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 Sing Chan爲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路透香港7月30日 - 中國互聯網企業終於把他們的激烈競爭引入香港。這個市場雖小,但卻是京東9618.HK等公司走出內卷、試水全球擴張策略的低風險前哨站。
電子商務一直是競爭最激烈的戰場。抖音和小紅書最近都宣佈了在香港的擴張計劃。京東創始人劉強東6月曾對記者表示,將重點發展國際電商業務。這塊業務對京東營收的貢獻不到5%,相比之下阿里巴巴9988.HK則達到13%。京東已加入阿里巴巴和拼多多PDD.O的對香港包郵服務行列,針對物流成本較高的香港的大多數訂單提供免運費服務,劉強東還承諾,京東在香港的支出不設限。
誠然,香港的消費者信心同樣低迷:2024年零售額較上年下降7.3%至3,770億港元(合480.3億美元)。但香港政府數據顯示,線上交易佔總交易額的8.4%,遠低於中國大多數城市線上交易額逾50%的佔比。這給那些渴望提振增長的企業帶來了唾手可得的機遇。據網站Visible Alpha分析師的預測,京東今年總淨營收將僅增長6%。阿里在截至3月末的財年國際電商業務營收同比激增29%,遠超國內業務僅3%的增幅。
進軍這座中國最具國際化的城市,將成爲科技企業進一步海外擴張的熱身賽。若非當局此前對科技行業進行監管整頓,這場戰役本可更早打響。京東上週稱其正在進行深入談判,擬以25億美元收購德國零售商CeconomyCECG.DE,儘管Ceconomy增長緩慢,但京東可以對其數字業務進行改造並實現規模躍升。
這將爲京東進一步進軍歐洲市場提供重要的橋頭堡。但京東及其競爭對手能走多遠還取決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過,從各大電商爲搶灘香港市場而採取的慷慨策略中,或可一窺他們全球擴張的雄心壯志。
Alibaba's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business is growing much faster https://www.reuters.com/graphics/BRV-BRV/egpbqoezkvq/chart.png
(編審 李爽)
((((shuang.li@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085))))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