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Coinbase(COIN.US)召開了FY25Q2財報電話會。Coinbase提到,公司對衍生品業務路線圖滿懷期待。過去兩週,公司向美國零售用戶推出了境內首款永續合約產品。衍生品交易佔加密貨幣市場的 75%,其中超 90% 在海外進行。目前該業務處於初期,但交易量已實現周環比翻倍,勢頭良好。公司短期聚焦於提升流動性、未平倉合約量和交易量以搶佔市場份額,暫不關注盈利,未來幾個季度會進一步說明其對收入的貢獻。
永續期貨此前是海外加密交易的主要品類,此次落地美國耗費了大量技術、監管和政策層面的努力,這正是公司擅長的——整合技術與政策能力推動業務落地,目前已初見成效:二季度衍生品交易量超 1 萬億美元,未平倉合約量創 10 億美元歷史新高,進展顯著。
Coinbase指出,公司並不與 Visa、萬事達卡競爭,反而在實體卡業務上多有合作。但去中心化協議與之形成競爭,開放標準更高效公平,類似互聯網的發展邏輯,能降低成本、推動信息傳播民主化,減少守門人,這是即將到來的巨大變革,Visa 和萬事達卡也在積極涉足穩定幣和加密貨幣領域。
公司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服務有消費需求且期待更好獎勵的加密貨幣持有者;另一方面滿足希望降低手續費的商戶和企業。比如與 Shopify 的合作中,商家節省了手續費,並向使用 USDC 消費的客戶提供 1% 現金返還,提升了市場效率。Coinbase 既爲其他機構搭建基礎設施,也開發自有產品。穩定幣可能取代部分現有網絡,但相關公司可通過節點盈利,若擁抱數字資產未來,會有充足發展空間。
Q&A
Q:Coinbase 計劃如何推出代幣化證券,並在需求增長時爭奪市場份額?與傳統金融和代幣化證券相比,Coinbase 如何確保風險管理?股票代幣化或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有時間線嗎?
A:我們對代幣化證券滿懷期待,其意義類似推出數字美元 —— 就像銀行賬戶裏的美元可 1:1 鑄造成代幣一樣。加密貨幣有望革新證券領域的金融體系,雖具體發展尚不明朗,但圍繞證券的全球化分銷存在諸多機遇,比如全球許多難以開設經紀賬戶的地區對美國資產需求旺盛,且代幣化證券領域可能出現永續期貨等新型市場,還能實現實時結算、24 小時交易、碎股交易,甚至鏈上新穎的投票和治理形式,最終資產上鍊將釋放巨大價值。
實現這一目標需多步驟推進,可能需與傳統經紀商合作,底層資產託管方式很關鍵,而風險管理(針對保證金交易等需求)是我們的強項。這取決於能否招募到科技和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建系統,而 Coinbase 過去 12 年擅長打造最可信、合規且易用的產品,用戶無需瞭解底層區塊鏈技術,只需能交易資產即可,這也是我們的方向。
Q:Base 應用在營收和使用量上的預期增長如何?爲推動大衆廣泛採用 Base 上的區塊鏈身份,以與 TikTok、Meta 等主流科技公司競爭,正在採取哪些措施?
A:我對 Base 滿懷期待。它是我們在加密貨幣實用性前沿的嘗試,整合了過去 10 年行業共建的多項技術,如基於 ENS 的去中心化身份、USDC 穩定幣、可擴展區塊鏈、去中心化協議等,是一款處於測試階段的超級應用,目前已有 70 萬人排隊等待,需求旺盛。
最令人興奮的是,內容創作者(無論創作播客、藝術品、視頻還是文字)能直接從受衆處獲利,這改變了互聯網傳統廣告驅動模式,因互聯網有了原生貨幣層。我們的目標是讓 10 億人上鍊,Base 這類自託管錢包及相關新應用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不過任重道遠。
基於區塊鏈的身份(如 Base 名稱)由用戶免費獲取並掌控,相關數據不由大科技公司控制,這種新模式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和創作者。
Q: Coinbase 與 PNC 銀行合作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未來有與其他銀行合作的計劃嗎?
