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由 Tiger Research 撰寫,分析了馬來西亞的建設者社區如何崛起成為全球 Web3 領導者背後的隱形力量。我們感謝 2025 年馬來西亞區塊鏈周(MYBW)的主辦方 Lydian Labs 對本研究的支持。
核心領導者洞察

1. 引言
Tiger Research 擔任了馬來西亞區塊鏈周(Malaysia Blockchain Week)的官方研究合作伙伴。該活動是該國領先的區塊鏈盛會,由 Lydian Labs 主辦。最引人注目的是監管機構的積極參與,他們此前對加密貨幣行業持保守態度,如今參與了行業發展的建設性討論。

[圖源:MYBW 2025]
政府的參與標誌着馬來西亞的加密生態系統正朝着機構接受的方向邁進。該活動連接了多元化的行業參與者,並擴大了政府與私營部門的溝通渠道。Tiger Research 在活動期間採訪了官員、專家和當地團隊。這些對話提供了實地洞察,強化了本報告的分析。
2.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你需要知道的三個關鍵詞
馬來西亞的加密貨幣市場具有三個關鍵特徵:東南亞的熔爐、全球冠軍的孵化地以及世界伊斯蘭金融中心。
馬來西亞是多語言國家,人口精通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這種多樣性創造了天然的東方與西方文化融合。馬來西亞還具有戰略地理位置。從吉隆坡出發,飛往胡志明市、曼谷和雅加達等東南亞主要城市均在兩小時內。這種便利性使得跨越不同文化的合作成為可能,並加速了業務擴張。
這些條件培養了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除了語言技能外,人們還自然而然地培養了跨文化理解能力。儘管馬來西亞市場體量小,但主要的加密貨幣項目卻起源於此。Etherscan、Jupiter、Virtuals Protocol 和 CoinGecko 都始於馬來西亞,如今已具有全球影響力。
馬來西亞的伊斯蘭金融融合創造了獨特的機遇。馬來西亞運營着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金融中心,這使得符合伊斯蘭教法(Shariah)成為加密貨幣業務的強制性要求。這一要求催生了創新而非限制。馬來西亞最早承認加密貨幣符合伊斯蘭教法,推出了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比特幣基金,並實現了加密貨幣天課(zakat)支付。這些發展將加密貨幣與全球伊斯蘭金融市場聯繫起來,該市場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10 萬億美元。
3.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監管演變
第一階段:建立數字資產監管框架 (2019-2020年)馬來西亞是亞洲迅速建立數字資產監管框架的國家之一。2019年,《2019年資本市場與服務(指定證券)(數字貨幣與數字代幣)法令》(Capital Markets and Services (Prescription of Securities) (Digital Currency and Digital Token) Order 2019)將數字資產分為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和數字代幣(Digital Token)兩類。滿足特定標準的資產成為受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ecurities Commission Malaysia,SC)監管的證券。
SC 修訂了其《認可市場指引》(Recognised Markets guidelines),要求數字資產交易所(Digital Asset Exchange,DAX)註冊為認可市場運營商(Recognised Market Operator,RMO)。交易所必須滿足嚴格要求:最低 500 萬令吉(約 125 萬美元)的實繳資本、嚴格的治理標準以及在當地註冊成立。這些措施加強了交易所的穩定性和投資者保護。
受監管實體類型:
-
DAX(數字資產交易所)運營商: 通過訂單簿或經紀商模式提供加密貨幣現貨交易服務
-
IEO(首次交易所發行)運營商: 在受監管環境中管理代幣發行和投資者招募平臺
-
數字資產託管商(Digital Asset Custodians,DAC): 為機構和零售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託管和管理服務
2020年,馬來西亞發佈了詳細的操作指南,加強了監管基礎。這些指南將 IEO 和 DAC 歸類為獨立的業務類別,各自需要註冊為 RMO。這為每種業務類型根據其具體特點創建了量身定製的監管標準。

