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imes報道,Meta將推出一款智能手錶產品,該設備預計將在今年9月舉行的Meta Connect年度大會上正式亮相。然而,根據XR研究院專家分析,這款產品的實際定位並非傳統智能手錶,而是Meta即將發佈的AR眼鏡的核心配套設備,準確地說是一款"AR手錶"。
據XR研究院專家分析,該產品採用EMG肌電技術,功能上可媲美VR手柄,但在便攜性和操控精度上卻有着顯著優勢。相比傳統VR手柄,這款肌電手錶不僅體積更爲緊湊,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操控盲區,而且能夠實現包括文字輸入在內的精細化操作。據悉,華勤技術是該產品的整機代工製造商。重新定義交互邊界的技術突破這款設備與其說是智能手錶,不如說是專爲AR生態設計的肌電控制器。事實上,Meta在2024年Connect大會上已經展示了相關技術原型。Meta於2024年發佈的配套Orion AR眼鏡的神經腕帶,基於肌電圖(EMG)原理,通過監測用戶手腕肌肉羣的電信號變化,精確捕獲手部微動作,從而實現對AR眼鏡的直接控制。
Meta去年發佈的“AR三件套”:AR眼鏡,AR手環和控制器(控制器已被Meta取消),其中AR手環就是今年發佈的“AR手錶”的原型,圖源:Meta
Meta AR手錶更爲早期的原型機,圖源:Meta
相比傳統VR手柄,AR手環/手錶沒有視覺死角。
如上圖所示,如果是VR手柄,通常右手位置(空間感知攝像頭未覆蓋區域)以被準確識別,圖源:Meta
這項技術的革新之處在於,用戶僅需佩戴這個輕便的設備,便可通過細微的手部動作操控AR空間中的數字內容。更具突破性的是其"高精度隔空輸入"能力——用戶無需抬手,僅憑手指的微小動作便可完成文字錄入,徹底改寫了人機交互的傳統模式。
相較於傳統VR手柄,肌電技術的優勢不言而喻:它不僅承擔了控制器的功能,更能勝任複雜的精細操作。通過對肌電信號的精準識別,系統可以解析用戶的微妙手勢變化,甚至支持字符級別的輸入操作,爲AR設備的實用化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構建完整的AR生態圖景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Meta Celeste眼鏡項目的相關信息進一步印證了該公司在AR領域的全面佈局。據XR研究院專家透露,Meta Celeste將搭載豪威集團提供的LCoS微顯示屏,分辨率規格爲648×648,配合肌電手環實現交互控制。整套設備的市場定價預計在1000-1400美元區間。(Meta即將發佈的AR眼鏡更多報道詳見:實錘這家供應商!Meta新機更多信息泄露)"AR眼鏡+肌電手環/手錶"的產品組合,勾勒出了Meta構想中的未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輪廓。藉助神經接口技術,用戶可以獲得更爲自然和直觀的交互體驗,擺脫對傳統觸控界面或物理按鍵的依賴。同時,腕帶集成的觸覺反饋功能能夠向用戶確認手勢識別狀態,有效解決了當前XR交互中的關鍵技術難題。
關於Meta即將發佈的“AR手錶”,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