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庫科技擬收購安捷訊控制權;
2.聚辰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3.5%至2.05億元;
3.環旭電子上半年營收272.14億元,預計Q3小幅下滑;
4.第四範式擬與九鞅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51%、49%;
5.中天科技成立新公司,業務覆蓋AI系統集成服務;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跌0.2%,同洲電子H1營收同比增長606.52%;
1.光庫科技擬收購安捷訊控制權;
7月28日,光庫科技(300620.SZ)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蘇州安捷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捷訊”)控制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司證券自7月29日開市起開始停牌。
公告顯示,光庫科技計劃通過多種方式收購安捷訊的控制權,具體包括髮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以及支付現金。此次交易旨在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業務範圍和市場影響力。安捷訊的經營範圍包括研發、製造、加工、銷售光電通訊設備、機電一體化配套設備及相關配件、光電通訊產品、光纖光纜、電線電纜、精密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等。
關於此次收購的原因,光庫科技表示,此舉是爲了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光電通訊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市場話語權。安捷訊在光電通訊設備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和製造能力,其產品和技術與光庫科技現有業務具有較高的互補性。
此次收購預計將對光庫科技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通過整合安捷訊的優質資源,光庫科技有望提升自身的研發和生產能力,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另一方面,收購完成後,公司將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市場佔有率,增強盈利能力。
爲應對此次收購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光庫科技已成立專項工作組,負責交易的推進和後續整合工作。公司表示,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並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目前,光庫科技的股票已自7月29日開市起停牌,待相關事項明確後,公司將及時申請復牌。投資者可關注公司後續公告,瞭解交易進展及復牌情況。
2.聚辰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3.5%至2.05億元;
7月28日,聚辰股份發佈2025年半年度經營情況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1.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9%、43.5%和22.47%,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研發方面,公司不斷豐富技術儲備和產品種類,持續提升企業研發水平,上半年的研發投入達1.03億元,同比增加0.21億元,其中第二季度的研發費用爲0.62億元,環比增長超過50%,爲歷史最高水平。
報告稱,隨着DDR5內存模組滲透率的持續提升,以及下游個人電腦及服務器等終端應用市場需求的逐步擴張,公司DDR5SPD產品的銷量和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高可靠性EEPROM產品的銷量和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0%,這有效對沖了智能手機攝像頭EEPROM、液晶面板EEPROM、開環類音圈馬達驅動芯片與智能卡芯片產品銷售收入下滑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的影響,成爲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校對/黃仁貴)
3.環旭電子上半年營收272.14億元,預計Q3小幅下滑;
7月28日,環旭電子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2.14億元,同比降低0.63%;營業利潤爲7.5億元,同比減少9.57%;利潤總額爲7.33億元,同比減少12.83%;
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8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7.84億元減少18.6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5.78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6.02億元同比減少0.24億元,同比減少3.93%;
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報告稱,本期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爲0.6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1.83億元同比減少1.23億元,主要原因是本期發生歐洲子公司企業重組費用,以及本期因可轉換債券計稅利息差異調整繳納前期企業所得稅涉及的滯納金。
對於2025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情況,公司預計營業收入會小幅下滑,下滑幅度與第二季度情況相近;營業利潤率預計同比基本持平。(校對/黃仁貴)
4.第四範式擬與九鞅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51%、49%;
7月28日,第四範式發佈公告稱,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第四範式國際有限公司與九鞅科技有限公司(九鞅科技)訂立合資協議,內容有關成立合資企業範鈦科技有限公司。
據介紹,合資企業將主要從事金融科技服務,於成立時,合資企業將由第四範式國際及九鞅科技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其財務業績將併入第四範式綜合財務報表中。
第四範式表示,該合資企業是基於當前穩定幣市場發展的關鍵機遇與核心需求。隨着香港《穩定幣條例》實施和全球監管框架完善,穩定幣正迎來合規化發展的新階段。第四範式和九鞅科技的戰略合作將本集團領先的AI技術與九鞅科技在固收領域的專業經驗深度融合,並將創造顯著價值:短期可快速推出SaaS方案,助力機構滿足監管要求;中期共建評級體系和API服務,推動行業標準化;長期將打造國家級技術底座,支持數字人民幣等戰略項目。