A:我們的目標是拓展市場。許多公司進入加密領域,但不願自行搭建複雜的私鑰存儲、區塊鏈整合、鏈上交易支付等設施,因此選擇與經驗豐富的 Coinbase 合作。
我們很早就將內部服務對外開放,作爲 “加密即服務”(CAS)提供給第三方,類似亞馬遜 AWS。目前約 240 家機構使用我們的服務渠道,近期剛宣佈與 PNC 銀行合作,同時也在推進與摩根大通、eToro、Revolut、Webull 等的合作,後續還有更多。
預計多數財富 500 強企業終將整合加密業務,就像使用互聯網一樣。有意向的企業可搜索 “Coinbase Crypto as a Service” 瞭解合作。
Q:穩定幣及支付體系的目標客戶是誰?如何在市場中形成差異化優勢?是否計劃顛覆西聯匯款、Visa 或銀行?如何看待我們的產品體系與市場上其他支付產品的競爭?
A:支付領域龐大,涵蓋商戶、電商、點對點支付等。我們首先聚焦 B2B 支付,尤其是跨境領域,其市場機遇約 40 萬億美元,B2B 佔 75%。穩定幣在此已獲一定應用,年交易量從兩年前的近乎零增長至約 1000 億美元,增速迅猛。
我們依託全棧支付方案推向市場:
有最受歡迎的二層解決方案 BASE,可實現全球範圍內每秒不到 1 筆、費用不到 1 美分的高效支付;
與 Circle 合作的 USDC 是最受信任的受監管美元穩定幣;
還有爲企業和開發者打造的支付 API,以及能滿足消費者用加密貨幣消費的應用和實體卡。
我們是全球少數擁有這類全棧方案的公司,正推動支付變革。
已有不少企業諮詢合作,我們已宣佈與 Shopify 等的合作,後續還會有更多。這是我們當前重點關注且增長潛力巨大的領域。
Q:Coinbase 長期來看在支付領域定位如何?本季度與 Shopify 和 Commerce 的兩大合作公告背後,是計劃打造一個向所有人開放、可替代 Visa 和 MasterCard 的網絡,還是爲 Coinbase 客戶(如通過 Coinbase 信用卡)創造用例?兩者兼具是否合理,最終重點在哪?支付業務的盈利點是交易手續費、來自 Circle 的 USDC 支付收入,還是 Coinbase 有望同時獲取這兩部分收入?
A:Coinbase 並不與 Visa、萬事達卡競爭,反而在實體卡業務上多有合作。但去中心化協議與之形成競爭,開放標準更高效公平,類似互聯網的發展邏輯,能降低成本、推動信息傳播民主化,減少守門人,這是即將到來的巨大變革,Visa 和萬事達卡也在積極涉足穩定幣和加密貨幣領域。
我們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服務有消費需求且期待更好獎勵的加密貨幣持有者;另一方面滿足希望降低手續費的商戶和企業。比如與 Shopify 的合作中,商家節省了手續費,並向使用 USDC 消費的客戶提供 1% 現金返還,提升了市場效率。Coinbase 既爲其他機構搭建基礎設施,也開發自有產品。
穩定幣可能取代部分現有網絡,但相關公司可通過節點盈利,若擁抱數字資產未來,會有充足發展空間。
Q:“加密項目”(Project Crypto)框架下的潛在許可證包含哪些內容?美國證監會(SEC)爲何要在美國推動超級應用(Super app)的發展?爲何認爲 Base 應用有能力實現這種超級應用的構想?
