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2,醫藥股的熱鬧景象依舊在延續。
根據Wind和西南證券整理數據顯示,2025Q2,醫藥生物A股全部公募基金佔比10.05%,環比+0.82pp;剔除主動醫藥基金佔比7.25%,環比+0.90pp;再剔除指數基金醫藥持倉佔比7.38%,環比+1.95pp;申萬醫藥板塊市值佔比爲6.32%,環比+0.06pp。2025Q2外資持股佔比則基本持平。
圖源:《2025Q2持倉分析:醫藥持倉持續環比提升,醫藥主動基金大幅加倉化學制劑》-西南證券(下同)
具體到細分行業,同期環比增加前三分別爲:化學制劑佔比42.3%,環比增加最大,+17.5pp;其他生物製品佔比16.99%,環比+9.9pp,醫療研發外包占比16.5%,環比+5.5pp。
而在行業景氣度持續回暖之際,Q2公募基金重倉的格局相較於Q1已有所變化——上季度的霸主再次穩坐龍頭地位,新的醫藥股則正冉冉升起,並躋身公募基金持倉家數前五。它們爲何獲得公募基金青睞?這些醫藥股又是哪些?醫藥魔方Invest將根據二季度最新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以回答上述問題。
公募新寵:信達、三生躋身前五
西南證券報告顯示,從公募基金持倉家數來看,公募基金數量前五的分別是恆瑞醫藥(552家)、藥明康德(403家)、信達生物(298家)、邁瑞醫療(274家)、三生製藥(208家)。其中,恆瑞醫藥(295億元)、藥明康德(277億元)、信達生物(227億元)、邁瑞醫療(155億元)位列公募基金持倉總市值前五。
相較於Q1,恆瑞醫藥和藥明康德依舊穩坐公募基金數量前二,新面孔則是信達生物和三生製藥。這兩家都在今年上半年動作頻頻,並引爆資本市場。
6月份,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注射液正式獲批上市。作爲全球首款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瑪仕度肽注射液的出現,開始衝擊由諾和諾德和禮來主導的減肥藥市場格局,衆多機構預測其峯值銷售額有望突破50億元。
瑪仕度肽注射液獲批的消息一經公佈後,市場迅速給出了正面反應。獲批後首個交易日,信達生物盤中漲超6%,市值突破570億港元;截止到7月3日,股價還在持續上漲,早盤報84.65港元,單日漲幅達6.75%。
瑪仕度肽注射液的上市,預示了信達生物除了加碼腫瘤免疫領域,也在進入慢病領域收穫期。
東吳證券就表示,2025年信達生物的慢病管線有望形成瑪仕度肽(GLP-1/GCGR)、替妥尤單抗(IGF1R)、託萊西單抗(PCSK9)、匹康奇拜單抗(IL23p19)的產品矩陣,助力除腫瘤領域外第二成長曲線。
今年Q1,信達生物產品收入已超過24億元,同比增長超40%,環比增長超20%,單季業績創下了歷史新高。
事實上,信達生物對2025年寄予厚望。在公佈業績之時,它也表示今年是“邁入雙輪驅動和全球創新發展新時期的重要一年,將朝着‘成爲國際一流的生物製藥公司’的願景穩步邁進”。
而爲支撐國際化戰略,它在6月底完成了一筆超43億港元的配售,成爲近4年來香港醫療健康板塊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這筆資金的用途,便是助力信達生物完成到2030年預計將有五款臨牀管線進入全球臨牀Ⅲ期研究的目標。
同樣點燃市場的還有三生製藥。要知道,在Q1的持股基金數量TOP20榜單中,三生製藥甚至沒有上榜。僅一個季度,憑藉一筆與輝瑞最高交易總額可達60.5億美元的交易,這家創新藥企不僅帶動了整個創新藥板塊大漲,也讓它獲得了公募基金的重倉。
可以說,BD依然是資本市場評估創新藥的一個重要邏輯,而其本質便是對創新的看好。
就在28日,恆瑞醫藥與GSK簽署合作、選擇權和許可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不含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選擇權(不含中國大陸及港澳臺)有償許可給GSK,交易總額可高達125億美元,位列中國創新藥出海授權交易總金額第二。隨後恆瑞醫藥A股港股應聲大漲,A股一度漲停。