通過設立合資企業,第四範式將推動穩定幣生態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將拓展AI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綜上所述,第四範式認爲,合資協議的條款及其項下擬進行之交易乃按正常商業條款進行,屬公平合理,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5.中天科技成立新公司,業務覆蓋AI系統集成服務;
企查查顯示,7月28日,深圳智聯先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法定代表人爲劉志忠,註冊資本爲200萬元。
該公司經營項目包括: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人工智能硬件銷售;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物聯網技術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等。
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中天科技持有該公司100%股份。
據悉,中天科技成立於1996年,主營業務是能源網絡業務、通信網絡業務。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光通信及網絡、電網建設、海洋系列、新能源、銅產品等。2024年,中天科技被授予全球光纖光纜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Tier 1全球一級儲能廠商”等榮譽。(校對/黃仁貴)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跌0.2%,同洲電子H1營收同比增長606.52%;
7月28日,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上漲,截止收盤,滬指漲0.12%,收報3597.94點;深證成指漲0.44%,收報11217.58點;創業板指漲0.96%,收報2362.60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7423億,較上週五縮量450億。
半導體板塊表現較好。集微網從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測、分銷等領域選取了117家半導體公司。其中55家公司市值上漲,光迅科技、阿石創、和而泰等公司市值領漲;60家公司市值下跌,安集科技、綜藝股份、同方股份等公司市值領跌。
銀河證券認爲接下來,在盈利信號尚未確立的環境下,本輪行情受到流動性和市場預期雙重驅動,目前來看仍有上行動能。但另一方面,滬深300的PE不足14倍,而中證2000的PE已經140倍,很可能是某一個出現了錯誤定價。基於此,樂於看到市場結構發生變化,帶量調整的同時,如果“權重+微盤股”組合超額收益逐漸被抹平,市場可能會走得更穩。
全球動態
週三,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標普500指數收漲25.29點,漲幅0.40%,報6388.64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208.01點,漲幅0.47%,報44901.92點;納指收漲50.36點,漲幅0.24%,報21108.32點。
美國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特斯拉收漲3.52%,微軟漲0.55%,谷歌A漲0.53%,蘋果漲0.06%,英偉達則收跌0.14%,Meta跌0.30%,亞馬遜跌0.34%。
熱門中概股普漲,奇富科技收跌9.57%,世紀互聯、B站、小馬智行、新東方、摯文集團、信也科技至多跌4.69%。
個股消息/A股
同洲電子——7月28日,同洲電子發佈2025年H1業績報告稱,上半年營收爲539,769,532.34元,同比增長606.52%,主要系報告期新增高功率電源業務收入增長較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3,071,375.87元,同比扭虧爲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208,444,183.52元,同比扭虧爲盈。
科大訊飛——7月27日,科大訊飛宣佈與無錫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峯會談,並見證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會談期間,雙方一致認爲,無錫作爲經濟大市、創新高地和開放前沿,擁有完備的算力等新型基礎設施,且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多元。
第四範式——7月28日,第四範式發佈公告稱,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第四範式國際有限公司與九鞅科技有限公司(九鞅科技)訂立合資協議,內容有關成立合資企業範鈦科技有限公司。個股消息/其他
小米集團——7月28日,據悉,小米首款AI眼鏡項目由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拍板同意立項。該項目負責人李創奇透露,小米AI眼鏡發佈後銷量超出預期數倍,很快缺貨,備貨量已超過行業一半創業公司一年的量。
蘋果——7月27日,據GF證券分析師Jeff Pu透露,Intel已向包括蘋果在內的關鍵客戶提供了14A工藝的早期版本PDK,預計蘋果的M系列芯片和NVIDIA的遊戲GPU(低端版本)將成爲14A的採用者。
臺積電——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All In Podcast》節目中表示,臺積電斥資 40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的大型晶圓廠,可能僅能滿足美國 7% 的半導體需求。他指出,臺積電在當地面臨監管障礙與繁瑣程序,導致這座 400 億美元的晶圓廠建設進度放緩。貝森特批評道,“芯片廠建設速度過快,計劃頻繁變更,監管人員會因此要求停工。” 他還感嘆,美國的建設環境因各種法規變得極爲艱難。
集微網重磅推出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
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簡稱集微指數,是集微網爲反映半導體產業在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併爲投資者跟蹤半導體產業發展、使用投資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數。
集微網觀察和統計了中國“芯”上市公司過去一段時間在A股的整體表現,並參考了公司的資產總額和營收規模,從118家集微網半導體企業樣本庫中選取了30家企業作爲集微指數的成份股。
樣本庫涵蓋了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裝與測試、分銷等半導體領域的各個方面。
截至今日收盤,集微指數收報4777.55點,跌9.48點,跌幅0.2%。
【每日收評】作爲長期專題欄目,將持續關注中國“芯”上市公司動態,歡迎讀者爆料交流!
熱點聚焦:
1.國產GPU再突破,實測性能媲美英偉達;
2.美國芯片大廠拆分業務!啓動全面重組
3.中國集成電路出口越南暴增61%
4.又一外資大廠,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5.受賄2.89億餘元中國電科原高管被判死緩
6.經濟學人示警:關稅恐重創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
7.突發!晶圓大廠被迫停工
8.科技巨頭大裁員!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