截至 2025 年,有 12 家公司作為數字資產 RMO 運營:6 家加密貨幣交易所、4 家託管服務提供商和 2 家 IEO 平臺。
第二階段:加強執法與屏蔽境外交易所以保護投資者 (2021-2024年)在建立監管框架後,SC 通過積極的市場管控加強了執法。SC 並未止步於制定規則,而是積極打擊非法元素,以增強監管生態系統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SC 追求兩個核心目標:通過屏蔽在馬來西亞非法運營的未註冊境外交易所來保持監管一致性;以及防止投資者因使用未經授權的平臺而受到損害。SC 創建了一個「投資者警示名單」(Investor Alert List)以預先警告用戶。該名單包括幣安(Binance)和 Bybit 等全球性交易所。SC 一再強調,在這些平臺上的交易不受馬來西亞法律保護。

[圖源: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
從 2021 年起,SC 從被動措施轉向直接、有力的執法。2021 年 7 月,SC 命令幣安在 14 天內停止向馬來西亞用戶提供服務,並關閉包括其網站在內的所有渠道。2022 年後,隨着加密貨幣市場面臨包括 FTX 破產和 Terra Luna 崩潰在內的全球危機,馬來西亞加強了其監管方式。SC 指出這些事件發生在不受監管的環境中,並對火幣(Huobi)和 Bybit 等未經授權的交易所採取了類似措施。
這些措施超出了正式制裁的範圍。監管機構實施了全面的屏蔽和市場退出策略。SC 與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s)合作屏蔽目標交易所的網站,並請求 Google Play Store 和 Apple App Store 下架交易所應用程序。同時,中央銀行和稅務機關指示當地銀行禁止與未經授權平臺進行存款和取款服務。當局還加強了對個人投資者的制裁。經確認使用 P2P 交易或未經授權交易所的投資者,其銀行賬戶會被凍結,金融產品受到限制,汽車和抵押貸款會被提前召回。
第三階段:特朗普當選後馬來西亞的快速轉型 (2025年至今)

[圖源: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
特朗普當選後,馬來西亞的加密貨幣市場迅速發展。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在一月與前泰國總理他信(Thaksin)就加密貨幣展開討論,隨後在四月與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舉行了會談,討論將馬來西亞發展為數字資產中心。這些舉動表明馬來西亞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意欲引領區域數字金融政策。與去年相比,馬來西亞的 Web3 市場增長迅速,標誌着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的一個轉折點。

[圖源: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
政府的政治承諾迅速轉化為具體的政策變化。總理安瓦爾於 2025 年 6 月直接啓動了「數字資產創新中心」(Digital Asset Innovation Hub)作為首個重大成果。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ank Negara Malaysia,BNM)領導這一監管沙盒。該沙盒將作為一個安全的測試環境。它將積極鼓勵數字資產的實驗和創新。在馬來西亞數字經濟公司(Malaysian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MDEC)主辦的區塊鏈行業圓桌會議上,數字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也宣佈成立「數字資產與區塊鏈工作委員會」(Digital Asset and Blockchain Working Committee),這彰顯了政府的系統性做法。

[圖源:MYBW 2025]
在政策基礎建設的同時,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也在加速。科學、技術與創新部長鄭立慷(Chang Lih Kang)在 2025 年馬來西亞區塊鏈周開幕式上宣佈正式啓動馬來西亞區塊鏈基礎設施(Malaysia Blockchain Infrastructure,MBI)。該基礎設施由政府機構馬來西亞微電子系統研究院(Malaysian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Systems,MIMOS)和當地主網項目 Zetrix 合作開發。該項目探索從提升政府透明度到清真認證(halal certification)以及提高貿易和供應鏈效率的實用區塊鏈應用。

