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銀行股又是飄綠,銀行AH優選ETF(517900)已經下跌到60日均線。從之前的走勢看,ETF每次跌破60日線後都是不錯的介入時機。

最近銀行板塊的連續調整讓不少人心生迷茫,基本面穩健的“大象”難道真的要就此失速?其實這次重磅會議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昨天會議公告:下半年不會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內卷治理未升級、消費刺激未加碼、房地產幾乎未提及,財政也無新增安排。市場對此也反應迅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期貨跳水,紅利重新走強。
這清晰地指向一個結論——增量政策預期落空,疊加利率下行持續,市場風格必然向“確定性”和“現金流”迴歸。而紅利資產,尤其是近期顯著滯漲的銀行股,無疑會成爲資金首選。
像招商銀行、青島銀行、重慶銀行、工商銀行等,這周都在獲得資金流入。ETF方面,場內唯一一隻跨A+H兩地的銀行類ETF:銀行AH優選ETF(517900),也已經連續5天獲得資金淨流入,共計1758萬元。

歸根結底,銀行上半年接連新高、領跑市場式的上漲,本質是特殊時期保險資金的配置剛需所推動。而近期的回調,則是經濟預期改善後,部分資金主動進行多元化配置的正常騰挪。
但這絕不意味着銀行股的光芒就此黯淡。相反,結合最新政策風向與行業基本面,銀行股作爲“紅利核心資產”的價值反而更加凸顯。
截至這周,隨着成都銀行2024年分紅到賬,標誌着A股上市銀行的“分紅季”正式收官。
42家上市銀行豪擲6325.94億現金紅包,同比增長3.14%。工行以近1100億分紅傲視羣雄,建行、農行、中行緊隨其後,僅六大行就貢獻超4200億分紅。
從分紅比例看,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4家銀行分紅率在30%及以上。招商銀行是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分紅比例最高的銀行,分紅比例達到了35.32%。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期分紅正成爲新趨勢,常熟銀行等新成員加入中期派息陣營。從目前披露中報的4家銀行來看,在普遍的業績增長支撐下,今年銀行中期分紅總額大概率超過去年——而這種持續、可預期的現金流,正是“紅利投資”的核心要義。
目前銀行前期因保險資金集中配置帶來的溢價已被部分消化,接連調整反而爲看好其長期分紅價值的資金提供了更舒適的入場位置。
與其追逐變幻的題材,不如讓銀行真金白銀的分紅和穩健的股息率,成爲你資產組合中對抗波動、穿越週期的底氣。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