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產能預售與訂單交易等交易模式創新

期貨日報網
08-03

政策“破冰” 引領交易模式創新

7月23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雲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9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共七章,其中第三章提到,爲促進投資開放和貿易便利,鼓勵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鮮切花、茶葉、咖啡等大宗商品交易場所依法合規開展產能預售、訂單交易等創新交易模式。

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今年4月商務部印發的《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首次將“鼓勵商品現貨交易場所開展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的產能預售、訂單交易等交易模式創新”列爲重點任務之一。

在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期報傳媒大宗商學院平臺經濟首席專家劉宇看來,此次雲南省發佈的《條例》是對商務部工作部署的積極響應和貫徹落實,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示範性,對雲南省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產業功能,助推雲南進一步做大做強區域特色產業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他進一步解釋道:“建設自貿試驗區是國家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各地自貿試驗區都擔負着爲國家‘試製度’的特殊使命,雲南自貿試驗區敢於制度創新、先行先試,這種擔當和作爲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同時,此次發佈的《條例》也反映出雲南省對於充分發揮大宗商品市場功能的高度重視,希望把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打造成爲促進區域聯通的渠道、暢通內外循環的節點,助力雲南省進一步聚合東盟資源、釋放區域影響力。”

記者從現貨交易場所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產能預售和訂單交易是通過交易平臺提前簽訂遠期購銷協議,鎖定未來產量和價格的交易模式。產能預售涵蓋產能發售、訂單轉讓及現貨交收三個階段。訂單交易則特指產能預售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即持有預售訂單的買方在訂單到期前通過平臺轉讓訂單所有權,實現訂單流轉和流動性增強。因此,產能預售、訂單交易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都屬於中遠期交易。國務院於2012年、2011年發佈的規範各類交易場所發展的兩份綱領性文件(國辦發〔2012〕37號、國發〔2011〕38號)要求對從事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的各類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頓,明確現貨交易場所需迴歸現貨交易本質。爲了避免踩到紅線,很多現貨交易場所幹脆直接砍掉了所有涉及中遠期交易的業務。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市場的需求和政策的風向已變,從國家頂層設計到地方條例都在鼓勵開展產能預售和訂單交易,我們的業務也有了新的方向。”上述現貨交易場所相關負責人說。

政策爲什麼給產能預售和訂單交易這兩種交易模式開了綠燈?劉宇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大宗商品市場功能發揮還不完善,存在制約發展的瓶頸,集中表現爲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缺少過渡層次,銜接不順暢,影響了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定價能力,因此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需要進一步拓展市場結構,加快建設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產能預售、訂單交易是經過長期市場實踐探索,逐漸形成的一套大宗商品領域創新交易模式,可以有效連接起大宗商品領域的生產者、消費者和貿易商,以及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周邊生態,具有傳統線下貿易流通的合理商業結構,同時具有線上信用有增強、履約有保證、信息更對稱、流通更高效的優勢,並且可以方便地加載和集成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科技運用,對拓展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結構和層次、提升市場服務功能、打造大宗商品市場核心競爭力、提升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中的話語權、保障我國關鍵供應鏈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近年來,國家對規範發展產能預售和訂單交易尤爲重視,也是因爲看到了此類交易模式對於帶動產業升級發揮的積極作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此類‘以銷定產’的交易模式可以讓企業提前鎖定訂單和產能,減少市場波動對生產和銷售的影響,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通過訂單交易,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劃,避免盲目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創新交易模式能夠促進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深度互動,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長遠來看,此舉有助於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貿易,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推動國際貿易合作的深化。”

率先發力 雲南搶抓產業機遇

良好的產業基礎爲雲南依託現有大宗商品交易場所開展產能預售和訂單交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作爲中國花卉產業的旗艦標杆,雲南鮮切花產業已構建起全球領先的產業生態體系。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雲南全省鮮切花產量突破206億枝,持續保持全國70%的市場佔有率,這一領先優勢已延續二十餘年。在流通領域,斗南花卉市場作爲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中心,年交易量突破141億枝,配合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的數字化交易平臺,雙輪驅動形成年交易額超百億元的產業引擎。

同時,作爲茶樹原產地和普洱茶文化源頭,雲南已形成綜合產值達1500億元的茶產業體系,茶葉有機認證面積居全國首位。昆明建成了多個規模化茶葉批發市場,構成全省茶交易樞紐。產業融合科技與文化,構建了從古法傳承到智慧種植的完整生態鏈。

此外,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產量和農業產值佔全國的98%以上。交易體系方面,雲南已構建起“線上電子交易+線下集散中心”的雙軌模式,推動雲南咖啡出口至歐美等29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吸引星巴克、瑞幸等品牌建立專屬供應鏈。通過“地理標誌+企業品牌”雙標識認證,雲南咖啡正從原料供應向精品化、品牌化加速轉型。

雲南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購買商服務部副總經理王燦告訴記者:“新的條例出臺以後,我們仔細研究了相關政策和產業實際需要,正在積極推動訂單交易模式上線。但現貨交易中心要想走通訂單交易這條路,還需要一些規範性文件的支撐,既要保障訂單交易的便利性和流動性,又要嚴格把控風險、不能觸碰紅線。我們寄希望於雲南省商務廳儘快出臺一份指導性文件,便於我們在框架內進一步設計、完善交易模式。”

“《條例》出臺以後,對當地產業的利好是多方面的,不僅爲鮮切花、茶葉、咖啡等雲南特色農業產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更有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產業升級。”宋向清說,“《條例》提出了多項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如放寬外籍高端人才從業限制、允許優秀留學生在自貿試驗區就業和創業等。這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入駐雲南,爲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時,支持金融機構和企業按照規定開展跨境投融資業務,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將爲雲南的產業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作爲中國—東盟合作的關鍵紐帶,雲南正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賦能,從我國的“地理末梢”躍升爲“開放前沿”。自貿試驗區以制度突破爲核心,以大宗商品市場建設爲抓手,聚焦跨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開放新高地,有助於雲南利用區位優勢拓展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