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東HPV疫苗Gardasil(佳達修)全球銷售額在2025年第二季度暴跌55%,Q2中國區整體收入同比下滑70%,引發其全球業績下滑及大規模重組。這一結果並非僅因短期供需波動,而是市場環境、競爭格局與公司策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趨勢。
醫藥財經AI結合公開信息,分析如下:
一、業績暴跌的核心數據
1. 中國市場拖累全球表現
Gardasil全球Q2銷售額僅11億美元,同比暴跌55%,其中中國市場是最大拖累因素。若排除中國,全球銷售額下降3%。
默沙東中國區整體收入同比下滑70%,上半年收入降至10.75億美元,佔全球製藥業務份額不足4%。
公司已暫停對中國的疫苗供應至2025年底,並重新評估2026年供應計劃。
2. 連鎖反應
默沙東披露全球2025年Q2營收158億美元,同比減少2%,披露當天股價暴跌5%-8%;
下調2025年營收預期,從641億~656億美元縮窄至643億~653億美元。
二、市場環境變化:從“飢餓營銷”到需求坍塌
1. 供應策略的失效
默沙東此前通過控制供應節奏維持高價與稀缺性(如2024年暫停對華供應),但2025年面臨兩大轉折:
政府採購退潮:中國HPV疫苗市場依賴政府免費接種項目與自費雙渠道,2025年多地採購預算削減,如廣州越秀區推出進口二價疫苗補貼(三針僅653元),擠壓高價四價/九價市場。
國產競品放量:萬泰生物九價HPV疫苗獲批上市,成爲國內第二款九價苗,傳言定價不到同類競品默沙東的一半。
2. 需求端疲軟的本質
接種意願下降:經濟壓力與認知偏差導致自費接種率走低。部分消費者認爲“低價疫苗效果不足”,而高價疫苗“非急需”,陷入觀望。
目標人羣飽和:核心受衆(9-25歲女性)滲透率見頂,而默沙東未及時拓展男性市場(萬泰生物同步開拓男性適應症),錯失增量空間。
三、默沙東的應對:裁員重組與戰略轉移
1. 成本極限壓縮
全球裁員6000人(佔員工總數8%),集中在行政、銷售及研發部門,目標2027年前年省30億美元。
終止多個研發項目(如IL-2與康方單抗),優化全球生產基地。
2. 新增長點押注
收購轉型:以100億美元收購Verona Pharma,獲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新藥Ohtuvayre,預計2025Q4完成交易。
支撐Keytruda生命週期:加速拓展抗癌藥Keytruda新適應症(Q2銷售額80億美元+9%),但2028年專利懸崖逼近。
五、結論:暴跌的必然性與轉型困局
默沙東Gardasil在中國市場的潰敗,本質是高價壟斷策略與普惠醫療趨勢的結構性衝突:
需求端:從“稀缺消費”轉向“民生普惠”,政策與競品加速淘汰高價疫苗;
供給端:供應管控失去槓桿效應,本土競品(如國產二價、GSK希瑞適)以低價+渠道優勢搶佔市場;
公司戰略:未及時調整定價、適應症或供應模式,直至需求崩塌才被動斷供裁員。
啓示
跨國藥企在中國市場的成功,需放棄“高溢價+控量”的慣性思維,轉而擁抱本地化支付創新(如分級定價、政府合作)、適應症拓展(如男性市場)及供應鏈柔性響應。默沙東的陣痛,將成爲全球藥企在華策略轉型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