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達斯要“賣身”,“高端”的濾鏡破碎了…

市場資訊
08/02

  來源:鎂經

  曾風光無限雪糕“貴族”哈根達斯,爲何淪落到要“賣身”的地步?背後折射出的,是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種種挑戰。

  鎂=金+美,易燃元素,

  豐富程度地球第八、宇宙第九。

  我們美麗、絢爛,渴望惺惺相惜。

  草間彌生說過,要一起發光呵,

  否則,我們跟孤單的瓢蟲,有什麼差別?

  所以,我們組了一個社羣,

  聚焦新消費,關注美好,關注商業。

  入羣請加官方客服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本文由鎂經原創發佈

  ID:mgjing001

  作者:李想

  編輯:王大鎂

  雪糕“貴族”哈根達斯,已淪落到“賣身”的處境。

  6月中旬,據多家媒體爆料,美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GIS)正考慮出售其在中國市場的哈根達斯門店業務。

  據知情人士透露,通用磨坊已聘請顧問處理潛在出售事宜,交易估值或達數億美元。相關交易流程或於2025年啓動,但目前談判仍處早期階段,最終可能放棄出售。

  對此,通用磨坊中國僅以“不予置評”回應。

  傳聞背後,是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陷入發展困境的現實。

  曾經的高端冰淇淋“一哥”,如今卻淪爲待售資產,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它爲何會陷入如此窘境?

  雪糕“貴族”,跌下神壇

  哈根達斯(Häagen-Dazs)原爲美國冰淇淋品牌,1921年由魯本・馬特斯研製,並於1962年在美國紐約上市。

  1983年,該品牌被品斯樂公司收購,後隨品斯樂併入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簡稱:通用磨坊)旗下。

  作爲昔日的中國高端冰淇淋“一哥”、雪糕“貴族”,哈根達斯曾風光無限。

  1996年,哈根達斯在上海南京路開設首家專賣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正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消費升級起步階段,“洋品牌=高品質”的觀念深入人心。

  在國產冰淇淋均價僅1元左右的年代,哈根達斯以“奢侈品”姿態登場。其單球售價高達25元,相當於當時全國職工月均工資(517.5元)的近5%,是國產冰淇淋均價的數十倍。

  哈根達斯的門店裝修投入高昂,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採用勃艮第紅的品牌視覺搭配丹麥風情的設計,同時選用“北緯黃金緯度奶源”、“比利時巧克力”、“馬達加斯加香草”、“波蘭草莓”等進口原料,再加上“愛她,就帶她去哈根達斯”的經典廣告語,成功塑造了“冰淇淋界LV”的品牌形象。

  哈根達斯精準錨定外企白領及中等收入羣體,門店選址聚焦上海南京西路、古北高檔住宅區等黃金地段,使其門店本身成爲高端消費與社交的場所。獨特的“輕奢儀式感”成功將哈根達斯從普通冷飲範疇提升爲社交貨幣,從而奠定了其在高端冰淇淋市場的王者地位。

  哈根達斯曾經是高端與品質的代名詞,其門店遍佈各大城市的繁華商圈,儘管價格不菲,但憑藉其精緻的定位吸引了衆多消費者。

  憑藉這種精準的高端定位,哈根達斯母公司在中國市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通用磨坊財報顯示,2006年至2015年,哈根達斯在中國銷售額複合增長率達23%。2017年,中國市場貢獻了其全球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彼時,哈根達斯的冰淇淋月餅穩居中秋月餅鄙視鏈頂端,一盒近千元的售價讓黃牛倒賣月餅券都能賺得盆滿鉢滿,最火時單張月餅券差價可達168元。

  2021年9月,哈根達斯高管稱,“全世界總共有六七百家哈根達斯線下門店,僅中國市場就佔了400多家”。

  然而,當光環褪去後,現實格外殘酷。

  哈根達斯的沒落直觀地體現在門店數量的銳減上。社交媒體上,多地網友分享所在城市哈根達斯門店關閉的消息。北京國瑞店在2024年8月正式關閉,南昌百盛店、南京江寧萬達店等也在2024年下半年先後貼出結束營業的公告。

  據哈根達斯官方小程序數據,截至2025年6月12日,其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僅剩263家,較巔峯時期的400多家減少了三成以上。

  而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的頹勢已明顯拖累其母公司業績。在2025財年Q2財報會議上,通用磨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eff Harmening提到,哈根達斯在中國的店鋪客流量在第二季度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

  通用磨坊2025財年第三季度淨銷售額達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同比下降5%;淨利潤爲6.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38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國際市場第三季度淨銷售額同比下降3%,公司明確指出,中國與巴西市場收入下降是主因。

  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的困境,是其長期的戰略失誤與跟不上市場變化的結果。

  市場變了,高端濾鏡破碎了

  曾被外資品牌主導的高端冰淇淋市場,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調整。“性價比”意識的崛起以及消費選擇多元化,正衝擊着以往依靠稀缺性和品牌光環獲得溢價的模式。

