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之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反應看,對於理想純電SUV,i8算不上一個好的開場。
文|園 長
編|陳梅希
理想i8=越野車+轎車+MPV。
7月29日晚,理想舉辦了創業十年來最“奢華”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發佈會,李想專門用一頁PPT,回答第一款純電SUV理想i8亮相以來,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到底是啥車”。
原來這是一輛地地道道的“拼好車”:在全系四驅標配、空氣懸掛系統的支持下,有SUV越野通過性,也有對標寶馬i7的轎車操控、較低的離地間隙。如果理想i8再有個側滑電動門,任誰都會說這是一輛“小MEGA”或者“MEGA青春版”。
價格方面,理想i8也和理想L系列車型一樣,分成了中杯pro、大杯max和超大杯ultra三個版本,分別定價32.18、34.98和36.98萬元。價格和理想的6座增程車型L8基本相當。
在刺蝟公社看來,最有性價比的是max版本,電池稍大一些不說,還配上了此次發佈會着重介紹的VLA司機大模型——比端到端大模型更高級的智能駕駛系統。不過,理想的“刀法”依然精準,pro版本沒有冰箱,max版纔有;max版沒有二排大彩電,只有ultra版纔有。
“純電增程同價”並沒有帶來積極的市場反應,發佈會結束之後,理想股價一度下跌了10%。在理想MEGA的公關事件之後,經歷了一年修改重新上市的理想i8,會把理想再次帶到純電的坑裏去,還是能把理想帶上新的銷量之巔呢?
理想十年最長發佈會,i8不是主角
2025年正逢理想創業十年,i8的這場發佈會也顯得更有里程碑意味。但i8並不是這場發佈會的主角,李想和他的同事們對車本身的介紹並不多,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對充電、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學Agent等“場外因素”的展示上。
不過,i8的一些創新還是頗有記憶點的。比如自研靜音電機,把一款尺寸和造型都接近傳統MPV的大車零百加速做到了5秒內,同時電機噪音控制在了較低水平,用李想的話說就是“你能夠買到最安靜的驅動電機”。並且理想專門爲這款新電機自建了工廠、自研了碳化硅功率模塊。
另外的研發亮點是5C電池,充電10分鐘,開車500公里,15分鐘充滿一輛車,“比你手機充電速度都快”。李想在現場鼓勵用戶多用超充,用實測數據表明超充和普通充電帶來的電池衰減是類似的,不用擔心超充對電池的傷害,。
得益於流線型的外觀設計,理想i8成爲了當前量產SUV——如果你認爲它是SUV的話——風阻係數最低的一款,只有0.218,甚至比特斯拉的轎車Model3還要低。
李想在發佈會上,還花了不少時間講述越野、爬坡和操控性能。在家用標籤面前,這些並不是用戶最在意的,但理想還是把它們做成了標配。
在全系雙腔空懸的助力下,理想i8有較好的通過性,跑泥土爛路也能帶來比較紮實穩定的體驗;得益於充足的動力,陡坡起步也能做到。
爲了在發佈會上展示操控性,理想還找了一輛寶馬純電車i7進行對比,從麋鹿測試的車身姿態給出結論,表明它的操控不輸寶馬調教。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開過5米多的MPV之後,對此持保留態度。
整場發佈會關於i8的新信息並不多。但在充電、AI等偏向“基礎設施”的領域着墨很重。
比如在超充站建設方面,除了公佈建站最新數據——3000座超充站、16000根充電樁外,李想還專門透露了一些細節:充電樁都建在地面,方便用戶找到;高速充電站租5個車位,建設4個充電位,方便車主上下車;超充站所有細節都是圓角設計,防止刮傷孩子;正在測試自動充電機器人……
大可不必這樣對比,對於理想屬於尬黑了
從關於充電的種種細節就能看出,越到家庭場景,越是理想的舒適區。隨着李想從後備箱中掏出一塊大桌板,展示理想i8也能和MEGA Home一樣,能夠在車裏放下一張桌子的時候,家庭氛圍感也被推向了高潮。
理想的新玩具: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學Agent
理想i8發佈會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與AI有關的部分佔去了。
“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我們要做的不是汽車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車化,並將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個家庭。”
