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澳洲通脹數據降至儲備銀行目標區間,市場普遍預期8月將迎來降息,這對首次置業者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然而,在住房需求回暖的同時,建築行業破產數卻創歷史新高,新州實現37.7萬套 新住房建設目標或將落空。
曾經資金充裕的建築公司如今正面臨資金大出血,破產 建築商的數量攀升至歷史新高。
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最新數據顯示,2024-2025財年破產的建築公司數 量增至1567家,創下歷史新高,而2014-2015財年這一數字僅爲611家。
在破產潮加劇的背景下,行業領袖擔心,根據《全國住房協議》,新州到2029年建 造37.7萬戶新住房的目標可能無法實現。
不過,對購房者而言或許有個好消息:昨 日公佈的通脹數據讓經濟學家們相信,下月可能會迎來降息。
房地產基金集團Oliver Hume的首席經濟學家Matt Bell表示,最新通脹數據處於央 行2%至3%的目標區間內,這可能會促使央行在8月降息。
他補充稱,這一數據對“抵 押貸款持有者和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此前,澳洲央行在7月違背市場對降息的預期,維持當前3.85%的利率不變。
CreditorWatch首席經濟學家Ivan Colhoun表示,他預計利率將降至3.6%。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買家代理Diane Klem-Goode將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描述爲“房源有限”且“瘋狂”。
“情況很棘手,因爲房源有限,而隨着降息,又有一波人重新入市,競爭非常激 烈。儘管利率下降了,但房價的漲幅更大。”
她目前正在幫女兒尋找首套房,稱自己在職業身份和父母身份之間艱難平衡。
“顯 然,你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作爲父母,這是一筆充滿情感的購置;但作爲專業人 士,我知道我們需要更多房源。”
澳洲城市發展研究院新州分院負責人Stuart Ayres表示,人們真切擔憂建築行業可 能會陷入停滯。
“建築企業的成本急劇上升,許多企業因此面臨壓力,越來越多的企業被迫破產。 如果沒有有競爭力的建築企業來承接建設工作,開發商就無法交付我們所需的住房。”
“稅收、合規和監管要求,以及熟練勞動力的短缺,都給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消 費者難以承擔與建造成本相匹配的公寓價格,建築商根本沒有任何利潤空間來消化 這些成本。”
他警告,如果新州政府繼續將所有住房建設的希望寄託在填充式開發上,而不增加 綠地開發項目,那麼該州將越來越難實現住房供應目標。
城市特別工作組負責人Tom Forrest直言,建築商正面臨“嚴峻現實”,“建築行業的 低生產力加上勞動力短缺,如今已開始產生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Forrest將問題歸咎於政府收費上漲,以及澳洲建築、林業、礦業和能源工會 (CFMEU)推動提高勞動力成本——這是建築公司難以克服的又一障礙。
“每次政府想解決某個問題,都會提高對房地產開發的收費,而這些成本最終會轉 嫁到新住房價格上。”
“由於勞動力供應短缺,澳洲建築、林業、礦業和能源工會的企業協議推高了整個 行業的勞動力成本。”
“造成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是,儘管建築工人短缺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但 Albanese政府直到去年纔將建築工人納入基本工人移民清單。”
Owners Corporation Network政策主管Karen Stiles表示, 業主承擔成本上漲的 後果“嚴重到導致自殺、婚姻破裂和健康問題”。
Stiles表示,由於住房所有者保修保險的上限爲34萬澳元,“通常連修復缺陷的成 本都不夠”,購房者的投資“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建築行業的破產數量在各行業中居首,已超過疫情前水平的兩倍多,而消費者往往 最終要爲此買單。
建築廳長Anoulack Chanthivong表示,“破產數據令人擔憂”。
“雖然由於市場經濟波動,政府無法直接控制企業破產數量,但我們會加強對建築 行業的監管,提高行業標準,儘可能保障購房者的權益。”
“在新州政府的預算中,我們爲新州建築委員會額外提供了1.45億澳元資金,以確 保其能通過提高建築標準和加強問責制,繼續增強人們對建築行業的信心。”
“行業合規性和問責制的提升將對消費者信心產生積極的連鎖反應,進而促使更多 購房者進入或重新進入市場,爲那些原本可能破產的公司提供支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