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遭遇「三殺」:產量、庫存、原油聯袂施壓,下跌通道已開啓?

匯通網
08/04

  匯通財經APP訊——週一(8月4日),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櫚油主力合約FCPOc3收跌1.39%,報4186林吉特/噸,盤中技術指標呈現多空交織態勢:布林帶(20,2)中軌位於4341林吉特,而RSI(14)暫穩於50.01中性區間。市場情緒明顯受到基本面利空主導,尤其是庫存持續累積與產量回升的預期,疊加外圍油脂市場疲軟,共同壓制價格表現。

  基本面壓力凸顯:庫存或創兩年新高

  知名機構調查顯示,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庫存預計連續第五個月攀升,觸及近兩年高位。儘管出口數據尚未公佈,但產量季節性增長已顯著超出市場消化能力。吉隆坡交易機構Iceberg X Sdn Bhd的自營交易員David Ng指出:「當前市場焦點集中在8月11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的月度報告上,若庫存增幅超預期,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探4180林吉特支撐位。」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需求端出現結構性變化。7月該國棕櫚油進口量因合同取消而下滑,而豆油進口則因價格優勢及延遲船貨到港激增至三年高位。這一替代效應加劇了棕櫚油的銷售壓力。此外,林吉特兌美元匯率當日升值0.94%,亦削弱了以美元計價商品的競爭力。

  關聯市場拖累:原油與競品油脂聯動走弱

  國際原油價格在OPEC+宣佈9月增產計劃後回落,間接削弱了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經濟性。與此同時,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約(DBYcv1)雖微漲0.27%,但棕櫚油合約(DCPcv1)下跌0.63%,反映出市場對棕櫚油基本面的謹慎態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價格同步走低,進一步印證全球植物油市場的疲軟氛圍。

  機構觀點:短期承壓與關鍵價位監測

   David Ng強調,技術面上4180林吉特為短期關鍵支撐,若失守則可能打開下行空間,而4300林吉特阻力位仍需突破才能扭轉頹勢。部分分析師認為,當前價格已部分反映庫存壓力,若MPOB報告未現「爆雷」數據,或存在超跌反彈機會,但中長期走勢仍需觀察主產國產量峯值何時見頂。

  棕櫚油市場正處於季節性供應壓力與需求替代的雙重考驗中。交易者需密切關注MPOB數據對庫存預期的驗證,以及林吉特匯率波動對出口成本的邊際影響。在缺乏突發天氣擾動或政策刺激的情況下,價格或延續震盪偏弱格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