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公司產業鏈貢獻超七成營收,康瑞新材闖關主板IPO

滾動播報
08/04

(來源:北京商報)

成立逾24年,江蘇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瑞新材”)今年開始向A股發起衝擊。深交所官網顯示,康瑞新材主板IPO目前處於問詢階段,公司擬首發募資11.05億元。

招股書顯示,康瑞新材專注於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結構精密金屬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板IPO於2025年6月26日獲得受理,2025年7月15日進入問詢階段。  

闖關IPO背後,康瑞新材業績表現亮眼。2022—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10.53億元、24.86億元、29.98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4755.6萬元、2.29億元、4.11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3585.45萬元、2.27億元、4.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亮麗業績背後,康瑞新材超七成營收來自X公司產業鏈。

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康瑞新材主營業務收入中來自X公司產業鏈收入佔比分別爲74.39%、88.41%、71.62%。2022—2024年,公司第一大客戶均是富士康集團,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爲22.96%、45.89%、39.59%。

康瑞新材表示,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X公司是全球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企業,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公司仍存在X公司產業鏈收入佔比高的情形。

同時,康瑞新材也提示風險稱,因需求變化,公司預計2025年來自X公司產業鏈收入存在下降風險。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業務穩定性的層面審視,IPO公司過度依賴單一公司產業鏈會削弱公司業務的抗風險能力。一旦單一公司產業鏈自身經營出現波動,無論是受到行業週期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導致份額下滑,還是內部管理不善、戰略調整失誤等,都可能直接導致對IPO公司的採購需求大幅減少。

本次衝擊上市,康瑞新材擬募集資金約爲11.0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按輕重緩急順序分別投資於年產5000噸鈦合金材料項目、年產4000噸金屬層狀複合材料零部件及複合材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分別投入募資約5.98億元、2.16億元、9044.89萬元和2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募集資金中有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而此前,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別現金分紅4000萬元、5000萬元,合計分紅9000萬元。

此外,康瑞新材實際控制人爲朱衛、LI LI(李莉)夫婦,二人手握公司超七成控制權。

具體來看,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康瑞新材控股股東江陰市康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陰康德”)持有公司約1881.15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額33.21%。朱衛直接持有公司17.54%股權,通過江陰康德控制公司33.21%股權,通過江陰智達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控制公司8.21%股權;LI LI(李莉)直接持有公司5.55%股權,通過Brilliant Allianc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8%股權。朱衛、LI LI(李莉)合計控制公司4107.65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2.52%。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康瑞新材方面發去採訪函進行採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實習記者 李佳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