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茶飲時代全面開啓,現製茶飲市場競爭愈來愈烈。古茗、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等現製茶飲逐步成功登陸市場。相較於同賽道品牌,霸王茶姬佈局資本市場的進程上,顯得相對滯後。
近日,立志打造“東方星巴克” 的霸王茶姬,被曝讓出泰國公司控股權。泰國總統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旗下飲料子公司,以1.42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119萬元)注資霸王茶姬泰國公司,獲得51%的控股權成爲大股東。
此次交易的泰國本地投資方由泰國本地食品、電商、地產的三大龍頭產業組成。分別是泰國總統食品公司(Thai President Foods PCL);泰國本土民營物流獨角獸Flash Express;房地產開發商 Ananda。
作爲此次投資主力之一,泰國總統食品公司是“MAMA牌”方便麪製造商,其母公司 Sahapat 集團1972年引入臺灣技術發展即食食品,旗下MAMA方便麪在東南亞影響力深遠。
上市三月股價震盪,同店銷售業績承壓
4月17日,霸王茶姬(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美股代碼:CHA)在美國上市,其發行價爲28美元/股,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5.86%,報收於32.44美元/股,當天市值近60億美元;盤中最高曾衝至41.80美元/股,市值最高近77億美元。
至今三個月以來,霸王茶姬並未持續走高,反之股價不斷震盪下跌,7月11日,收盤價爲27.55美元/股,市值約爲50.7億美元,與3個月前上市首日的收盤市值相比減少近10億美元,比最高市值減少26億美元。
霸王茶姬2017年在昆明創立,創始人爲張俊傑,早在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定爲“CHA”,即“茶”的拼音。
招股書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實現商品交易總額(GMV)295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比增長173%,霸王茶姬全年營業收入達124.05億元,淨利潤25.15億元,淨利潤率保持在20.3%的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從國內單店經營數據來看,門店月均銷量從2022年的8981杯,提升至2024年的25099杯。月均GMV從2022年的17.75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51.17萬元。作爲霸王茶姬的爆款單品,“伯牙絕弦”已然成爲拉動品牌業績增長的關鍵力量。
據霸王茶姬上市後第一份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總淨收入達33.9億元人民幣(4.675億美元),同比增長35.4%;第一季度總GMV爲8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0%。在利潤方面,該季度營業利潤爲8.208億元人民幣(1.131億美元),淨收入6.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8%;
截至2025年3月31日,霸王茶姬在大中華區和海外共運營6681家茶館,較2024年同期增長63.6%;移動小程序註冊會員總數達1.924億,同比增長109.6%;2025年第一季度活躍會員數爲4490萬,同比增長21.4%。
同店銷售額(SSSG)作爲衡量茶飲品牌經營狀況的關鍵指標。2025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在這一指標上表現出顯著變化。數據顯示,該季度霸王茶姬同店銷售額下降18.9% ,大中華區單店月均GMV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54.9萬元降至43.2萬元,累計跌幅達21%,且這已是其同店GMV增長率連續兩個季度呈現負值 。
霸王茶姬全球CFO黃鴻飛分析稱,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銷售增長率爲負18.9%,主要是因爲在經歷了快速擴張階段,門店業績開始迴歸正常發展軌跡。在短時間內將門店從4000 多家迅速擴張至6600多家後,這種擴張帶來的市場飽和度等影響開始在同店銷售數據上有所體現 。從區域市場來看,在已運營6-7年的雲南和廣西等相對成熟市場,一季度同店銷售額增長率仍能達到高個位數,甚至接近20%的水平,而其他區域受擴張影響相對更爲明顯。
此外,對於積極佈局泰國的霸王茶姬被曝讓出泰國公司控股權,有分析認爲,霸王茶姬此次更多的是借用泰方在當地的資金資源、人脈、供應鏈優勢,對於泰國市場的跑馬圈地有好處。從長期來說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作爲茶飲企業,供應鏈最好是要靠自己打造,這纔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霸王茶姬在戰略決策制定方面如果與泰方發生分歧,可能會面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對標星巴克,大單品撐起“東方茶”底氣
霸王茶姬創立之初,將“以東方茶,會世界友”作爲品牌的核心理念,以“東方茶”佈局全球茶飲新棋局。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曾表示,對標星巴克,目標是 “中國銷售額超過星巴克中國”。
作爲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2025財年第一財季營收93.98億美元,同比微降0.3%,淨利潤7.81億美元,同比減少23.77%。中國市場作爲星巴克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一季度營收爲7.44億美元,同比增長1%。與霸王茶姬相比,二者雖然在全球營收規模上仍有差距,但在一季度的增長速度上,霸王茶姬遠遠超過了星巴克中國區的表現。
與星巴克不同的是,霸王茶姬聚焦“原葉鮮奶茶”,重視大單品策略,其招牌產品“伯牙絕弦”一直以來人氣爆棚,以2024年中國市場業績爲例,91%的GMV來自“原葉鮮奶茶”的銷售,其中約61%的GMV都來自霸王茶姬前三大最暢銷的產品。
由此可見大單品策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與消費者忠誠度,然而大單品策略也蘊含着風險。一旦大單品受到市場衝擊、消費者口味變化或競爭對手的模仿和超越,霸王茶姬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
星巴克作爲傳統飲品巨頭,在全球市場根基深厚,但在中國市場仍面臨增長瓶頸,需要應對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競爭加劇帶來的挑戰。霸王茶姬作爲新茶飲的後起之秀,藉助獨特的品牌定位、快速的市場擴張以及有效的運營管理,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在海外市場的初步成功,爲新茶飲品牌國際化提供了借鑑。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餘明陽教授表示,霸王茶姬大單品策略的核心在於供應鏈效率與品牌認知的雙重突破。他提到,霸王茶姬通過聚焦“原葉鮮奶茶” 品類,將原料採購、生產流程高度標準化,實現了物流成本佔 GMV 不足 1%、庫存週轉僅 5.3 天的行業領先水平。這種 “做減法” 的策略不僅降低了運營複雜度,還通過集中資源打造出如 “伯牙絕弦” 這樣的超級單品(累計銷量超 6 億杯),形成了消費者心智中的強記憶點。餘明陽特別強調,霸王茶姬的大單品策略需持續警惕產品結構單一風險,未來需通過迭代優化(如“伯牙絕弦” 5 年迭代7次)和場景拓展(婚慶、辦公等羣體消費場景)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