壓力,卻難以應對養育過程中的系統性挑戰。正因如此,海外多國在推行現金補貼的同時,普遍構建了涵蓋托兒服務、教育資源、住房保障等多維度的社會保障網絡,通過降低養育的綜合成本來穩定生育預期。對我國而言,當前全國性育兒補貼制度的落地已是重要突破,而參考國際經驗,政策力度仍有顯著提升空間。

政策帶動多行業協同受益

國家級政策方向的深化,正爲嬰童產業打開廣闊的發展空間。國融證券表示,2024年中國嬰童市場規模達4.2萬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 5萬億元,2030年有望達 10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保持 12%以上。中國嬰童產業正處於“量質齊升”的黃金髮展期,市場規模持續擴容,消費結構加速升級,技術賦能與細分需求成爲核心驅動力。在政策扶持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嬰童行業有望成爲下一個萬億級藍海市場。

從行業細分領域來看,政策紅利的釋放將向多層需求鏈滲透。華西證券認爲未來地方育兒補貼政策在國家補貼的指引下有望持續出臺,短期看,育兒補貼直接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提振生育意願,下沉市場更加受益,利好母嬰消費品(母嬰零售渠道商、母嬰用品品牌商及製造商、兒科藥品製造商等)、月子中心;長期需配套托育、教育等政策,利好早教及少年培訓機構。

天風證券認爲,育兒補貼政策的設計將對母嬰產品、早教、輔助生殖行業帶來邊際變化:一是現金補貼直接降低生育成本,加固生育率企穩預期;二是釋放的邊際購買力優先激活母嬰剛需消費(如奶粉、紙尿褲),同時托幼一體化加速早教供給擴容與市場分層;三是育兒補貼相關政策若拉動整體生育意願,輔助生殖滲透率或將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母嬰用品、早教、輔助生殖等相關領域。

方正證券認爲,乳品是嬰幼兒的核心基礎營養品,預計隨着國際育兒補貼方案逐步執行落地,乳品需求端有望得到提振。

國家在 “投資於人” 的道路上已然邁出了堅實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除了直接的現金補貼,更需要構建起多維度的系統性支持體系。因此,在育兒補貼之外,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配套政策支持同樣值得期待。

結語

2023年以來,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層面已有推出生育補貼政策,旨在緩解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壓力,但覆蓋範圍較爲有限,此次全國層面的生育補貼制度出臺,對於緩解家庭生育壓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項全國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兒家庭全國範圍全面直接發放現金補貼,將助力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預計每年惠及2000多萬個嬰幼兒家庭。

這項覆蓋全國 2000 多萬家庭的民生工程爲降低生育養育成本提供了制度性解決方案,也是我國生育支持政策從 “鼓勵倡導” 向 “實質保障” 轉型的重要標誌儘管當前補貼力度與部分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其釋放的政策善意和改革決心,爲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