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期水流深的浙商30年 用研究解碼公司成長的邏輯

期貨日報網
07-28

浙商期貨成立30週年系列主題宣傳(五)

三十載光陰流轉,浙商期貨始終將研究能力視爲核心競爭力,以人才培育爲基石,以系統研究爲綱領,以產業深耕爲體系,以數智驅動爲引擎,不斷深化對市場的理解,打通期貨研究的脈絡,致力於爲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穩健發展。三十年櫛風沐雨,作爲行業先行者,浙商期貨構建了“數據爲基、產業爲本、創新爲魂”的研究體系,形成了覆蓋宏觀研判、產業分析、策略開發的全方位研究能力,在服務實體企業與推動行業發展中書寫了獨特的篇章。

潮湧錢塘,奔競不息。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成爲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作爲現代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對研究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期貨研究不僅是洞見價格趨勢的“望遠鏡”,是串聯產業與金融的“同心結”,更是守護實體企業穿越市場波動的“避風港”。期貨研究的初心,從來都藏在對企業經營的細微關懷裏,落在爲市場參與者點亮理性決策的燈火中。大力發展研究能力,不僅是應對市場波動、服務客戶的必然選擇,也是響應國家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能實體經濟的現實需求,更是金融人肩扛的家國擔當。

三十載光陰流轉,浙商期貨始終將研究能力視爲核心競爭力,以人才培育爲基石,以系統研究爲綱領,以產業深耕爲體系,以數智驅動爲引擎,不斷深化對市場的理解,打通期貨研究的脈絡,致力於爲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穩健發展。三十年櫛風沐雨,作爲行業先行者,浙商期貨構建了“數據爲基、產業爲本、創新爲魂”的研究體系,形成了覆蓋宏觀研判、產業分析、策略開發的全方位研究能力,在服務實體企業與推動行業發展中書寫了獨特的篇章。

1初心爲舵,在挑戰中校準航向

中國期貨市場起步於1990年,經歷了萌芽期、治理與整頓期、規範發展期,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期貨市場上市交易品種23個,逐步進入從量升向質升的發展階段。然而,彼時期貨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期貨經紀業務,單一的業務模式使期貨公司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由手續費和保證金引發的惡性競爭嚴重擾亂了期貨市場秩序,導致整體盈利能力下降。未來發展走向哪裏、核心競爭力如何形成,成爲當時浙商期貨思考的關鍵問題。

2014年,面對愈演愈烈的經紀業務競爭,浙商期貨提出用三年時間實現轉型升級,即大幅度提高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業務收入的比重,而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的業務突破離不開研究能力的提升。爲進一步打造核心競爭力、建立差異化優勢,浙商期貨管理層制定了以研究爲核心的發展戰略,開啓了漫長的研究探索之路。浙商期貨一方面加大研究投入,通過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優化團隊結構,充實人員規模,從最初的幾人,逐步發展爲涵蓋宏觀、商品、金融衍生品等領域的60餘人精英團隊。另一方面,秉持着“讓期貨更簡單”的發展宗旨,浙商期貨深入實體企業走訪調研,不斷深化對品種與產業鏈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對大宗商品價格、利率、匯率預判的研究邏輯體系。

在悉心沉澱的過程中,浙商期貨圍繞大宗商品市場研究,構建起以供需平衡表、產業鏈估值、可交割動態平衡爲核心的研究框架。通過對大類資產配置研究把握市場全局方向,再靈活運用供需平衡表,對各品種進行3~6個月的強弱研判,並將估值體系作爲強弱對沖的入場參考,結合交割邏輯,形成最終的觀點策略,實現從數據收集、深度分析到策略產出的全鏈條閉環管理。

從單一品種研究到深挖產業鏈邏輯,浙商期貨緊跟國家戰略與產業升級要求,從農產品、化工、有色等傳統領域,到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實現了研究品種的突破與創新。這一演變的背後,不僅是公司對人才梯隊的持續投入,更是對大宗商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前瞻佈局。在這一演變中,浙商期貨團隊持續精進專業化分工與跨領域協作能力,在融入產業的過程中,以解決現貨企業的實際問題爲導向,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目標,進一步建立起覆蓋宏觀、產業、量化等維度的分析體系,爲產業鏈保供穩價、企業套期保值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2擔當爲錨,在發展中提升韌性

2011年6月,浙商期貨取得期貨投資諮詢業務資格;2012年11月,獲得資產管理業務首批試點;2013年4月,首批設立風險管理公司——浙期實業;2015年年初,成爲審批重啓後首批設立境外子公司的期貨公司之一;2017年3月,取得豆粕、白糖商品期權做市商業務資格。業務領域的持續開拓創新,亦爲浙商期貨研究體系、數據庫及策略產品體系的搭建奠定了基礎。

爲進一步服務實體企業穩健發展,浙商期貨於2015年年底試點項目組模式,打破部門壁壘、調動跨部門資源,構建起以行業交流圈和專業培訓爲核心的客戶交流平臺、專家團隊資源庫、開放型數據庫,有效搭建了實體企業間的橫向協作網絡及與期現市場縱向對接的通道。在產業服務縱深上,浙商期貨聚焦黑色、能化、油氣、農產品、金屬、金融等六大產業鏈,通過與龍頭企業在品種研究、期現貿易、交割服務等方面深度協作,形成了“研究—交易—交割”的服務閉環,並依託風險管理子公司浙期實業深化衍生工具的組合應用,積極探索產融結合的發展空間。