最顯著的變化是 SC 的監管放寬。SC 正在通過 2025 年 6 月發佈的《諮詢文件》(Consultation paper),從嚴格的審批制審查模式轉向重大的放松管制。截至 2025 年 7 月,只有通過 SC 嚴格審查的 23 種加密貨幣可以在本地交易所上市。在新的監管框架下,只要滿足指定標準,交易所可以在無需 SC 預先批准的情況下獨立做出上市決定。
然而,馬來西亞監管機構追求的並非簡單的放松管制。當局正在加強運營要求,如提高交易所實繳資本和引入自律模式,同時對包括隱私幣(privacy coins)、模因幣(meme coins)和穩定幣(stablecoins)在內的高風險加密貨幣保持保守立場。這種方法尋求在市場自主性和穩定性之間取得平衡。
這些政策變化表明了馬來西亞的戰略意圖,即與新加坡和香港競爭,成為亞太地區主要的 Web3 中心。結合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政策,馬來西亞正將自身定位為連接西方資本與亞洲市場的關鍵橋樑。
4.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關鍵領域分析
4.1. 中心化交易所 (Centralized Exchange)馬來西亞運營着六家受認可的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Luno 佔據主導地位,擁有超過 90% 的本地交易量,形成了類似於韓國和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的贏家通喫結構。然而,去年推出的新交易所 Hata 顯示出快速增長,似乎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Sinegy 也是一家主要參與者,為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本土交易所的實際影響力仍然有限。儘管監管機構努力屏蔽幣安等未經授權的交易所,許多投資者仍通過變通方法繼續積極使用全球平臺。據估計,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現貨總交易量的 40-60% 發生在幣安和 Bybit 等全球交易所上。

此外,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規模小給本地運營商帶來了挑戰。雖然 Luno 佔據了超過 90% 的本地市場份額,但交易量仍然有限。Luno 的日交易量與韓國的 Upbit 相比存在約 200 倍的差距。根據 BNM 的 2024 年年度報告,截至 2024 年底,從銀行淨流入本地註冊 DAX 的累計存款佔銀行系統總存款的比例不到 1%,約佔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上市證券市值的 0.4%。
投資者偏好全球交易所的原因在於本地平臺的結構性限制。SC 直接參與加密貨幣上市審批需要嚴格的流程。這使得可交易的加密貨幣僅限於 23 種。流動性低使得大規模交易變得困難。缺乏保證金交易或衍生品降低了投資者的吸引力。
在這些限制下,本地交易所通過並行運營經紀業務來尋求生存策略。他們在交易所之外提供場外交易(OTC)和穩定幣出入金(on/off-ramp)服務。這尤其針對富裕的家庭辦公室(family offices)和數字遊民(digital nomads)以獲取額外收入。這種商業模式的出現源於本地交易所對 USDT 和 USDC 等主要穩定幣的限制。大額交易流動性不足也促成了這一發展。
馬來西亞的加密貨幣稅收政策顯著影響交易所的選擇。加密貨幣利潤被歸類為所得稅而非資本利得稅。政府僅對提取的金額徵稅。例如,某人持有 10 個 BTC,但僅在本地提取了 1 個 BTC。稅收僅適用於提取的金額。空投(Airdrops)、質押(staking)和 DeFi 收益也需繳納所得稅。政府通過共享本地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來監控加密貨幣活動。當局對未申報者施加額外調查和制裁。這種追蹤系統似乎是阻止投資者使用本地交易所的主要因素。
4.2. 穩定幣 (Stablecoin)馬來西亞監管機構對穩定幣持保守態度。像 USDC 和 USDT 這樣錨定美元的穩定幣仍未在本地交易所上市。雖然 BNM 尚未就此問題發表明確聲明,但這種謹慎態度可能源於政策優先事項。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塑造了這些優先事項,當時快速的資本外流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混亂。這一經歷加劇了對本幣穩定性和外匯管理的警惕。
SC 最近的諮詢文件表明這種謹慎態度仍在延續。當局明確指出穩定幣容易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並可能損害本地金融體系的穩定。監管機構並未將它們視為簡單的支付工具,而是將其視為潛在的宏觀經濟風險因素。

