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truck銷量不佳,電動皮卡路在何方

Ofweek維科網
08-04

當前,無論是在酷愛皮卡的美國,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已經大行其道的中國,新能源皮卡恐怕都只能算作是“小衆產品”,但隨着技術成熟和政策優化,或許能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終於全身心迴歸特斯拉的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即將面對許多難題,其中之一便是Cybertruck的銷量不濟。日前,有外媒報道稱,由於大量未售出的Cybertruck積壓,底特律一家購物中心的停車場被特斯拉用作了臨時存放地,這一行爲已經違反了當地的城市法規。公開數據顯示,自2023年底開始生產和交付以來,Cybertruck的市場表現並不理想,全球累計交付量不超過5萬輛,與特斯拉官宣的“超100萬預定量”相差甚遠。儘管在全球範圍內,皮卡市場的空間巨大,但如果把範圍縮窄到新能源領域,無論是在酷愛皮卡的美國,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已經大行其道的中國,當前新能源皮卡恐怕都只能算作是“小衆產品”,亟待找到突破口。

皮卡愛好者也不買賬

按照特斯拉的計劃,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超級工廠每年將生產25萬輛電動皮卡,還曾期望產能提升至每年50萬輛。然而,根據測算,Cybertruck 2024年的實際交付量可能在3.5萬-5萬輛之間,與馬斯克在2023年預測的“18個月內成爲重要現金流貢獻者”的目標相去甚遠。

爲解決Cybertruck目前面臨的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庫存積壓、產能過剩等問題,特斯拉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今年1月,特斯拉美國官網顯示,購買全新Cybertruck可獲得高達1600美元的折扣,此外還提供少量行駛里程僅數百英里的Cybertruck展車,折扣幅度達到2600美元。與此同時,在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還對奧斯汀超級工廠的生產線進行了調整,將部分Cybertruck團隊員工重新分配至Model Y生產線。這一調整充分反映出特斯拉對Cybertruck市場表現的擔憂。

關於Cybertruck銷量不及預期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爲,一方面,其獨特的“賽博朋克”風格雖然吸引了部分追求個性的消費者,但在大衆市場的接受度上存在一定侷限。另一方面,Cybertruck的高定價和多次召回事件使其性價比受到質疑。此外,特斯拉在市場推廣方面未能持續挖掘需求,也未能有效拓展多元用戶羣體。

不過,Cybertruck在美國市場表現不佳,更根本的原因可能並不在於產品和企業本身。因爲即便是這款被媒體稱爲“銷量低迷”的產品,仍然在2024年美國電動汽車的銷量排行榜上排名第五,而且超過了福特旗下的電動皮卡——福特F-150 Lightning,成爲了美國當年銷量最高的電動皮卡。基於此,馬斯克之所以會嚴重高估Cybertruck的市場銷量,很可能是錯誤預判了皮卡國度的消費者對電動皮卡的接受程度,換言之,美國消費者更喜歡傳統動力的皮卡,對電動汽車並不“感冒”。

據統計,2024年美國輕型車市場同比增長2.2%,達到了1590萬輛,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高年度銷量,但銷量增長的主力卻來自於混動車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僅爲130萬輛,市場份額爲8.2%。美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也提出了相似的結論:美國司機對電動車的興趣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下滑。調查顯示,僅有1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可能”或“非常有可能”購買純電動車,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低比例。與此同時,高達63%的人表示“不太可能”或“完全不可能”考慮購買。這與2022年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電動車感興趣,持反對意見的爲51%。

在中國同樣屬於“小衆市場”

遺憾的是,對於電動皮卡而言,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車正高歌猛進的中國,當下也難以實現大的作爲,最主要的原因是皮卡在中國市場尚屬小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皮卡全年銷量爲54.8萬輛。其中,長城汽車以17.7萬輛銷量位居第一,市佔率達34.32%。隨後是江淮(6.27萬輛)、江鈴(5.89萬輛)、長安(5.2萬輛)和上汽大通(4.95萬輛),前五名品牌合計市佔率近80%。但這樣的規模,在中國汽車的總銷量中所佔的份額尚不足2%。

行業專家認爲,中國皮卡市場在路權政策更大範圍鬆綁、皮卡下鄉、新能源技術革新與消費升級的多重驅動下,需求場景呈現分化,由乘用化、工具化、越野化與專業化四大需求場景共同構成。但因受工程與個體用戶需求收縮、購車優惠政策相對其他細分市場較少等因素影響,總體銷量出現了下滑。

“從市場容量來看,皮卡市場只能說是‘小步慢跑’,並沒有實現突破性進展。在整個汽車市場中,皮卡依然是那個‘小衆’的多用途貨車,扮演着‘補位’的角色。”分析認爲,對比2023年,1-12月狹義皮卡累計銷量爲27.41萬輛,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6.04%。2024年的市場寒冬是近14年的最低谷,上一次皮卡銷量在20萬輛區間,還要追溯到2009年。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缺乏政策扶持,高端皮卡市場被乘用車“擠壓”得喘不過氣;二是新能源小卡、封閉廂式貨車等替代車型的崛起,分流了部分低端市場的需求。