  自2023年以來,“性價比”成爲貫穿多個消費品類的關鍵詞。在冰淇淋賽道,這一趨勢尤爲明顯。消費者對單支產品的心理價位不斷下探,數據顯示,主流可接受價格集中在2.5元至15元區間。

  例如蜜雪冰城(02097.HK),當初它憑藉2元/支的基礎款冰淇淋崛起,在下沉市場迅速紮根,並以每年新增5000至6000家門店的速度擴張,形成規模優勢。

  此外,茶飲品牌的跨界滲透也在重塑冰淇淋市場的邊界。甜啦啦、茶顏悅色、庫迪咖啡等品牌紛紛在門店增設冰淇淋業務,憑藉10元以內的定價和密集的門店網絡迅速切入冰淇淋市場。

  此外,另一股勢力也在悄然改寫冰淇淋市場競爭格局。

  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正以“現制+特色”路線切入,主打10元至20元價位段,滿足年輕消費者對“輕體驗”“微社交”的需求。例如,“波比艾斯”主打配華夫餅的組合形式,“羅曼林”推出新中式口味,“酷啵啵蛋仔”聚焦雞蛋仔冰淇淋。

  其中,成立於2010年的波比艾斯近四年每年淨增約36家門店,目前已突破900家,門店數量已遠超哈根達斯。

  與此同時,一個新品類——意式手工冰淇淋Gelato,正在興起。相較於傳統美式冰淇淋,Gelato強調現制、天然原料和低脂口感,逐步成爲城市中產與精緻主義者的新寵。數據顯示,該品類毛利率普遍超過70%,部分可突破80%,具備較強的盈利空間。

  Gelato的興起,迅速催生一批新興品牌,其中跑得最快的是成立於2011年的“野人先生”。該品牌已在國內已開出500多家門店,疊加平臺優惠,單球售價控制在23至35元之間,成功拉低了Gelato的價格門檻,並通過團購形成規模效應——過去半年內,其冰淇淋雙球團購券銷量已超76萬件,展現出超強的市場接受度。

  面對消費者理性化、品牌選擇多樣化的市場環境,昔日的高端冰淇淋品牌難以再用單一高定價維持市場地位,一些仍執着於“高端敘事”的品牌,近幾年逐漸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中。

  最典型的便是鍾薛高,2018年,它因一款售價高達66元的雪糕出圈,憑藉頂級原料、獨特外形設計以及高舉高打的營銷手段,一炮而紅。2021年,鍾薛高營收一度衝上10億元。之後,因爲產品價格過高、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鄭軼,被稱爲“雪糕刺客”,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已瀕臨倒閉。

  還有前兩年突然火起來的茅臺冰淇淋,雖然它背靠茅臺品牌,但由於受衆羣體比較窄,無法持續吸引消費者長期購買,多家線下門店已經關閉,茅臺官方也在收縮冰淇淋業務。

  種種跡象表明,高端雪糕已進入寒冬。而哈根達斯似乎並沒有提前做好過冬的準備。

  “慢半拍”的哈根達斯,有些“水土不服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哈根達斯自身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認知的快速演變,哈根達斯的反應明顯慢了。

  首先,哈根達斯在產品創新存在明顯不足,新品研發速度非常緩慢,總部審批都需要3~6個月。哈根達斯官方小程序顯示,其單品(包括單球)不足20款,侷限於巧克力、香草等傳統口味。

  相比之下,其主要競爭對手DQ在產品創新上表現活躍,擁有5大類共28個品種,還進行了本土化改良,推出抹茶口味、紅豆口味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品。其新品從研發到上市僅需不到一個月,2022年針對抖音平臺就推出26款特供單品。

  其次,哈根達斯的高價策略以及全球定價失衡,也被認爲是它在中國市場失利的重要原因。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哈根達斯在華門店客單價高達58.36元。75g的小紙杯要43塊錢,330g的大桶裝要108塊錢。

  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的定價要遠高於其他國家。例如在美國市場,一桶828ml的哈根達斯僅售5.99美元,小桶的只要1美元;在日本市場,21款哈根達斯冰淇淋的總價僅爲4478日元,摺合人民幣約296元,單價遠低於中國市場。

  隨着信息透明化,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瞭解到,哈根達斯在國外原來算不上高端品牌,這種“雙標”的定價策略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反感。

  哈根達斯在品牌營銷方面也存在僵化問題。哈根達斯長期將品牌與情侶約會場景深度綁定,使其消費場景和客羣覆蓋面過於狹窄,難以吸引單身人羣、家庭消費者其他消費羣體。雖然2023年哈根達斯將Slogan改爲“每天都要非凡”,嘗試拓展“悅己”與送禮場景,但轉型步伐緩慢。

  在社交媒體上,哈根達斯也未能融入年輕消費者的社交生態。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它缺乏有效的UGC傳播與話題製造能力,與蜜雪冰城的魔性音樂、表情包以及野人先生的造型打卡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的哈根達斯,在中國市場顯得有些“水土不服”的樣子,這也是外資品牌難以適應中國市場新消費趨勢、陷入本土化困境的縮影。

  哈根達斯的案例表明,在中國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持續創新和適應本土市場的發展趨勢,纔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靠品牌光環“躺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恆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