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達美航空上週五表示,不會利用 AI 爲乘客設定個性化票價。
此前,該公司因相關計劃引發美國國會議員強烈批評,也遭遇廣泛的公衆質疑。上週,民主黨參議員魯本・加耶戈、馬克・華納和理查德・布盧門撒爾表示,他們認爲達美航空正計劃通過 AI 爲每位乘客設定單獨票價,這種做法“很可能導致票價上漲,直逼消費者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
達美航空回應稱,目前尚未利用人工智能來設定個性化票價。但此前該公司曾表示,計劃與 AI 定價公司 Fetcherr 合作,在 2025 年底前在其國內航線網絡的 20% 中部署基於 AI 的收益管理技術。“我們沒有、也不會使用任何根據個人數據設定票價的產品。票價制定從不涉及任何個人信息。”
參議員對達美航空不搞“差異化定價”的承諾表示肯定,同時仍對公司收集哪些數據制定票價表示關切,並希望獲得更詳細的信息。
加耶戈表示:“達美在投資人面前說一套,對公衆又是另一套。如果達美確實只使用匯總數據而不是用戶個人數據,那當然是值得歡迎的消息。”達美航空拒絕回應加耶戈的說法。
三位參議員還提到,達美航空總裁格倫・豪恩斯坦曾在去年 12 月表示,公司的 AI 定價技術可以預測消費者“願意爲基礎票價相關的高端服務支付多少”,並據此設定票價。
上週,美國航空首席執行官羅伯特・伊索姆也警告稱,使用 AI 設票價可能會破壞消費者信任。“我們不搞誘導欺詐,也不靠花招賣票。把 AI 用在這種事情上,我認爲不妥。美國航空絕不會這樣做。”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零售商常會利用用戶位置、人口特徵甚至網頁上的鼠標軌跡,設定“精準定價”。譬如,新手父母可能會被故意推薦更貴的嬰兒體溫計,甚至被分析心理狀態,用以預測其消費意願。
達美航空則表示,航空業使用動態票價已有三十多年,價格主要由整體需求、燃油成本和市場競爭決定,從未涉及乘客的個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