作爲國內本就不寬的皮卡賽道里的細分市場,新能源皮卡的市場容量就更小了。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皮卡市場的新能源化率尚不足5%。根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2024年國內新能源皮卡銷量爲1.3萬輛,同比增長59%;2025年4月,國內新能源皮卡銷量2000輛,同比增長127%;1-4月,國內新能源皮卡銷量9000輛。

表面看來,無論是在不喜歡電動車的美國,還是在皮卡尚未形成消費大潮的中國市場,純電皮卡都找不到出路。但儘管當下市場規模很小,業界卻普遍認爲,中國的新能源皮卡增長潛力巨大,前景值得期待。

電動化、智能化有望成爲“風口”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皮卡分會副祕書長谷國全表示,國內新能源皮卡市場份額近年來處在持續提升的階段。2024年,國內皮卡整體下滑,但新能源皮卡的市佔率和銷量都在同步提升,且國內新能源皮卡主要的銷售區域是沿海地區、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和麪積大省,特別是海南的新能源皮卡保有量已經超過了燃油產品。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看來,皮卡的多用途屬性對於我國工農生產和旅遊等場景都比較契合,在中國應當能獲得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而在電動化浪潮下,皮卡設計將變得更加智能化、更符合消費者需求。電動皮卡有望成爲獨立的第三空間,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業內人士認爲,新能源皮卡是2024年皮卡市場的“小確幸”。雖然新能源狹義皮卡總銷量僅爲1.12萬輛,但同比增長高達73.25%。這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環保和經濟性的追求,也顯示出市場對低價新能源皮卡的巨大需求。該人士表示,目前12萬元以內的新能源皮卡市場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僅有個別車型“孤軍奮戰”,未來這一細分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業內人士預計,隨着技術的進步,皮卡行業將加速電動皮卡產品的投放,開發新平臺、打造長續航、更偏乘用化的承載式車身。同時,行業將更加註重品質認證和綜合性能的提升,如車身質量、綜合能耗和動力指標等。

應當注意的是,除了純電皮卡,不少人更看好混動車型。吉利雷達CEO凌世權提出,油電混動的驅動方式,可以爲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使用場景,並且具備諸多自帶優勢,能夠滿足用戶“既要又要”的需求,當燃油車還在糾結“省油”時,插混皮卡已開始定義“省心”。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餘卓平抱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爲,現階段“複合電源”纔是汽車全面電動化的關鍵,而油電覆合的插電混動,是當下車企主推的路線。在他看來,利用更小排量,更低成本增程器的增程式動力,在成本性價比與使用體驗方面纔是最優解決方案。

此外,憑藉着在乘用車領域取得的智能技術成果,皮卡也正在通過搭載更多智能科技來實現出行場景的突破,以此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例如吉利雷達提供了從露營、垂釣到移動咖啡廳,再到行政執法、港口巡檢等多種定製化解決方案,將皮卡從“工具車”變爲多場景適配的智能夥伴,其車載物聯網系統還可連接無人機、戶外設備,滿足年輕用戶對戶外生活的需求。長安皮卡也試圖以“數智進化新皮卡”的戰略定位,來重塑皮卡品類的價值,讓皮卡從傳統的工具屬性,逐步向生活方式載體進化。

仍受政策制約、基礎設施亟待完善

儘管市場前景樂觀,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皮卡目前在國內仍面臨政策的限制。據瞭解,傳統皮卡被歸類爲輕型貨車,受到15年強制報廢和一年一檢等規定製約,而新能源皮卡則在安全標準和路權管理方面缺乏專門的政策支持。近些年,很多城市逐步解除了對皮卡進城的限制,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依然對皮卡進城管理非常嚴格,皮卡不但不能隨意進入五環路以內行駛,甚至在五環路以外的很多區域也受到限制,新能源皮卡也不例外。對此,凌世權呼籲:“新能源皮卡的操控性能與乘用車無異,政策應重新定義其屬性,以推動市場的良性發展。”

另一方面,皮卡用戶更多會在偏遠地區作業,而充電樁分佈主要集中在城市,野外補能困難。混動車型雖緩解續航焦慮,但充電效率和技術成熟度仍需進一步提升。有業內人士直言,混動和增程式技術雖然可以緩解續航焦慮,但研發成本高昂,且需開發專門適配皮卡的技術。例如皮卡底盤需兼顧承載與越野性能,直接移植乘用車技術並不合適。此外,該人士提出,皮卡兼具商用與乘用屬性,常被用於高負荷作業、越野、長途運輸等複雜場景,對動力系統的扭矩、續航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因此新能源皮卡需針對商用車特性開發專用技術(如高承載電動車橋、大容量電池等),國內企業還應在大容量電池量產、高效電驅動系統研發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機遇與挑戰並存。或許有一天,隨着技術成熟和政策優化,新能源皮卡在國內能夠順利撕掉“小衆”的標籤,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注:本文首發於《汽車縱橫》雜誌2025年7月刊“熱點追蹤”欄目,敬請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汽車縱橫

排版:汽車縱橫

原文標題 : Cybertruck銷量不佳,電動皮卡路在何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