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徹底瘋了。
爲什麼茶客今年能成功預言創新藥會形成抱團式的爆炒?
三股抱團勢力
創新藥的交易節奏和市值版圖
首先,從基本面來講,創新藥這個行業是真正在發生劇變的行業,是AH兩市中爲數不多真正有產業趨勢的行業。這一點茶客之前講過很多:
中國創新藥崛起之謎:從科學到工程學
中國的創新藥,到底發展到什麼階段了?
其次,從投資者行爲來看,這個市場上永遠是不缺乏成長賽道的投資者的,特別是公募裏面那幫年輕的基金經理,短期的考覈壓力使得他們在某些賽道出現景氣度的時候,他們一定會用生命去重倉。
畢竟在公募基金這種聰明人扎堆內卷的機構,如果這一次不能證明自己,就永遠沒有下一次機會了。
這些年輕的基金經理是不會買“老登”做派的高股息資產的,不管它漲再多,邏輯再完美,它也吸引不了這批年輕的基金經理,這些資金永遠只會在成長賽道中做切換。今天看到一篇推泡泡馬特的小作文,年輕人就像早上六七點鐘的太陽,對成長賽道能形成天然的共情:
換言之,投資新消費、新能源和AI的資金,存量巨大,而根據我對這些資金的理解,他們是不可能進入銀行保險這樣”暮氣沉沉“的資產的,他們對金融股的上漲是發自內心的不理解和不認同,這些天量資金迫切需要一個出口,來匹配這些年輕的成長型資金。
而環視AH股,目前具備短期景氣度和長期大故事的成長賽道,只有創新藥。投成長的資金是不可能錯過這個賽道的,這批資金目前處於飽和攻擊的狀態,也造就了目前創新藥井噴式的行情。
創新藥的抱團已經形成,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加入?茶客今天再提供一個思路:
目前創新藥的股票大概可以分爲三類:
第一類是新型biotech龍頭,是這一輪創新藥的生力軍,也是我們佈局的主要方向。
典型的代表是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科倫博泰和百濟神州。這些公司往往伴隨着現象級的靶點和現象級別的藥物,是真正有可能成長爲平臺級創新藥公司的,是代表本輪國內創新藥技術升級的生力軍。
他們的技術圖形也表現出這樣的特徵,就是比行業整體先走出底部。以康方生物爲例,這個公司在港股創新藥整體崩盤後也迅速崩盤,但22年5月就迅速見底;而整個恒生創新藥指數則一直調整到24年6月。
我們重點就是投資這樣的公司,因爲真成長的賣出難度要低很多。但因爲率先啓動,所以在牛市中期可能階段性跑不過指數。最近這批股票就有這樣的特徵。
第二類是轉型創新藥的傳統藥企,最近這批股票走得比較強勢,代表是恆瑞醫藥。
必須要看到這輪創新藥的革命不是以散點形式呈現的,而是有一批企業都做出了有FIC或者Bic潛力的藥物,傳統藥企也成爲這輪創新藥革命的重要參與者。輝瑞BD三生製藥的707、諾和諾德BD聯邦UBT251以及近日GSK BD恆瑞HRS-9821 這三個明星項目便是傳統藥企轉型創新藥和成功出海的集中體現。
爲什麼最近恆瑞表現得這麼劇烈呢,就是之前市場總是認爲這輪創新藥出海是新型biotech的天下,恆瑞沒有上數量級的出海BD,總覺得缺點什麼。
而恆瑞最新這個BD一方面證明了傳統藥企不會缺席本輪創新藥的技術革命和出海浪潮;另一方面也再次證明國內創新藥確實在各條細分賽道都進入創新藥的第一梯隊。
因爲PDE3/4這個靶點在全球也是個成藥不久的靶點,是目前治療COPD(慢阻肺病,大適應症,易出大藥)最有前途的方向。今年默沙東以100億併購verona,使得資本市場突然發現,除了verona以外,全球在這個靶點進展最迅速的另外兩家企業,一家是中生旗下的正大天晴,另一家正是國內醫藥一哥恆瑞。
果然,一週之後,GSK就下場把恆瑞這款藥買了。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競爭維度真的跑在了行業前沿。這意味着未來任何國外的創新藥進展,只要國外的創新藥行業有任何動靜,國內對應的管線,對應的公司都可能得到催化,進而得到市場的重估。
第三類是跟隨行業beta上漲的小市值公司。最近這批股票表現得就像妖股。
這批公司在基本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風來了,行業發大水了,這些公司就像創新藥行業的微盤股,從主賽道流出來的一點點水也可以使得這些股票漲幅巨大。這類股票我們比較熟悉的包括創勝集團、三葉草生物、北海康成等等。
本質上這屬於賽道投資中的溢出效應,其實CXO和器械目前在我看來也是一種溢出效應。
目前這三類股票,目前計劃第一類股票持有的週期久一點,但已經漲幅巨大,估計大家都不太敢上車,那麼可以把加倉重點放在第二類股票,所以茶客近期在星球重點說的也是這個方向的股票,效果也不錯。
第三類股票可以小倉位玩玩,博個彈性。但創新器械是一個大賽道,目前漲幅遠低於創新藥,可能成爲接下來我們佈局的重點。
歡迎加入星球與我們探討創新藥和器械下一步的投資方向。創新藥的研究門檻很高,你從現在開始研究,其實真的晚了。這就是茶客開這個星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