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詳解臺積電CoWoS產能大戰:英偉達鎖定六成,雲AI芯片市場2026年有望暴增40%-50%

華爾街見聞
07-29

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正從芯片設計延伸至後端封裝,一場圍繞臺積電CoWoS產能的爭奪戰已然打響。

臺積電先進封裝技術(CoWoS)已成爲各大巨頭爭奪的AI戰略要地。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對2026年臺積電及其合作伙伴的CoWoS產能分配進行了詳細預測。數據顯示,芯片巨頭英偉達預計將鎖定2026年全球CoWoS總需求的六成,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霸主地位。

報告預測,全球對CoWoS的總需求將在2026年達到100萬片晶圓,這意味着雲AI半導體市場將迎來40%至50%的強勁增長。英偉達預計將消耗其中的59.5萬片,緊隨其後的是AMD、博通亞馬遜等一衆科技巨頭,它們同樣在積極預訂產能,以確保在下一代AI產品中獲得關鍵支持。

這場爭奪戰的背後,是雲服務提供商(CSPs)不斷攀升的資本支出。以谷歌爲例,其已將2025年的資本支出預算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並預計在2026年進一步加速投資。這爲整個AI半導體供應鏈的持續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英偉達獨佔鰲頭,鎖定六成CoWoS產能

英偉達在CoWoS產能爭奪戰中佔據了絕對領先地位。報告預測,到2026年,英偉達的CoWoS晶圓總需求量將達到59.5萬片,佔全球總需求的60%。

這筆龐大的訂單中,約51萬片將由臺積電承接,主要用於其下一代Rubin架構芯片所需的CoWoS-L技術。據此推算,2026年英偉達芯片出貨量可達540萬顆,其中240萬顆將來自Rubin平臺。Amkor和日月光(ASE/SPIL)等外包封測廠(OSAT)也將爲英偉達分擔約8萬片的CoWoS產能,主要用於其Vera CPU及汽車芯片等產品。

在英偉達身後,追趕者的步伐同樣迅速。報告顯示,AMD預計將獲得10.5萬片CoWoS晶圓,佔據約11%的市場份額。其中,8萬片將在臺積電生產,用於其MI355和MI400系列AI加速器。服務於雲服務巨頭的博通成爲另一大玩家,其在2026年的CoWoS總需求約爲15萬片,佔據15%的份額。其中,大部分產能(14.5萬片)在臺積電預訂,主要用於爲谷歌的TPU、Meta的定製芯片以及OpenAI的項目代工。

  • 英偉達(NVIDIA):預測到2026年,英偉達將預訂總計59.5萬片CoWoS晶圓,佔全球總需求的約60%。其中,51.5萬片來自臺積電(51萬片爲CoWoS-L),另外8萬片來自安靠(Amkor)等非臺積電供應商。這部分產能將主要用於其Rubin、Vera CPU、GB10和汽車芯片。
  • 博通(Broadcom): 緊隨其後,預計將獲得15萬片CoWoS晶圓,佔總需求的15%。其產能主要服務於大客戶的定製芯片(ASIC),包括爲谷歌TPU預訂的9萬片(臺積電8.5萬片,日月光/硅品5千片)、爲Meta預訂的5萬片,以及爲OpenAI預訂的1萬片。
  • AMD: 預計將獲得10.5萬片CoWoS晶圓,佔總需求的11%。其中8萬片來自臺積電,主要用於MI355和MI400系列芯片;另外2.5萬片來自日月光/硅品,用於其採用CoWoS-L技術的Venice CPU。
  • 其他主要玩家: 亞馬遜(AWS)通過其合作伙伴Alchip預訂了5萬片;Marvell爲AWS和微軟的定製芯片預訂了5.5萬片;聯發科(MediaTek)爲谷歌TPU項目預訂了2萬片。

CoWoS產能的激烈爭奪,直接源於AI應用的爆炸式增長。報告預測,全球CoWoS總需求將從2024年的37萬片,增長至2025年的67萬片,並在2026年達到100萬片,這意味着2026年雲端AI半導體市場將迎來40%-50%的同比增長。

需求信號強勁,資本開支預示市場高增長

這場產能競賽的背後,是AI應用落地帶來的真實需求。大摩強調,谷歌等頭部雲服務商的動態是關鍵風向標。據報告分析,谷歌已將其2025年的資本支出預算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並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加速投資。

更直接的數據是,谷歌雲平臺每月處理的token數量已從今年5月的480萬億個激增至980萬億個,實現了翻倍增長。基於這些強勁信號,大摩將其對2025年全球頂級雲服務商資本支出的同比增長預測從39%上調至43%。

報告預測,在旺盛需求的驅動下,全球CoWoS總需求量在2025年將增長81%後,2026年將繼續增長49%,爲整個AI半導體供應鏈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產能擴張加速,臺積電成最大贏家

面對客戶的強勁需求,作爲全球先進封裝技術領導者的臺積電正全力擴張。

報告預測,到2026年底,臺積電的CoWoS月產能將從2024年的3.2萬片大幅提升至9.3萬片。產能的供不應求也爲臺積電帶來了豐厚的財務回報。據估計,AI相關收入在2025年將佔到臺積電總收入的25%,使其成爲這輪AI浪潮中確定性最高的受益者之一。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