更多基金捧場,看好“全球新”前景
從公募基金持倉家數增加來看,2025年Q2裏,位列前五的分別是益方生物-U(+84)、信立泰(+41)、百利天恆(+36)、泰格醫藥(+32)和熱景生物(+28)。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與Q1藥明康德、百濟神州-U、恆瑞醫藥、澤璟製藥-U和艾力斯位列前五的格局截然不同。
而此番更多公募基金進場上述五家醫藥企業,反映的或是市場對其前景的期待和看好。
好比益方生物,2025年上半年漲幅已超150%,而它受到投資者熱捧的原因,除了創新藥行情的帶動,還有市場對其產品的期待,尤其是用於治療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向TYK2的口服選擇性抑制劑D-2570。
截至2024年年底,D-2570的二期臨牀試驗完成所有訪視,結果顯示療效顯著優於安慰劑,且優於同類已上市產品。益方生物正計劃推進該藥在潰瘍性結腸炎等適應症的開發。
此前,武田曾以40億美元首付款、60億美元總額收購Nimbus當時處於二期臨牀的NDI-034858(現命名爲TAK-279)的全球開發與商業化權利。TYK2抑制劑的重磅交易,D-2570的數據結果,都讓市場對D-2570產生了較高的期待。
同樣的還有信立泰和百利天恆,兩家的股價在6月份亦是又創新高。
今年5月份,信立泰的信超妥(S086)獲批上市,成爲國內首款,全球第二款ARNI類藥物。而其與諾華的諾欣妥機制相似,後者2024年度銷售額高達78.22億美元,同比增長29.61%。緊隨其後的信超妥,市場潛力自然不言而喻。
百利天恆自主研發的注射用BL-M07D1(HER2 ADC)用於HER2低表達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III期臨牀試驗則在5月份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6月份,其注射用L-M07D1(HER2 ADC)用於在新輔助治療後存在浸潤癌殘留的HER2陽性乳腺癌術後輔助治療III 期臨牀試驗同樣完成了首例受試者入組。
7月初,其備受矚目的BL-B01D1,治療鼻咽癌的III期臨牀試驗(研究方案編號:BL-B01D1-303)在期中分析達到主要終點。這是全球首個完成III期研究的雙抗ADC。此前,百利天恆與BMS就BL-B01D1達成的合作,一度刷新了全球ADC領域最大BD交易額。
而上半年,隨着創新藥行情有回暖之勢,CXO也迎來了一波飛昇,泰格醫藥亦不例外。熱景生物則從IVD企業早已向創新藥佈局,市場看重的或許正是它在後者上的前景。
目前,通過重要參股公司舜景醫藥、堯景基因、禹景藥業、智源生物等創新藥企,熱景生物重點聚焦抗體藥物與核酸藥物兩大核心領域。其中,舜景醫藥處於臨牀研究中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體藥SGC001,有望填補心梗直接治療藥物空白。
百濟、海思科創新再落子,
醫療器械吹起東風
從公募基金持倉佔比情況來看,持倉總股本佔比前五分別爲百濟神州-U(24.9%)、海思科(22.4%)、三生製藥(17.1%)、澤璟製藥-U(15.7%)、聯影醫療(15.0%)。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澤璟製藥,相較於Q1,其餘四家均有所變動。
具體來看,Q2是藥企們發佈財報和一季報的時間。躋身“創新藥一哥”的百濟神州在交出亮眼成績單後,表示維持其2025年全年營收和費用指引不變,也即全年總收入指引爲49億至53億美元,其中包括收入強勁增長的預期,受益於百悅澤®在美國的領先地位以及在歐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場的持續擴張。與2024年相比,由於產品組合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毛利率預計將處於80%至90%的中位區間。