[圖源:Dune]
儘管監管謹慎,私營部門的穩定幣實驗仍在繼續。Blox 正在開發錨定林吉特的穩定幣 'MYRC'。MYRC 作為法幣抵押型穩定幣運作。該代幣在 Arbitrum 和以太坊區塊鏈上以 1:1 的比例錨定馬來西亞林吉特。用戶可以通過 Blox 平臺存入當地銀行賬戶來鑄造(mint)MYRC。他們也可以類似地贖回(redeem)它。MYRC 目前正在進行 Beta 測試。該項目已實現約 70 萬美元的市值,交易量有限但活躍。
然而,監管重疊導致項目延遲。馬來西亞在 SC 和 BNM 之間的雙重監管造成了職責和標準不明確。Blox 進行該項目已三年,並與監管機構接觸。由於監管立場不確定,該公司仍未獲得最終批准。缺乏一致的穩定幣監管框架是核心審批延遲因素。
變革的跡象正在顯現。總理安瓦爾最近宣佈考慮通過「數字資產創新中心」建立監管沙盒。該倡議包括基於林吉特的穩定幣實驗。這個由中央銀行主導的沙盒將為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公司提供受控環境。公司可以在這些環境中測試新技術和服務。
鑑於政府持續擔憂資本管制,初始重點可能針對本地金融生態系統應用,而非跨境支付。潛在的用例包括 24 小時支付基礎設施。這超越了傳統的 9 小時銀行系統。託管(Escrow)服務可以利用條件支付功能。最近健身房關閉等社會問題影響了預付金的退款。不確定的房屋裝修合同履行創造了機會。「可編程貨幣」(Programmable money)的試點實施可以解決日常金融問題。
4.3. NFT 社區 (NFT Community)馬來西亞的 NFT 市場仍處於低迷狀態。許多在 NFT 熱潮期間高價入場的參與者遭受了損失並退出了市場。這與其他國家所見模式一致。雖然存在一些 BAYC、Azuki 和 Milady 等全球項目的持有者,但活動大多侷限於小型的愛好者聚會。馬來西亞缺乏顯著的本土 NFT 項目。

[Pudgy Penguin 馬來西亞本地線下活動,圖源:Pudgy Penguins Malaysia]
Pudgy Penguins 本地社區在這種環境中是一個突出的例外。該社區在馬來西亞建立了一個超越簡單 NFT 持有者網絡的獨立生態系統。開放式的運營方法和包容的文化推動了這一成功。無論是否擁有 NFT,該社區都歡迎任何人自由參與。新人的入門門檻很低。
社區成員自然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聯繫。他們在一種超越簡單信息交流的純粹樂趣和積極氛圍中形成有意義的關係。該社區定期舉辦各種線下活動,如品酒會、卡丁車和匹克球(pickleball)。即使在熊市中,成員們也保持每月聚會。該社區也積極參與外部社區活動。成員們參與其他社區活動,並在有需求時通過人脈和引薦進行合作。

[圖源:Pudgy Penguins Malaysia]
該社區正在準備 'MY PENGU ACADEMY',一個面向 Web3 初學者的入門教育計劃。該倡議旨在擴大社區並實現參與多元化。

[圖源:Hata Global]
與此同時,本地交易所 Hata 在其全球平臺(僅限離岸版本)上線了與企鵝相關的模因幣 $PENGU。一些馬來西亞社區成員通過變通方法進行交易。鑑於當地對模因幣交易的限制,這種結構可能為社區參與提供了另一個動機。
馬來西亞的 NFT 市場更多基於社區活動而非交易。在這些社區中,Pudgy Penguins 是組織最完善且最具擴展性的例子。在較小的市場環境中,線下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Pudgy Penguins 的運營方式為此展示了重要的啓示。
4.4. 伊斯蘭金融 (Islamic Finance)馬來西亞已確立其作為亞洲最大伊斯蘭金融中心的地位。該國在伊斯蘭債券(sukuk)市場佔據全球第一的位置,擁有無可匹敵的地位。這一基礎源於其超過 60% 的穆斯林人口。截至 2024 年,伊斯蘭金融約佔整個金融體系的 47%。

[Luno 以太坊質押服務的伊斯蘭教法認可證書,由 Amanie Advisors 頒發,圖源:Luno]
這一特徵影響了加密貨幣行業。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承認加密貨幣為符合伊斯蘭教法資產的國家。該國已批准 15 種數字資產符合伊斯蘭教法。比特幣獲得了這一批准。馬來西亞所有受認可的數字資產市場運營商都必須保持符合伊斯蘭教法。本地交易所 Luno 和 Hata 都遵循這些要求。
馬來西亞監管機構認為加密貨幣可能比傳統金融更符合伊斯蘭教法。傳統銀行系統基於存款提供貸款並收取利息。這可能違反了伊斯蘭教法關於利息(riba)的禁令。加密貨幣的運作結構涉及對實際工作的補償,如網絡維護和交易驗證。比特幣挖礦被視為對基於計算的驗證工作的合法補償。以太坊質押獎勵對網絡驗證的貢獻。這些與利息收入有根本性的不同。

