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比肩酷睿i3 俄羅斯自研CPU復活:不再被臺積電卡脖子

快科技
08/02

快科技8月1日消息,前幾年俄羅斯廠商自研的CPU處理器被臺積電卡脖子,停止了生產,但是現在神奇復活了,今年會恢復出貨,而且性能可以比肩酷睿i3系列。

作爲IT科技的核心技術之一,CPU處理器是大國競爭繞不過去的領域,俄羅斯近年來也加大了自研CPU的力度,其中就有Baikal Electronics(貝加爾電子)開發的Baikal系列處理器,然而2022年春季突然遭遇臺積電斷供,導致CPU無法供應,臺積電最後只給出貨了大約1.7萬顆處理器。

斷供危機之後許久沒有聽到Baikal貝加爾處理器的消息,23年該公司還一度破產,好在還是挺過來了,還在不斷發展。

日前該公司高管宣佈將重新出貨貝加爾系列處理器,特別是Baikal-M和Baikal-L兩款新型號。

根據之前的消息,Baikal-M系列主要面向PC筆記本和桌面應用,28nm工藝,八個A57 GPU核心,主頻1.5GHz,三級緩存8MB,八個Mali-T628 GPU,功耗35W。

該公司提到Baikal-M系列的性能可以比肩Intel的酷睿i3系列,不過是對標的2017年的七代酷睿i3系列,跟當前的主流酷睿性能就沒啥可比性了,畢竟A57架構的性能上限早就落伍了。

Baikal-L系列的性能會更高,目前還在開發中,詳細技術規格未知,此前該公司還提到過面向服務器領域的Baikal-S系列,最多48個A57核心,主頻2.5GHz,六個72-bit DDR4內存通道,製程工藝16nm。

除了性能之外,Baikal系列處理器目前最受關注的當屬在哪裏生產製造的,貝加爾電子公司沒有透露具體信息,臺積電等知名芯片代工廠應該可以排除,儘管Baikal-M也只是28nm工藝,但俄羅斯國內也沒有全套的28nm生產線,具體代工廠成謎,該公司的目標也只是努力實現在國內封裝,技術難度比28nm生產會低很多。

換了新的生產商之後,Baikal系列處理器的成本會有提升,據悉僅僅是新工廠的轉換就花了10億盧布,不過好處就是未來的出貨供應更穩定了,每個季度大約能出貨數萬顆芯片,2026年底供應量將達到10萬顆,而此前該公司12年成立到22年斷供的十多年間也只出貨了8.5萬顆芯片而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