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投資人又清倉了。。

格隆匯
08/04

銀行股又行了!

農業銀行今日盤中漲超2%,續創新高,青島銀行渝農商行重慶銀行等上漲。

這波銀行股大漲不僅僅在A股,全球銀行罕見共振,集體走牛。

1

罕見共振!

全球銀行股都在創新高

A股銀行板塊今年漲14%,自去年以來漲幅57%。

這並非A股獨有的現象,全球銀行股都在創新高。

曾被視爲市場棄兒的歐洲銀行股,正迎來高光時刻,成爲市場寵兒。

上週,滙豐銀行股價一度創下歷史新高,巴克萊銀行桑坦德銀行的股價也達到2008年以來的峯值,意大利裕信銀行的股價則升至2011年以來最高。

得益於長端利率的飆升和經濟前景的改善,歐洲市場部分銀行股已攀升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

上半年,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漲幅高達29%,創近28年最佳半年表現,一躍成爲歐洲表現最好的板塊。7月開始,歐洲銀行繼續暴漲,年內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漲幅高達34%。

儘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在政策預期的推動下,全球銀行股成爲2025年市場的一大亮點。

興業證券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2024年以來全球銀行板塊漲幅高達52%。

具體而言,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的銀行板塊指數分別大幅上漲49%、65%、53%和59%,中國香港銀行指數更是驚人地實現了88%的漲幅。

(本文內容均爲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上述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均已逼近或超過2010年以來的新高,且與大盤指數相比均跑出超額收益。

以美國爲例,追蹤美股銀行板塊走勢的KBW銀行指數2024年以來累計上漲45%,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31%。

A股市場,銀行股也成爲最硬板塊之一,大幅跑贏市場。2024年以來,銀行指數累計上漲57%,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18%。

衆所周知,科技股在AI浪潮下出現全球共振,銀行作爲傳統行業爲何也出現歷史性同頻?

近些年全球貨幣寬鬆背景下——錢多資產少,使得銀行這個蓄水池變得“值錢”是一大誘因。

此外,全球宏觀環境的共性變化更是這一現象背後的重要推手。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認爲,隨着全球經濟步入低增長時代,政策與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加劇,銀行作爲盈利穩定、分紅可持續的“確定性資產”獲得價值重估。

2

知名投資人又清倉美股了。。

8月1日,傳奇投資人吉姆·羅傑斯在一場峯會上表示,其目前已清空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股票,當下只持有兩個地方的股票,中國是其中之一。

據公開報道,此前羅傑斯曾表示已經賣出美股,最近這位知名投資人又再次強調,目前已經清空所有美國股票。

羅傑斯表示,自2009年以來美股走了多年長牛,但這種繁榮非同尋常,下一次美國經濟危機將是他有生以來最嚴重的。

他認爲美國的債務問題令人擔憂,人們曾經以爲英國霸主地位永遠不會改變,所以認爲其債務問題不足爲懼,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羅傑斯透露,目前其持有黃金和白銀,還有中國股票。

他指出,歷史上黃金和白銀一直是經濟危機時的避風港,而黃金價格飆升過快目前沒有繼續購買黃金,他在購買低估的白銀。他進一步表示,如果黃金價格下跌則會買入更多黃金。

在中國的股票配置上,羅傑斯稱其持有中國多個行業的股票,尤其看好旅遊業前景。

他認爲,中國所有行業都具備潛力,尤其是旅遊業,歷史上中國人很少旅遊,如今中國人可以出境旅遊,外國人也希望瞭解中國,旅遊業、酒店業擁有良好前景。

對於中國的發展,羅傑斯表示十分驚歎,他說現在的中國跟1984年第一次來的時候全然不同,預測中國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國家,現在在很多領域其實已經如此,人們應該確保後代們會說普通話,以便爲未來的世界做準備。

公開資料顯示,1971年,羅傑斯與索羅斯一起組建了美國華爾街最成功的投資基金“量子基金”:索羅斯專注交易,羅傑斯負責收集信息和分析,兩人配合默契,“量子基金”連續10年的年均收益率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羅傑斯在去年12月接受採訪時就透露,由於對美國經濟的擔心,他已經出售所有的美股,買入了一定倉位的黃金和白銀。

3

高盛:中國股市還有10%-15%的增長空間

A股港股在前期持續上漲後,近幾個交易日出現連續調整。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表示,當前股市的估值已不再低廉,指數在連續刷新年內新高後,出現回調在所難免,但隨着企業盈利的改善,在未來12個月,中國股市還會有10%-15%的增長空間。

國泰海通策略表示,4月7日至今,上證指數漲近600點;恒生指數爲全球最好表現之一;儘管如此,市場分歧依舊很大;客觀上過去多年,經濟轉型陣痛與無風險收益偏高,阻礙股市表現與入市意願,是攔在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發展的熊;也應看到中國轉型步伐加快,創新持續湧現;圍繞提高投資者回報,資本市場改革縱深提速,“轉型牛”得以確立;展望後市股指還有新高,歇腳調整應逆向提高中國倉位。

中信建投預計A股市場將階段性震盪整固,其研報稱,上週A股出現調整,是連漲之後市場止盈壓力和預期變化的共振:

1.重要局會議PMI數據,導致市場對增量政策和順週期的預期降溫;

2.美聯儲表態和非農數據波動,導致市場對降息節奏不確定性的預期升溫;

3.美國與盟友達成經貿協議,導致市場對中美關係改善的預期降溫。

中信建投認爲,全球貨幣寬鬆和A股資金面充裕的環境不變,投資者的牛市預期不變,新賽道的結構性景氣不變。該機構表示,當前市場情緒從亢奮狀態有所降溫,預計將階段性震盪整固,也有利於A股慢牛行情行穩致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