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牛市10000點,同泰基金高調唱多背後

市場資訊
07/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簡盈財觀

  首發/簡盈財觀

  公衆號/Jian Ying Cai Guan

  綜合/一地基毛、新浪財經

  編輯/FENGLING

  - 1 -

  仰望牛市10000點的星空

  上個週末,圈內最熱鬧的話題 #仰望牛市10000點的星空 。

  近來一個來月,A股行情火熱,看多情緒變濃,連賺XX天,“牛市來了”的即視感撲面而來。

  週六流傳出來的這張圖片,讓情緒燃爆,無論是支持者還是質疑者。

  今年行情好轉,不少人高調唱多。但是敢大聲喊10000點的,不多,也有支持者。

  比如前幾天就在滬指站上3500點之際,前4000點美女分析師譚珺發朋友:我覺着上證指數可以到1萬點,中國實在太棒了。

  但更多的是震驚,驚訝。

  目前滬指在3600點,漲到10000點,這得多誘人啊。

  這張同泰基金的PPT,已經被證實屬實,“推演萬點行情”乃公司內部交流。

  儘管,同泰基金的萬點推演,有數據和模型支撐,但是大部分聲音還是質疑。

  PPT中對A股看到一萬點,有兩個模型支撐。

  DDM模型公式,P0=D1/(r-g))。

  模型一爲零增長模型,2024年A股股分紅金額爲2.39萬億。假設g=0,r採用wind全A指數發佈至至今的風險溢價中位數1.96%,A股市值=2.39/1.96%=122萬億,對應當前90萬億總市值,有35%上漲空間。

  模型二穩定增長模型,2024年A股股分紅金額爲2.39萬億。假設股息增長率g=1%,r不變=1.96%,A股市值=2.39/(1.90%-1%)=265萬億,對應指數有194%上漲空間。

  DDM模型,一種通過折現未來股息計算股票內在價值的估值方法,適用於分紅穩定且可預測的成熟企業。

  不過,兜兜轉轉,過去N多年,對A股10000點的渴望和呼喊,從未稀缺。

  但是,上證指數10000點,也一直是遙遙、遙不可及。

  簡盈認爲,我們不需要去研究推算模型,更不需要精準預測點位。

  仰望牛市10000點,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說,不妨認爲:

  這是相信‘牛市來了’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充分展示了機構的樂觀。

  高喊背後蘊藏的情緒,我們可以去感知、去調整,但是,投資始終是自己的事。

  《投資者私享會》的迪哥看財經,與同泰基金總經理馬俊生微信聊及此事,

  所謂的萬點論,有很多前提和假設,還有時間點。

  - 2 -

  聊聊同泰基金

  聊同泰基金。

  同泰基金,2018年10月在深圳註冊成立,2019年3月15日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

  這是一家個人系公募,規模不大,2025年二季度末的非貨規模爲76.87億元

  有人說,這個規模太小了吧。

  實際上,在國內180多家公募中,它能排到120-130名,大約佔前70%,比它更小的還有六七十家

  董事長劉韞芬持股32%,總經理馬俊生持股4.9%,董事王雪梅持股4.9%,公司原董事長劉文燦持股32%。

  同泰基總經理馬俊生,曾任平安證券副總裁、華泰聯合證券總裁,分管過證券研究、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風險投資、海外投資等多項業務。

  同泰基金,旗下有6位基金經理,管理着48只基金。其中,管理規模最大的是馬毅,在管規模60.63億元。

  同泰基金樂觀也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家今年的產品業績確實還可以。

  他們家出了一隻翻倍基?說實話,真沒注意到。

  仔細一看,原來是3月29日那天,同泰產業升級A的基金淨值直接飆升了68%,大概是遭遇機構鉅額贖回。

  再看二季度,該基金小幅虧損。

  這隻基金的收益和排行不知道是從哪裏計算出來,有網友表示,今年買了這隻基金,6月中旬仍是虧損的。

  排除同泰產業升級,表現的最好的就是同泰遠見混合和同泰大健康了

  這兩隻都是基金經理馬毅在管。

  同泰遠見混合,翻看其十大重倉股,竟是重倉北交所股票,膽子確實比較大

  NO,再翻翻歷史,就會發現,

  同泰遠見混合前十大重倉股,更換頻率很高,幾乎每個季度都會換一批,甚至十隻全部換掉。

  歷史上,它重倉過科創板,重倉過醫藥、新能源、電子等,很明顯一直在押寶賽道。

  只不過,運氣不佳,過去四個年度全部虧損,包括大幅反彈的2024年。

  同泰大健康也是馬毅管理,雖然這是一隻醫藥主題基金。

  但是馬毅依然按耐不住狂野的內心,交易比較頻繁,剛剛披露的二季報產品前十大重倉股更換了9只!

  看了下,馬毅更換的股票都挺牛,普遍在近60個交易日大幅上漲!

  最怕的是但是!同泰大健康2季度只盈利0.83%,這就有點讓人尷尬了.......

  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同泰基金這種操盤風格可不是隻有馬毅一個人,他們家大多數產品都在重倉某個領域...

  至於業績嘛,普遍慘兮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