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ana資產管理公司在“社交媒體炒作股”風潮中賺大錢
Savana資產管理公司在一次股票空頭擠壓中,憑藉社交媒體交易者的瘋狂買入,使其風險股翻盤,虧損轉爲盈利。
當Samuel Atkinson上週三早上查看華爾街的夜間行情時,他震驚地發現,他公司的一隻風險股突然暴漲。
Savana資產管理公司,位於悉尼Surry Hills的一座舊教堂內,剛剛推出了其首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澳交所(ASX)上市,專注於美國小盤股,通過算法尋找便宜股票。
Savana team members Samuel Atkinson, Sanjev Rajendren, Marc Maasdorp and James Rusconi outside the former church in Sydney’s Surry Hills.
Savana的首批股票選擇之一是美國零售商Kohl’s Corporation,經過股價下跌後,該公司被篩選爲一個有吸引力的收購目標。Savana團隊沒有預料到,Kohl’s將很快成爲華爾街最新“迷因股票”的代表。
對沖基金一直在加大對這家美國零售商的關注,原因是其新任首席執行官Ashley Buchanan在5月被解職,原因是他將業務引導給了一名浪漫伴侶。到上週,幾乎一半的Kohl’s股票都被做空者持有,這些做空者通過股價下跌獲利。
然而,Savana的算法模型引導公司繼續持有其長期倉位,這一逆勢下注上週突然見到了回報,零售商的股價在紐約股市一夜之間短暫翻倍。股價波動如此劇烈,交易一度被暫停,但最終股價收盤上漲了38%。
“醒來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很興奮,”Atkinson表示,他是Savana的副總監,幫助監督基金的投資。“我們從虧損64%到現在盈利——這真是一場過山車。”
Savana是少數幾家持有Kohl’s股票的澳大利亞基金公司之一,正好趕上了華爾街的一場空頭擠壓,這場擠壓加速了股價的上漲。空頭擠壓是指,社交媒體上的散戶投資者集體買入某隻股票,迫使做空的對沖基金回購股票,進而推動股價上漲。
這場華爾街新興的“迷因股”行情引發了其他類似的空頭擠壓,交易者開始轉向其他大品牌,包括Krispy Kreme、GoPro和Opendoor。
Kohl’s的股價瘋狂波動之後,Savana目前從最初的投資中獲得了5.3%的盈利,並且並未被華爾街的狂熱情緒所動搖。儘管如此,Savana並不被這些投機性的交易所擾亂,認爲該公司的基本面仍然很強勁。Kohl’s目前的市盈率約爲11倍。
Atkinson表示:“有些人描述這隻股票的估值荒謬,完全沒有內在價值,但實際上並非如此。Kohl’s擁有非常強勁的基本面。”
Savana的經歷突顯了這種由社交媒體推動的投資熱潮的廣泛影響,全球最重要的股市——華爾街,依然屢創新高,並促使投機性交易在市場上蔓延。
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報告顯示,從4月中旬以來,華爾街被做空最多的股票籃子上漲了超過60%。這一現象成爲過去40年中最劇烈的空頭擠壓之一,僅次於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破裂和2020-21年疫情時期的股市暴跌。
對於日間交易員來說,這些空頭擠壓的吸引力在於,若能夠及時退出交易,他們就能獲得鉅額利潤。然而,這樣的快速上漲通常會伴隨慘烈的回調——Kohl’s的股價自上週峯值以來已下跌近20%。
根據S3 Partners的數據,截至本週四(澳洲東部時間週五),7月期間,投資者在做空50只美國上市的股票時損失了25億美元(約合38億澳元)。
Bell Potter的策略師Richard Coppleson本週二警告客戶:“當前這波在重度做空股票中出現的漲勢是空前的,肯定不會持續下去。”
基金經理們也在謹慎行事。對沖基金Minotaur Capital本週警告客戶,他們正在操作一個“與基本面越來越脫節的市場”。
“我們正處於自2021年初GameStop事件以來的首次迷因股熱潮中,”基金經理Thomas Rice和Armina Rosenberg寫道。“在這樣的時刻,保持冷靜非常重要。”
悉尼對沖基金Bronte Capital的John Hempton也在去年捲入了迷因股的瘋狂,那時,股票推薦者Keith Gill(社交媒體上被稱爲Roaring Kitty)推動了這一波投資潮。
當時,Hempton在AMC(一家美國影院連鎖)上持有200萬美元的空頭頭寸,這個頭寸被一羣散戶投資者的瘋狂買入壓垮。在一週結束時,AMC股價上漲了25%。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