[圖源:Halogen Capital]
各種基於伊斯蘭金融的加密貨幣產品已經出現。Halogen Capital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加密貨幣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運營。該公司管理着約 7500 萬美元的資產。該公司提供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比特幣基金、以太坊基金和其他產品。
Nawa Finance 作為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DeFi 協議運營。該公司與 Solv Protocol 合作提供符合伊斯蘭教法標準的比特幣 DeFi 產品。這些產品獲得了 Amanie Advisors 的伊斯蘭教法認證。Amanie Advisors 已在 SC 正式註冊為伊斯蘭教法顧問。這些產品提供安全透明的清真(halal)收入結構。Nawa Finance 的總鎖定價值(Total Value Locked,TVL)已超過 5000 萬美元。該公司在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DeFi 領域展示了顯著成就。

[Sharlife 的天課支付收據,圖源:Sharlife]
Sharlife 在伊斯蘭慈善系統方面展現了創新。該平臺支持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天課(zakat)。Sharlife 與聯邦直轄區伊斯蘭宗教理事會(Federal Territory Islamic Religious Council,MAIWP)合作建設數字慈善系統。
存在實際限制。加密貨幣在馬來西亞尚未被承認為官方支付方式。這限制了現實世界的應用。聯邦制也給全國範圍的制度化帶來了挑戰。
馬來西亞的全球擴張潛力仍然受到高度重視。在伊斯蘭金融領域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是海外市場的競爭資產。馬來西亞利用這一專業知識開發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加密產品。馬來西亞此前曾將伊斯蘭債券市場的制度和產品模式擴展到中東和東南亞。這種擴展是基於本土的成功。這表明加密貨幣也存在類似的擴張路徑。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亞等主要穆斯林國家可能會採用馬來西亞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數字資產模式。馬來西亞有足夠的潛力領導該領域的全球數字化轉型。
4.5. 主網環境 (Mainnet Environment)

[圖源:Solana Superteam MY]
馬來西亞的區塊鏈主網環境仍然有限。在全球主網中,Solana Superteam 幾乎是馬來西亞唯一活躍的存在。Superteam 與各種基於 Solana 的馬來西亞項目(如 Jupiter 和 Meteora)合作,並專注於支持本地建設者和創始人以擴展生態系統。該組織積極運行以社區為中心的活動(包括黑客松)來實現這一目標。像 Ethereum KL 這樣的以太坊社區也在當地運營,但活動有限。

[MYBW2025 IOTA 主題演講環節,圖源:IOTA]
IOTA 是一個例外。該項目作為 2025 年馬來西亞區塊鏈周(MYBW 2025)的官方讚助商參與。IOTA 在當地開展積極的營銷活動。該公司獲得了劍橋伊斯蘭金融學院(Cambridge IFA)的伊斯蘭教法合規認證。此後,IOTA 加強了針對伊斯蘭金融市場的品牌建設。該公司加速了其馬來西亞市場戰略。

[圖源:Zetrix]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政府的戰略重點在於發展自己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而非簡單地採用全球公鏈。政府專注於創建一個監管友好、可控的、以本地為中心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他們通過與本地主網項目 Zetrix 合作開發國家區塊鏈基礎設施 'MBI' 來實現這一點。這表明了一種政策方向。政府旨在建立穩定且可持續的、由國家主導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而非依賴外部鏈。
4.6. 比特幣挖礦 (Bitcoin Mining)

馬來西亞在比特幣挖礦算力方面位列全球前十。大型採礦設施集中在婆羅洲的砂拉越(Sarawak)和沙巴(Sabah)地區。這些設施的運營基於廣泛的水電基礎設施。這些地區的電力供應相對於需求有富餘。比特幣挖礦積極利用這些剩餘電力。
砂拉越的大型水力發電廠生產的電力超過該地區的需求。這些剩餘電力未來將出口到新加坡和其他國家。在海底電纜基礎設施完成之前,採礦業優先利用這些電力。地方政府與礦業公司合作。廉價的電力推動了採礦業的快速增長。這為動盪的全球採礦環境提供了穩定的替代方案。中國的挖礦禁令造成了這種不穩定。