A:阿特金斯主席的演講意義重大,當前 SEC 及整個美國聯邦政府的環境已發生不久前難以想象的變化,建議大家研讀演講。
單一許可對包括 Coinbase 在內的許多公司好處明顯:一是能降低多許可帶來的合規與運營成本,尤其是監管檢查和監督方面;二是 SEC 承諾通過正式規則制定等官方行動跟進落實,總統工作組最新報告中的承諾與願景也將推進。
因此,無論從許可本身的益處,還是主席講話的語氣基調,我們都有充分理由樂觀。隨着 SEC 通過 “加密項目” 和 “加密任務組” 推進工作,特朗普總統和阿特金斯主席的願景將持續落實。
Q:對於當前可交易資產及未來可能因代幣化而具備流動性的新型資產,其潛在市場規模如何?Coinbase 是否會同時作爲流動性樞紐、經紀商參與這些資產的交易,是否會助力產品發行方進行資產代幣化?Coinbase 計劃參與哪些領域的營收(如託管、借貸等)?代幣化股票業務有望何時上線運營?
A:一是把握經紀前端關係,覆蓋各類客戶(零售、高級交易者、機構、第三方接口用戶等);同時運營中心化交易所,也投資去中心化交易所,客戶無需關心交易平臺,只需訂單被路由至最優處。
此外,衆多公司聯繫我們尋求幫助,涉及首次發行、融資(如投資基金、房地產項目、初創公司、電影製作等)。在與 SEC 加密工作組合作及當前寬鬆監管環境下,我們有望以更高效的加密原生方式協助客戶融資,相關領域都在研究中。
時間線上,我們正全力推進,希望以正確、可信的方式開展,目前尚無機構推出代幣化證券,做好此事需大量工作,但這是我們的專長。未來幾個季度會及時更新進展。
Q:除了零售和機構在 Coinbase 平臺持有 USDC 外,其潛在增長空間還在哪裏?是否會推動銀行、數字銀行、匯款公司整合 USDC?這些整合是否會被計入 Coinbase 平臺上的 USDC 相關業務?
A:我們通過平臺內 USDC 餘額及生態中 USDC 流通獲利,致股東信中已說明收入構成及我們在 USDC 收益中的份額。
吸納銀行、數字銀行、匯款公司等更多合作伙伴,旨在提升 USDC 採用率、增強互操作性、推動網絡效應,我們與 Circle 均有此動力。部分餘額留在平臺可直接獲利,而 USDC 總量增加帶來的平臺外流通,我們也能分得 50% 收入。我們爲合作公司提供獎勵計劃,通過分享收益吸引更多夥伴。
穩定幣具有網絡效應,支付領域尤其如此——收發雙方使用同一種穩定幣及底層支付渠道效果更佳。雖理論上可像外匯般即時兌換,但實際操作複雜且有手續費,因此穩定幣領域會更多整合。USDC 是最大的受監管美元穩定幣,多數穩定幣以美元背書,且與夥伴共享收益,故有望贏得網絡效應。
Q:支付業務的盈利模式具體是怎樣的?僅依賴穩定幣的推廣,還是包含 Base 等平臺的交易手續費?是否有訂閱費等其他收費方式?
A:支付業務盈利方式包括:一是助力穩定幣業務,通過平臺內 USDC 餘額獲利;二是直接盈利,比如以遠低於現有水平的費率爲企業提供支付服務,仍能形成良好商業模式;三是 Base 上的交易收序列費,未來 Base 去中心化後,運行其驗證節點的合作伙伴也能獲得該費用。
支付業務盈利模式不難實現,關鍵在於支付成本有望降低一個甚至兩個數量級,經濟活動中的支付摩擦成本也會大幅減少。
Q:與 PNC、摩根大通等主要銀行的合作在經濟收益和收入生成方面如何考量?哪一方最終掌控用戶體驗、Coinbase 服務的範圍及可及性?此類服務在時間安排上有何看法?
