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35億的上海樂高樂園為何“拼”不過迪士尼

藍鯨財經
07-29

文|消費維他命

2025年7月,全球規模最大的樂高樂園在上海金山區楓涇鎮正式開園。這座總投資超5.5億美元、擁有8大主題區與8500萬塊積木模型的樂園,本被寄予厚望成爲長三角文旅新地標。開園首日雖湧入7500名遊客,但與上海迪士尼開園時“一票難求、黃牛橫行”的盛況相比,樂高樂園的熱度明顯低於預期。作爲積木玩具國王,樂高在中國市場遭遇了“首戰失利”。

Part01積木≠樂園,多重因素交織的困境

樂高樂園將核心客羣鎖定爲2-12歲兒童,導致園區設施高度依賴親子互動場景。例如,開園首日最熱門的“樂高大飛車”排隊時長達105分鐘,但該項目對身高、年齡限制嚴格,成年散客體驗感薄弱。

“近千元的親子套票僅包含一大一小,額外加購成人票後總價近1500元,但園區內適合成年人的項目不足三成,性價比遠低於迪士尼。”一位從北京專程趕來的遊客告訴費維他命(ID:Con_vitamin)。這種“兒童主導、成人陪跑”的模式,直接削弱了非親子客羣的消費意願。

儘管樂高擁有哈利·波特、星戰等全球頂級聯名IP,但在中國市場,其IP矩陣的認知度與迪士尼存在顯著差距。相比之下,迪士尼通過“玲娜貝兒”等獨有的IP運營,成功構建了情感共鳴。而樂高樂園雖推出“悟空小俠”等中國元素主題區,但場景設計仍以積木拼搭爲主,缺乏沉浸式敘事體驗,難以複製迪士尼的“魔法世界”效應。

同時,交通配套滯後,金山區地處上海遠郊,距市中心約60公里,且地鐵9號線尚未延伸至園區。開園首日,周邊道路擁堵嚴重。反觀迪士尼,通過地鐵11號線直達、周邊商業綜合體林立,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消費生態鏈。

Part02樂園遇冷背後的經營隱憂

樂高集團,作爲來自童話王國的丹麥品牌,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公司名稱‘LEGO’源自丹麥語‘leggodt’,意思是‘玩得愉快’。

根據樂高集團2024年財報顯示,其全年收入達743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702.7億元),同比增長13%;營業利潤187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10%。然而,高速增長的背後,這份“成績單”裏,亞太市場收入佔比僅12.6%,遠低於美洲(48.2%)與歐洲(39.3%),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玩具消費國,尚未成爲樂高的核心增長極。

樂高曾因絕版套裝溢價空間大,被投資者稱爲“塑料黃金”。近年來,隨着市場競爭加劇,樂高積木的保值屬性迅速消退。例如,新品“無牙仔”上市即遭二手平臺拋售,價差達200元;老款“哈利·波特迷你對角巷”雖仍受歡迎,但整體市場交易量同比下降30%。與此同時,國產積木品牌通過“低價+創意”策略搶佔市場,樂高在中國積木市場的份額從2020年的65%降至2024年的58%。

樂高B站發佈的新品宣傳片

面對市場快速變化,樂高作爲一家北歐公司,應對實屬緩慢。漫威、星戰等IP聯名系列節奏更新迭代週期長達2-3年,遠慢於泡泡瑪特等潮玩品牌;同時,新品套裝均價較國產積木高2-3倍,且鮮有折扣活動,導致價格敏感型用戶流失。

上述只是積木王國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縮影。對於樂高集團而言,中國市場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想要適應中國市場,樂高集團要以更謙卑的姿態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方能在文旅融合與消費升級的浪潮中抓住機遇,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