[馬來西亞警方碾壓比特幣礦機,圖源:The Malaysian Reserve]
然而,非法挖礦構成了嚴重問題。根據馬來西亞區塊鏈協會 ACCESS 的數據,國家公用事業公司國家能源有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TNB)報告稱因非法挖礦造成的電力損失約為 4.41 億令吉(1 億美元)。竊電案件頻繁發生。一些案件已導致火災。最近的事件包括為欺詐性電力合同進行身份盜竊。作為回應,當局加強了打擊力度。他們查獲了 985 臺非法採礦設備。
馬來西亞的採礦行業基於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機構接受度顯示出增長潛力。該行業同時面臨着非法挖礦帶來的社會成本和監管問題。這表明馬來西亞在崛起為全球比特幣挖礦中心的同時,也承載着需要解決的挑戰。
5.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市場:機遇與挑戰
5.1. 挑戰因素 (Challenge Factors)馬來西亞由講多種語言的人口組成。這可以提供溝通優勢。然而,項目進入市場時面臨複雜性。他們必須根據不同目標羣體定製策略。這造成了進入壁壘。
例如,華裔馬來西亞人和非華裔馬來西亞人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他們使用不同的語言、社區渠道和投資偏好。伊斯蘭教法影響着佔多數的馬來人。他們對金融投資表現出相對被動的態度。華裔馬來西亞人積極參與本地和國際股票投資。他們也積極使用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和像 Hyperliquid 這樣的鏈上交易平臺的衍生品。市場細分明顯。單一的策略方法無法有效應對這種結構。
馬來西亞的 Web3 產業在其開發者人才基礎上面臨侷限性。馬來西亞有許多有能力的創業者。然而,與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鄰國相比,開發者人才庫仍然相對有限。優秀人才經常流向新加坡和其他外部地區。他們在馬來西亞境外建立公司或繼續職業生涯。這造成了結構性問題。馬來西亞難以在其內部生態系統中積累人才。馬來西亞培養出了世界級的人才。然而,本地 Web3 生態系統本身面臨結構性制約。這些制約阻礙了其活躍度。這對本地市場的發展構成了重要挑戰因素。
5.2. 機遇因素 (Opportunity Factors)儘管存在這些挑戰,馬來西亞的加密貨幣市場仍保留着顯著的潛力。該市場在基於人才的網絡方面表現出特別的優勢。像 Coingecko 和 Etherscan 這樣的項目起源於馬來西亞並獲得了全球影響力。馬來西亞人才也在包括 Meteora、Drift 和 Pendle 在內的各種全球項目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些個人在整個全球加密行業中形成了緊密的網絡。他們創造了可以分享機會和協作的環境。
這些網絡顯示出有潛力作為馬來西亞本地生態系統發展的基礎。最近,在海外建立職業生涯的人才越來越多地返回馬來西亞。低生活成本和穩定的生活條件是這一趨勢的驅動力。這些歸國者通過與本地社區的聯繫為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與下一代的知識共享和協作機會也在擴大。

[圖源:亞太大學區塊鏈俱樂部(APUBCC,左),Sunway 區塊鏈俱樂部(SBC,右)]
包括亞太大學(Asia Pacific University, APU)、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和泰萊大學(Taylor's University)在內的主要大學積極開展與區塊鏈相關的學術活動。這確保了下一代 Web3 人才的持續流入。如果政府層面的政策支持與這些趨勢相結合,馬來西亞的 Web3 生態系統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幣安伊斯蘭教法收益(Binance Sharia Earn),圖源:Binance]
馬來西亞作為伊斯蘭金融中心。該市場被評估為在基於伊斯蘭教法的數字資產方面擁有獨特機遇。伊斯蘭金融目前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佔據一小部分。然而,相關需求顯示出逐步擴張的跡象。幣安最近推出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產品就證明了這一趨勢。馬來西亞已在傳統金融中將各種伊斯蘭教法產品制度化。該國擁有將這一趨勢擴展到數字資產所需的制度基礎和實際經驗。這使得馬來西亞特別值得關注。
這一基礎並不侷限於本地生態系統。全球對符合伊斯蘭教法的需求是存在的。潛在市場尤其集中在中東地區。與這些市場的連接可能性表明馬來西亞處於有利地位。未來,馬來西亞可以發展成為全球伊斯蘭數字資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