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個“AI腦”售價飆十倍!馬斯克已下場,阿里、美團等大廠前高管正湧入,這個萬億級賽道火了

市場資訊
07-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科技巨頭競相入局AI玩具!

OpenAI宣佈與玩具巨頭美泰合作,馬斯克推出AI伴侶,字節旗下火山引擎推出AI玩具的開發套件“喵伴”,百度智能雲推出AI魔法星……

與此同時,阿里美團等大廠高管辭職創業,也瞄準了這個新興賽道,AI玩具正迅速成爲創業與資本追逐的新風口。

從毛絨掛件到機器人,從教育娛樂到情緒陪護,爆款產品尚未出現,行業仍在等待“臨門一腳”。一場關於AI玩具的賽跑纔剛剛開始。

大廠高管加入創業潮 供應鏈、投融圈高度關注

每天打開社交平臺,幾乎都能刷到新的AI玩具產品。“今天是這家,明天是那家,各種各樣的新產品輪番登場。”湯姆貓董祕歐陽梅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我的小紅書上,每天都有好多私信,問能不能給我們產品做代理、做渠道”。在剛結束不久的CBME全球母嬰展上,湯姆貓僅有一個小展臺,卻吸引了上千位行業從業者主動加微信、關注小紅書,“很多渠道商表示想合作,把我們的產品推向海外”。

AI(人工智能)玩具,正掀起一場由市場自發點燃的“創業熱潮”。

2024年初,深圳、東莞等玩具產業帶率先爆發,大量傳統工廠轉型入局,哪怕只是簡單接入大模型芯片的毛絨玩具,也能成爲電商爆款。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AI早教玩具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1月AI技術帶動產品銷量環比增長達6倍。在供給端,已有超過百個商家積極佈局相關產品,預計今年將湧現大量多樣化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

高需求、高單價、高利潤,AI玩具正成爲玩具產業尋找新增量的關鍵點。

起初該賽道主要由中小創業者推動,但進入2024年下半年,這一趨勢逐漸改變。國內頭部廠商陸續入場,湯姆貓推出基於自有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和品牌)的AI陪伴機器人,實豐文化百度智能雲合作推出新一代AI玩具“AI魔法星”,字節跳動火山引擎釦子大模型團隊和樂鑫科技共同推出適用於AI玩具的開發套件“喵伴”,國際玩具巨頭美泰與OpenAI達成合作。此外,特斯拉上海電影等跨界玩家也都參與其中。

當原本觀望的巨頭們開始下場,說明賽道已經走過了最初的雛形階段,走向定義產品的時刻。

更具代表性的是一波“大廠高管創業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市面上已有數十家頗具規模的AI玩具公司,BubblePal、友愛兔、愛小伴等品牌相繼在市場嶄露頭角。梳理這些品牌背後的人物圖譜發現,一批來自阿里巴巴、美團、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前高管正湧入這一新興賽道。

風口尚未真正爆發,但資本已感知到了其中孕育的能量。湯姆貓AI產品在一級市場融資過程中的路演,吸引了諸多投資人到場。“大家都在看,都在問AI玩具、AI陪伴方向。”歐陽梅竹透露,湯姆貓品牌在抖音、小紅書上登頂品類第一後,多家平臺主動邀請參與大促活動,並承諾流量扶持。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着大模型爆發,迪士尼孩之寶、美泰等頭部品牌也在嘗試運用機器人技術和AI技術爲經典IP注入新生命。樂森中國區市場負責人蔡澤鋒透露,樂森與變形金剛、巴斯光年等IP合作時,IP方甚至會返採樂森的產品,或者邀請樂森參與品牌IP官方展會。“我們通過機器人技術真正把IP做活了,成爲了有生命的玩具。”

據IT桔子數據,AI玩具賽道已經吸引了96家投資機構的參與,包括字節跳動、聯想創投、京東科技、可口可樂、賽福投資基金、金沙江創投等頭部投資方。尤其2024年以來,融資數量和金額均大幅增長。

從產品端的快速迭代,到供應鏈和創投圈的高度關注,AI玩具“熱”已蔓延至整個行業生態。

輕硬件產品 AI最易跑通

多位AI玩具領域的創業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行業真正“走起來”是在大模型逐漸開源之後。“尤其是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出現,讓模型成本持續降低同時也更加智能化,這纔有可能真正走向C端。”歐陽梅竹說。

相較於TO B的企業級應用,AI玩具作爲To C端落地的輕硬件產品,被視爲當前AI技術最有可能快速跑通的消費級方向之一。國內AI技術的快速變革和普惠也爲AI玩具產業發展提供了足夠強的底座支撐。