在浙商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中,內蒙古一家礦業企業的案例頗有代表性。2024年,該企業完成技改後錫產量顯著提升,卻因下游訂單滯後、錫價劇烈波動,陷入增產不增收的經營困局。面對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的狀況,浙商期貨迅速響應,組建專業團隊深入實地調研。經研究分析,浙商期貨創新設計階梯式套保策略,通過分階段賣出對應未來一個半月產量的錫錠合約,利用Contango結構優化移倉收益,並結合場外期權進行評估。實施三個月後,企業套保部分收益較未套保方案提升超2000萬元。在該案例的服務過程中,浙商期貨採用定製化項目模式,全程跟進方案落地,通過系統化培訓提升企業團隊專業能力,以持續性服務優化流程,助力企業規避風險、穩定經營,彰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

期貨市場穩步發展,市場投資者的專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對浙商期貨的投研服務能力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於此背景,浙商期貨在加大研究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研究服務體系,從早期的圖文報告,發展爲“直播+策略會+短視頻”的立體化傳播矩陣,服務渠道由線下調研、電話諮詢拓展爲微信公衆號、App終端、線上會議平臺的全域覆蓋。浙商期貨自主研發的“浙期匯”“企智匯”平臺實現策略一鍵訂閱,推動研究服務走向智能化、定製化。

三十年來,浙商期貨研究板塊以“三駕馬車”驅動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作爲核心引擎,集結專業團隊組建七大研究方陣,實現全市場品種與維度的立體覆蓋;投資諮詢部依託深厚研究底蘊,爲產業及機構客戶定製宏觀策略、趨勢研判、套保方案等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穩健前行;產業研究所深耕“保險+期貨”創新領域,聚焦中小微企業與農業主體,以精準的風險保障方案護航鄉村振興。

在時代浪潮中,浙商期貨以奮進者之姿持續突破。一方面,構建起多元業務矩陣與全牌照服務體系,打造深度嵌入產業鏈的特色生態;另一方面,全力打通產融結合路徑,以專業服務提升產業鏈風險管理效能,爲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能。秉持國企擔當,浙商期貨精心勾勒“科技賦能、研究驅動”的發展藍圖,在金融創新的征途上夯實根基。

3創新爲帆,於浪潮中破浪前行

“2014年確認研究思路後,浙商期貨構建起從研究框架、體系到成果傳導的完整鏈條,然而,大量成果滯留在報告、電腦或研究員思維中,難以在合作伙伴及業務板塊中應用。如何將最終的研究成果真正運用起來,是浙商期貨當時面臨的主要難題。”談及研究轉型之路,浙商期貨董事長鬍軍如是說。爲此,浙商期貨提出了三個“可視化”策略:數據可視化、邏輯可視化、模型可視化,通過打造可直觀使用的數據體系,呈現清楚的邏輯分析與推導過程,將推理思路用模型的方式固化,將感性推理變成數據的理性推理,更好地爲實體企業提供投研服務。

爲實現該策略,浙商期貨通過組建專業技術開發團隊,着力推進期貨數字化轉型,藉助數智化平臺優化研究邏輯體系,打造更加貼近客戶需求的智能投研平臺。其中,由浙商期貨自主研發的“浙期匯App(智庫版)”直觀展示了產業鏈圖譜、上下游利潤、品種供需平衡表等,實現了數據可視、邏輯可視,方便投資者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資抉擇。而“企智匯”平臺的推出,更是爲產業客戶提供了智能風險管理的工具,通過打造行情、研究、數據、交易和業務辦理等一體化的企業風險管理平臺,在爲實體企業做好培訓和服務的基礎上,幫助企業梳理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管理框架,構建套期保值管理體系,形成符合企業實際經營的套保邏輯,有效提升產業客戶的專業服務水平,爲實體企業穩健經營保駕護航。

“讓期貨更簡單”,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浙商期貨長期以來推進研究與科技融合的產物。在胡軍看來,期貨數字化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隨着越來越多的期貨機構對DeepSeek大模型進行本地化部署,期貨領域正在加速向智能化邁進,智能化服務將成爲期貨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浙商期貨通過以技術賦能,基於供需平衡表、產業鏈估值、可交割動態平衡這一核心框架,依託“企智匯”“浙期匯”等數字化工具,推動研究從“人工分析”向“智能決策”升級。在此基礎上,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增強“期貨看宏觀、宏觀看期貨”的研究能力,實現從“跟隨市場”到“引領預期”的跨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三十載,變的是市場環境的斗轉星移,不變的是“研究強企”的初心如磐。三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望研究板塊的成長,希冀於這樣一幅溫暖畫卷:是爲企業化解風險時的如釋重負,是客戶的信任笑容,更是作爲國企在鄉村振興、產業升級中留下的堅實足跡。從宏觀經濟的深入洞察,到產業鏈條的精細解剖,再到策略工具的貼心打磨,每一份研究成果都浸透着浙商期貨人對市場的敬畏、對客戶的赤誠。

未來,浙商期貨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堅守“研究創造價值”的長期主義精神,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研究者的敏銳、服務者的溫度,在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架起更多溫暖的橋樑,讓三十年的積澱化作照亮未來的星光,在服務國家戰略、護航經濟發展的征程中,在服務產業升級與國家發展中,續寫“浙商”新篇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