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美股研究社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帶來了廣泛的機會。《AI日報》致力於挖掘和分析最新的AI概念股公司和市場趨勢,爲您提供深度的行業洞察和價值分析。
AI快報
1. AI競爭對手Surge AI洽談按250億美元估值融資10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A16Z、Warburg Pincus。2024年,該公司收入12億美元,超過Scale AI。
2.Ambiq美國IPO首日高開超58%。人工智能(AI)超低功率半導體生產商Ambiq Micro(AMBQ)美國IPO首日開盤報38美元,此前給出的IPO發行價爲每股24美元。Ambiq漲幅迅速擴大至74.17%,(因波動性過大而觸發)盤中臨時停牌。
3.美銀上調AMD目標價,料其AI收入將增長數十億美元。美銀證券在AMD發佈Q2財報前,將其目標價從175美元上調至200美元,理由是人工智能和CPU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新目標價較當前股價仍有近13%的上漲空間。維持“買入”評級的美銀分析師Vivek Arya預計,到2026年AMD將在CPU和AI GPU市場獲得顯著份額。目前AMD在CPU市場的佔有率不足20%,但Arya預計這一數字到2026年將超過30%。
4.OpenAI週四表示,將在挪威推出名爲“Stargate”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歐洲開展此類項目。英國公司Nscale將負責該數據中心的設計與建設,這是其與挪威能源基礎設施公司Aker成立的一家各持股50%的合資企業的一部分。OpenAI將作爲該項目的“承購方”,即實質上從該數據中心購買算力。OpenAI在一份新聞稿中稱,該數據中心計劃到2026年底部署10萬塊英偉達圖形處理器(GPU),“並打算在未來幾年大幅擴展”。相關公司表示,該數據中心將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行,算力達230兆瓦,將成爲歐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之一。
5.7月30日(週三),微軟超預期的財報表現,讓股價盤後大漲8%升至550美元以上。
目前,微軟市值3.81萬億美元,如果週四開盤公司股價能延續這一漲勢,即便是延續部分漲幅,比如5%,微軟也有望追隨英偉達成爲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
7月初英偉達創造歷史,成爲史上首家盤中市值超過4萬億美元的公司。
財報顯示,微軟2025財年第四財季營收達764億美元,同比增長17%。公司備受關注的Azure雲計算部門銷售額增長39%,大幅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4%。同時,微軟雲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680億美元,同比增長23%。
七巨頭日報
【在 Meta 鉅額投資競爭對手後,Surge AI 尋求 10 億美元融資】
據彭博社報道,Surge AI 正在尋求 10 億美元的融資,以達到 250 億美元的估值。
Surge 是一家著名的數據標籤初創公司。其競爭對手 Scale AI 上個月 從 Meta Platform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TA )獲得了148 億美元的鉅額投資,使其估值達到約 290 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 透露,Surge 成立於 2020 年,目前正在與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和 TPG Inc. 洽談參與本輪融資,這將是其首輪融資。Surge 已與多家大型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包括 OpenAI、Anthropic、Meta 和谷歌 (Google ) ( GOOG )。
數據標記涉及對原始數據進行標記,以便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理解。
【傑富瑞表示,蘋果 iPhone 17 價格可能上漲;預計第四季度業績強勁】
傑富瑞表示,蘋果 ( NASDAQ: AAPL ) iPhone 17 的價格可能會上漲,但不足以重新評估該股的股價。
以 Edison Lee 爲首的分析師預計 iPhone 17 Slim/Pro/Pro Max 的售價將上漲 50 美元(17 基本款保持不變),比去年上漲 4% 至 5%。
分析師表示,他們最新的供應鏈檢查顯示——iPhone 17 所有四款機型都將配備 12GB DRAM,高於 iPhone 16 的 8GB,DDR5 價格同比上漲了 10% 至 15%;17 基礎款/Slim 機型將採用鋼製外殼包裹電池(以實現更高的電池密度),並採用新的散熱解決方案;Pro/Pro Max 將搭載 A19 Pro 芯片,採用臺積電 ( TSM ) 的 N3P 工藝節點。
李和他的團隊認爲,iPhone 17 的平均物料清單(BOM)成本將上漲 20 至 25 美元。此外,即使在最終確定對華和印度的互惠關稅之前,關稅的影響也已經顯現。
分析師補充道,假設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17 系列有 40% 在中國生產,按當前稅率計算,關稅將使成本增加 8%。分析師表示,即使我們假設蘋果將在全球範圍內提高價格以抵消關稅,這也意味着成本將上漲 2.5%,即近 25 美元。
因此,分析師指出,價格上漲 50 美元(不包括基本型號)可能勉強彌補上述成本增加。
由於 iPhone 需求強勁,加上美國電信公司提供的新證據,李和他的團隊仍然預計蘋果 6 月份季度業績將表現強勁。
分析師表示,上週美國三大電信公司公佈的合併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2%,較2025年第一季度的6%大幅加速,創下近六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電信運營商確實將這種強勁表現歸因於資費驅動的消費者拉動需求。我們認爲,這種強勁勢頭將使蘋果、三星和摩托羅拉受益最大,因爲這些品牌將在2024年佔據美國智能手機銷量的91%。分析師表示。
分析師指出,他們之前曾強調,Counterpoint 和 IDC 預測的 2025 年第二季度 iPhone 出貨量增長數據低於 Jefferies 預測的 8%。
蘋果公司定於週四公佈其第四財季業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