Q2,百濟神州迎來了多個研發進展,包括雙特異性HER2抑制劑百赫安®(注射用澤尼達妥單抗)在中國正式供應,並同步在全國多家醫療機構投入臨牀使用;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發佈積極意見,推薦批准百澤安®聯合吉西他濱和順鉑用於複發性、不適合根治性手術或放療、或轉移性鼻咽癌成年患者的一線治療等。
而諸多產品的進展,無疑都將助力百濟神州在今年實現經營利潤的歷史性拐點。
海思科則在1類創新藥環泊酚的放量帶動下,業績增長強勁。2025年Q1,海思科營收同比增長18.6%至8.92億元,儘管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49.31%至0.47億元,但其扣非淨利潤逆勢增長69.25%至0.50億元,也反映其正經歷由仿到創的轉型階段。
其中,海思科的麻醉產品收入達12.3億元,核心單品環泊酚銷售收入增長45.6%,在靜脈麻醉藥市場份額躍居第一。能夠突破外資壟斷,拿下國內市場龍頭,於海思科而言無疑是一個發展里程碑。
與此同時,它還在積極擴展國際市場,美國市場上,環泊酚針對麻醉誘導的三項美國III期臨牀試驗已達到預設的主要終點,海思科已完成與FDA的新藥上市申請前交流,將於本年度向FDA遞交NDA申請。
此外,海思科1類創新藥安瑞克芬於5月首次獲批上市,作爲全球首個獲批鎮痛適應症的非精麻管制的“白處方”阿片類鎮痛藥物,該藥成爲了代表海思科創新轉型的重要落子。
年初至6月底,海思科的股價已上漲24.38%,而隨着海思科的創新產品逐漸步入收穫期,它的征程纔剛剛開始。7月份,默沙東百億美元收購Verona和恆瑞醫藥與GSK的交易,就讓PDE3/4靶點成爲市場焦點。無獨有偶,海思科的管線中亦有一款進度領先的 PDE3/4抑制劑(HSK39004),目前正處於臨牀Ⅱ期。這或許也是其在28日收盤股價漲停,刷新歷史高點的原因。
聯影醫療是TOP5名單裏爲數不多的醫療器械企業。二季度裏,國家藥監局正式審議通過《關於優化全生命週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涉及的領域包括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高端醫療器械,帶動了醫療器械行情上漲。
國泰海通曾指出,2025年6月數據顯示,醫療器械行業在政策支持和國內醫療需求提升的背景下,板塊整體增長預期向好。鼓勵關注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國際化能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
聯影醫療便是創新醫療器械的佼佼者。截至2024年,其業務已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歐洲、亞太等主要市場。
創新方面,2024年,聯影醫療研發總投入達到22.61億元。高研發投入下,聯影醫療打造了覆蓋“整機系統—核心部件—關鍵元器件”垂直創新體系。截至目前,它已實現了全線高端醫學影像及放療產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
2025年Q1,聯影醫療業績迎來拐點。其單季度實現收入24.78億元(+5.42%),歸母淨利潤3.70億元(+1.87%),扣非淨利潤3.79億元(+26.09%)。儘管環比有所下滑,但其銷售毛利率再次回到了49.94%。
可以說,在政策催化、全球化與技術迭代的疊加週期裏,聯影醫療已經展現出了韌勁和可期的發展勢頭。
……
歡迎添加作者交流
林怡齡:lyl18819426740
推薦閱讀
公募再加倉醫藥!恆瑞、藥明康德、邁瑞、百濟、澤璟受熱捧
公募醫藥持倉反彈!恆瑞、百濟、藥明康德、泰格獲衆多公募基金加倉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歡迎轉發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時請在顯要位置標明文章來源;如需轉載,請給微信公衆號後臺留言或發送消息,並註明公衆號名稱及ID。
免責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爲決策內容,醫藥魔方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