記者同時注意到,儘管部分擁有大模型的科技巨頭並未直接入局AI玩具賽道,卻也在通過生態合作的方式積極佈局。字節跳動便是典型代表,曾憑藉內部中秋禮品“顯眼包”引發外界關注。不過,火山引擎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後續不會做AI玩具類產品,但會圍繞AIoT終端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

今年6月,火山引擎推出AI硬件全棧解決方案,以自研的嵌入式SDK爲核心連接,架起了一座從終端到雲端的橋樑。同時,樂鑫攜手火山引擎釦子大模型團隊打造的智能AI開發套件喵伴,可實現全雙工語音交互、多模態識別與智能體控制,構建更具沉浸感的人機交互體驗,適用於玩具等需要大模型賦能的語音交互類產品。

技術在下沉,產品在提速。躍然創新即將在8月發佈新品CocoMate,其底層架構便與火山引擎深度合作,採用端到端技術,語音輸入可直接生成情緒響應,大幅減少響應延遲。“當模型能理解情緒、持續對話,‘讓玩具開口說話’的夢想才真正具備商業化條件。”躍然創新市場負責人鍾文傑表示,“端到端是非常革新的一個技術,AI玩具行業的應用我們的新品會是第一家,但大家都已經陸續開始應用該技術”。

歐陽梅竹認爲,當下大模型的能力對AI玩具來說已經完全夠用,甚至要限制大模型的能力,使對話更簡練直接。“當下行業離真正爆發只是缺一個爆款產品驗證,當有個百萬臺銷量的產品出現時,行業將會發生變化。”

“現在能看到大家都在進場,但比賽遠未到好看的程度,比如誰又破紀錄了,誰又趕超誰了。”歐陽梅竹用跑步比賽比喻當前的AI玩具行業,她表示當下處於參與者都在新聞電視上看比賽,但還沒到要衝進場館去搶運動員的熱度的階段。

歐陽梅竹注意到,大衆對AI玩具的理解仍較淺,很多家長關注的依舊是“會不會講故事”,尚未意識到AI玩具背後的“互動共創”“個性成長”“長期陪伴”價值。另一方面,許多產品仍處於“模型套殼”低階階段,未能實現對模型更深度的調優和場景適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調查發現,行業已經開始嘗試連接更針對玩具行業的大模型,關注長久記憶、多模態交互、電容感應、倫理安全等問題。

“當前的大模型都是普適的,針對玩具細分領域的較少,而對於陪伴,尤其是兒童陪伴,面對涉黃涉暴等不良內容,面對敏感問題時的引導和作答等都非常重要。”蔡澤鋒表示,當下市場需求已經推動技術端在做一些適配的垂直模型。

定義產品 各顯神通

就像在馬車時代人們無法想象汽車一樣。即便今天已有大量玩家奔跑入場,市場對“什麼是真正的AI玩具”依然沒有明確的定義和共識。

“有技術的沒有IP,有IP的沒有技術。”蔡澤鋒道出了當前AI玩具的行業現狀。在AI玩具賽道上,技術、內容、IP三要素缺一不可,行業也正處於由這些要素重構競爭格局的“定義產品”關鍵階段。此外,目前市面上AI玩具形態不一,毛絨玩具、智能故事機、機器人並存。應用方向上,教育、娛樂、陪伴也呈現出不同玩家的押注分野。

“現在還屬於市場較早期教育用戶的階段。”鍾文傑稱,但隨着技術成熟,AI玩具產品已經從功能導向到更加聚焦和細分的場景。從早期的聚焦於兒童玩具賽道,衍生出三個較爲清晰的市場方向——AI兒童玩具、AI寵物和AI機器人(小具身智能機器人)。

作爲主打“陪伴”路線的廠商,歐陽梅竹強調,未來被市場篩選出來的產品一定不是毛絨玩具搭載一個AI芯片,而是能夠細微感知用戶情緒的產品。“玩具市場的特殊之處在於,使用者是孩子,但購買者是家長。要贏得這個市場,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對家庭用戶情感需求的深度洞察。”她指出,這種理解力背後,是大量數據積累和長期用戶服務經驗,而這正是許多技術公司所欠缺的能力。

“傳統玩具的陪伴是靜態的,知識和情感不會更新。但AI玩具不一樣,它記得你昨天說過的話,也知道你上個月喜歡什麼,它會把你的生活、興趣、個性融合學習並不斷進化。”歐陽梅竹指出,AI陪伴類玩具的真正變革,在於它不只是“會聊天”,而是能夠“陪你一起長大”。“行業不缺技術,缺的是技術匹配市場的能力。爆品的出現,一定不是模型有多強,而是產品能否真正‘懂人心’。”