A:關於用戶體驗,主動權在 PNC、摩根大通等合作銀行手中。我們提供的是完全白標化的基礎設施服務,類似 AWS 的雲服務模式,不會植入 Coinbase 品牌,他們將完全掌控用戶體驗(我們僅掌控自身平臺的用戶體驗)。
這些合作是令人興奮的機會,未來有望拓展更多業務。我們的 “加密即服務” 是一站式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可像從自助餐選樂高積木一樣,按需選用服務(如先做全球 payouts,後續再添加託管、錢包、USDC 餘額收益、其他加密貨幣持有等功能)。
盈利主要通過現有產品實現,隨着整合落地,機構業務交易量、託管資產規模可能增長,利潤表中不會有獨立項目體現,而是反映在現有項目的增長上。
Q:穩定幣的計息機制是怎樣的?《Genius 法案》不允許計息,但獎勵似乎被允許,如何看待穩定幣收益的發展演變?預計用戶會更傾向於代幣化貨幣基金這類產品而非穩定幣,還是會在兩者間切換?
A:我們爲平臺上使用 USDC 的用戶提供獎勵計劃,這與用戶給平臺帶來的價值相關,能促進用戶更多交易和使用其他產品服務,類似營銷或忠誠度計劃。
若穩定幣與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存款賬戶實用性相當,用戶更看重實用性和網絡效應,即被廣泛接受的程度。因此我們專注推動 USDC 的採用、增強網絡效應、吸納更多合作伙伴,提升其實用性。
《Genius 法案》禁止穩定幣發行方支付利息和收益,而我們並非發行方,且支付的是獎勵。我們計劃繼續提供有競爭力的獎勵,這是差異化產品,也是用戶選擇在 Coinbase 存儲資金的重要原因。
Q:在平臺上添加去中心化交易所,背後的經濟考量是什麼?如何通過添加去中心化交易所實現盈利?添加這些關聯服務,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自身零售交易平臺的交易量?
A:我們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盈利的方式,與中心化交易所類似:經紀業務層收取交易手續費,費率相近甚至有時略高,訂單會路由至去中心化交易所。
我們對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投資(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屬任何公司所有,我們也無意全資擁有)。若去中心化交易所運行在 Base 上,我們還可能獲得 Sequencer Fee,但主要盈利來源仍是經紀業務層。
Q:你們在美國推出了最廣泛的受 CFTC 監管的加密永續合約,初期進展如何?預計該業務何時能成爲重要的收入來源?
A:我們對衍生品業務路線圖滿懷期待。過去兩週,我們向美國零售用戶推出了境內首款永續合約產品。
衍生品交易佔加密貨幣市場的 75%,其中超 90% 在海外進行。目前該業務處於初期,但交易量已實現周環比翻倍,勢頭良好。我們短期聚焦於提升流動性、未平倉合約量和交易量以搶佔市場份額,暫不關注盈利,未來幾個季度會進一步說明其對收入的貢獻。
永續期貨此前是海外加密交易的主要品類,此次落地美國耗費了大量技術、監管和政策層面的努力,這正是我們擅長的——整合技術與政策能力推動業務落地,目前已初見成效:二季度衍生品交易量超 1 萬億美元,未平倉合約量創 10 億美元歷史新高,進展顯著。
Q 鑑於本季度的數據泄露事件,Coinbase 如今對客戶服務策略有何考量?Coinbase 的相關努力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提升用戶滿意度?
A:關於數據泄露事件的教訓,我們認識到,隨着黑客攻擊愈發複雜,必須妥善掌控業務流程外包(BPO)策略,因此計劃將諸多業務環節收回內部處理。我們正專注於推進自動化與 AI 轉型,同時維持客戶滿意度(CSAT)評分,社交和聊天客服領域有較大改進空間,目前響應時間表現不錯,但用戶諮詢複雜,自動化服務仍處初級階段,需確保能帶來良好用戶體驗。從此次事件中,我們還意識到要建立質量管控機制,防止客服人員再被黑客利用。
我們在加強系統防護,大力投資平臺以提升客戶數據和資產安全性。此外,我們剛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開設辦事處,擴大在岸客戶支持設施,並懸賞 2500 萬美元徵集線索以抓捕威脅製造者,希望與執法部門合作能有成效,並對未來類似事件形成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