半年前,李想對AI之於理想汽車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作爲一個人工智能企業,發佈會上少講兩句車,多講兩句AI,也就說得通了。
在智能駕駛的路線選擇上,理想收起了行業內普遍選用的端到端方案,轉投VLA(Vision-Language-Action,視覺-語言-動作)方案,目標是把AI訓練出比老司機更高的駕駛水平,而且可以通過自然語言,“指揮”AI開車。
2024年下半年,理想憑藉端到端方案,躋身智能駕駛第一梯隊。但理想認爲端到端不是智能駕駛的終點,這套架構本質上是根據人類的駕駛數據去訓練模型,實現AI模仿人類的開車,不能算真正學會開車,遇到沒訓練過的場景就力不從心了。
相比之下,VLA模型本質是強化學習,更像人類學習新知識的過程,通過理解、思維和記憶,並不斷地跟外界進行交流溝通,在反饋中總結歸納,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理想在做端到端時,曾經給智能駕駛模型打上了一塊VLM(Vision-Language,視覺-語言)補丁。現在看來,具備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的“動作”能力的VLM模型,纔是“理想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一個很直觀的例子是,VLA模型用戶讓車輛執行“往前開5米”“前方藍色車那裏停一下”的指令——可以執行比較複雜的推理,並且能夠與用戶進行自然語言交互。
理想AI的另一塊拼圖,是把理想同學從一個語音助手變成一個AI Agent,也就是可以自主理解目標、自主安排工作、自主調用工具。比如,接到用戶“幫我擦乾淨前擋鳥屎”的命令,雨刮啓動強力清潔模式,先泡一泡,隔 20秒再清理。
發佈會現場還展示理想同學Agent寫代碼甚至做產品的能力,完全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完成,創造出獨屬於用戶的內容、功能和服務,幾乎是一個完整的產品、研發、設計、測試團隊。
比如,告訴理想同學,“幫我生成一張岳雲鵬的新聞資訊卡片”,可以得到關於他的所有新聞資訊,並且可以展示評論區的熱點內容。
這樣的功能對於把車當成出行工具的人來說並不實用,類似的行爲只會發生在手機上。但理想同學的野心並不止於車,2024年底就推出了理想同學App,做Kimi們在做的事(那時候DeepSeek還沒火)。
理想i8,不該和任何一款車對比
正如每個互聯網公司都試圖找到一個AI時代的入口一樣,i8也可以看作理想的AI入口之一,VLA模型、理想同學Agent都會在2025年8月隨着i8的上市交付給用戶。
但和互聯網公司普遍免費的AI產品不同,i8需要用戶花費30多萬真金白銀才能“上車”。相比此前35萬的預售價,理想i8的最終定價“親民”了很多,32萬的起售價和自家增程SUV理想L8的價格區間基本重合,實現了“增程純電同價”。相比今年熱度最高的6座SUV產品問界M8,理想i8的價格並不貴。
不久之前,特斯拉悄然推出了Model Y的六座版本——Model Y L,讓本來就激烈的6座SUV市場爭奪戰進一步白熱化。憑藉Model Y多年來積累的產品勢能,同樣主打純電的理想i8,面對6座Model Y L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中杯”pro版本在智能化上性價比一般
另一項不利因素,是理想i8在配置的“刀法”太準了。入門的pro版本性價比一般,比如在智能駕駛方面,想要體驗理想VLA大模型的完全體,還得買35萬元左右的max版。
總體上看,理想i8的配置不敢超過自家的旗艦車型L9和MEGA,但作爲第一款純電SUV,又想給到用戶儘可能高的配置,比如把空氣懸掛、四驅系統都做到了全系標配。
二排大彩電最高配纔有
配置和定價上的“擰巴”,給人一種類似MEGA車頭+L系列車尾帶來的“拼好車”即視感,很難定義誰是i8的競品,因爲它的設計和產品定位,在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工業歷史上,都是獨一份的。
因此,我們不該拿理想i8和任何一款車對比,它完全圍繞家庭用戶需求進行設計,無限放大了家庭屬性,與其說是一臺車,不如說是屬於一家人的會動的房子。
但最近,理想的“房子”賣得並不容易,月銷量過萬的車型只有價格最低的理想L6,以問界爲代表的鴻蒙智行車系,正在爭奪L8、L9的高端市場份額;零跑等後來者則摸着理想過河,像素級對標理想推出“更便宜的家”。
從上市之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反應看,對於理想純電SUV,i8算不上一個好的開場。是在高端純電方向持續發力,還是拿出一些更接地氣的產品,理想週六的召開的戰略會,恐怕要好好拍拍桌子,吵一吵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