在她看來,如今正是“搶佔用戶心智、獲取數據訓練模型”的窗口期。“誰先掌握用戶,誰的數據越多,模型調得越好,內容就越精準。”正因如此,當前AI玩具廠商普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營銷端,通過“先打量、再優化”的策略加速產品打磨。

技術壁壘較高的機器人方向,則關注玩具動作更準確,表情更細微,反應更靈敏的技術升級。在機器人領域擁有近20年積累的樂森,認爲技術是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也在積極嘗試AI在產品端的應用。據介紹,其最新和迪士尼合作的巴斯光年,包含23個自研高精密人工關節、75顆微型芯片、超迷你伺服馬達等技術,實現巴斯光年眼球及脣部的微表情動作反饋,用戶還可通過內容平臺“樂森世界”實現智能化交互。蔡澤鋒表示,“這些技術能力,是傳統玩具廠商短時間內難以超越的”。

機械編程技術的成熟,讓過去只能“手掰”變形的機器人實現了自動變形,而AI的加持,則讓原本僅能離線操作的機器人具備了實時交互能力。“我對它說‘靠近’,它就能調動全身關節向你走來,這就是AI訓練賦予的能力。”蔡澤鋒表示,AI玩具的出現,有望重塑整個傳統玩具行業的運行邏輯。

在產品屬性方面,樂森認爲未來的AI玩具一定是娛樂、陪伴、教育爲一體的產品。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爲,玩具就應當迴歸娛樂的屬性,過度承載教育、養老等功能可能反而會模糊產品定位。

萬億級市場 AI玩具浪潮將從中國湧起?

“AI陪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需求巨大,現在已經是雨後春筍般地冒頭了。”歐陽梅竹說。

萬億級市場背後依賴的是全球玩具市場的龐大基底。據華安證券研報,2023年全球玩具市場規模達7731億元,預計2028年將增至9937億元。其中,中國市場2023年規模1049億元,佔全球14%,預計2028年增至165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9.5%。

相比傳統玩具,AI玩具在價格、毛利率與商業模式上的差異尤爲顯著。2024年抖音電商數據顯示,傳統玩具中0~30元商品貢獻主要銷量,10~300元貢獻主要GMV(商品交易總額),10元以下競爭尤爲激烈。而AI玩具的售價則普遍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喜羊羊與灰太狼普通款售價69.9元,AI智能款售價399元,是普通款的5.7倍,湯姆貓普通故事機售價69元,AI陪伴機器人則高達1799元,爲普通版的26倍。

在毛利率方面,AI玩具優勢更明顯,行業毛利率約70%~80%,個別甚至超過90%,遠高於傳統玩具。交互更多元的AI玩具,定價空間就越大。“讓玩具說話很容易,但要讓它在被觸摸時輕輕將頭靠過來,就需要全身電容技術。”歐陽梅竹說道。被稱爲“富人玩具”的日本品牌LOVOT已經憑藉全身電容等擬人化感應能力,將產品賣到了超過3萬元/臺。

這意味着,一旦產品成功,AI玩具將帶來更高的單品盈利空間。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預估,未來在廣東電子信息、AI產業化應用等優勢加持下,以“AI+潮玩”爲代表的多個AI玩具新賽道可爲廣東玩具產業拓展超1000億元的產值增量。深圳憑藉完善的產業鏈優勢,聚集了全國14.4%的潮玩企業,成爲行業發展高地。

當前AI玩具形態多樣,企業正嘗試將其延伸至全年齡層,未來或出現“玩具版泡泡瑪特”與“家庭陪伴機器人”兩大方向。“到最後,競爭核心不僅看產品硬件,還有對用戶認知和產品服務的能力。”歐陽梅竹表示,“未來主流的玩具公司,很可能慢慢都會涉及到AI玩具”。

而在這場全球角逐中,中國無疑是最具爆款潛力的土壤。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中國是全球玩具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以產量計,生產製造全球約七成的玩具,尤其是我國毛絨玩具生產佔全球毛絨玩具市場約75%的份額。以消費規模計,中國佔據接近全球玩具市場六分之一的份額。中國傳統玩具產業鏈較爲成熟,當前AI玩具形式主要是毛絨玩具外殼+AI機型盒的簡單組合,要求的製作工藝和技術水平較低,可實現較快生產落地。

一家國際玩具廠商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非常看重中國市場。

在歐陽梅竹看來,中國很可能跑出第一個爆款AI玩具。“AI玩具本質上是一個技術應用場景,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中國用戶基數龐大,具備跑出C端爆款的土壤。另一方面,AI玩具依賴大量用戶數據持續優化,中國的活躍用戶和廣泛應用場景爲模型提供了充足的訓練空間。

中國不僅是AI玩具的巨大消費市場,更正在成爲全球AI應用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或許下一個全球級的AI玩具品牌,就將在這裏誕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