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40萬起推售灣區四百套房?有港人真來:連看增城東莞

南方都市報
08/02

  “總價最低40萬元起!”李嘉誠家族旗下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地產)近期集中向香港買家推售大灣區四個樓盤共400套房源,引發關注熱潮。

  其中,惠州瀧珀花園單價8000多元/m²,較2020年均價跌了超三成,成爲港客關注焦點;更有香港買家專程跨城至廣州增城、東莞探盤,尋找降價機會。

  有香港客專程殺到廣州增城及東莞看房

  李嘉誠家族旗下當前在廣州有兩個一手樓盤,分別是黃埔區的御湖名邸和增城區的逸翠莊園,當中後者隸屬於和記黃埔。不過,這兩個樓盤當前都只剩尾貨在售。

  “我們去年12月就賣完了,現在就只剩幾套尾貨在售”。逸翠莊園一名銷售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逸翠莊園開盤以來已經賣了1000多套,去年底推出建築面積120至140m²的小疊墅,總價在150萬至180萬元,總價的確是比此前低很多。在此前,項目賣的是建面200多m²的產品,總價在400萬至500萬之間。

  “整個市場都在降價,我們也有降價,但也跟產品有關”。知情人士介紹稱,項目去年底推出的是小疊墅,產品類型比以前的類獨棟產品力弱一些,但仍是一週內就賣完了。今年以來,項目就只剩前面幾期的幾套尾貨在售。

  銷售介紹,當前在售的幾套尾貨有建面126m²的下疊,毛坯總價大約228萬元;167m²的上疊(爲帶裝修的樣板房),總價420萬元;還有282m²的類獨棟,毛坯總價600多萬元。“價格對比高峯期肯定是降了,但也是正常的降價範圍,不會降價很厲害”。不過她表示,當前看中了還可以議價。

  該名銷售介紹,就在8月1日下午,一名香港客戶專程趕到項目打聽降價房源,發現沒有意想中的價格和理想房源後,又表示要去東莞海逸豪庭看房。

  而在黃埔區御湖名邸,該項目“自去年年底推貨後就一直沒有拿新證,一直停滯”。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坦承,作爲代理方,雙方合作的合同仍然生效中,但由於無貨可售,目前合作休眠了,“我也非常希望項目推出新貨,但御湖名邸能賣的都賣完了,目前也沒有派銷售駐場了”。

  黃韜表示,御湖名邸去年推售了十幾套尾貨,套均總價大約1000萬元,價格較高峯期打了約8折,此前單價3萬多元,去年底單價是2.6萬至3萬元,推出後很快就賣完。

  惠州東莞項目對比峯值期降價約三成

  和記黃埔方面人士表示,由於總部近期在香港有做投放,近期大灣區四個項目(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的香港客流的來電量和來訪量都有所提升。

  據瞭解,和記黃埔此次推出的項目包括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當中惠州瀧珀花園推售達到300套,總價40多萬起,因而成爲此次公衆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惠州瀧珀花園的洋房產品爲建面約51-105m²。在單價8000多元/m²下,總價也就40多萬元一套。逸翠莊園的銷售認爲,“當前惠州一手新房庫存大,單價8000多元也屬正常”。

  惠州房天下數據顯示,惠州瀧珀花園項目高層洋房在2020年至2023年間的一手單價介於1.2萬至1.3萬元,對比當前單價8000多元,相當於降價三成。

  東莞房天下數據顯示,東莞海逸豪庭當前在售高層建面約69-125m²戶型,參考均價約15500元/m²;疊加建面約126-179m²戶型,參考均價約21800元/m²,而2022年時高層的參考均價是23000元/m²,也降價不少。

  港人北上置業已有二三十年曆史

  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中國城市專家網研究院院長宋丁認爲,港人北上大灣區置業這一現象背後存在三個重要原因。

  首先,港人北上置業已有二三十年曆史,但過去多侷限於毗鄰香港的深港口岸及附近區域。 2019 年中央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大灣區整體交通日益便利,爲港人北上創造了良好條件,港人北上的難度減小、空間擴大,開始深入惠州、東莞、廣州、中山等大灣區腹地城市置業。

  其次,近兩年港人北上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城市消費形成規模化浪潮,他們在購物、餐飲、旅遊、就醫等方面邁出了北上生活消費的切實步子。港人從香港坐地鐵十幾二十分鐘就能到達深圳,一小時內就能到達大灣區周邊城市,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生活、工作都很方便,而國家爲港人北上就業、居住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政策條件,他們自然會考慮北上大灣區購房。

  第三,李嘉誠旗下公司在大灣區有不少住宅項目,港人對李嘉誠家族十分熟悉、放心且認同,認爲其開發的房子符合自身品位和各方面考量,價格又明顯低於香港。而且該公司辦理住房買賣的手續和方式更貼近港人的購房習慣,對港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宋丁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能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各城市的融合,推動整個大灣區的穩定發展,也促使香港進一步向北、向大灣區開放。

  港人內地買房:以前多爲投資,現在多爲養老

  香港中原(海外)營業董事許大衛指出,香港人在內地置業的屬性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用作投資,現在更多是用於退休自住,且購房節奏也放緩了”。

  許大衛表示,當前內地房地產勢頭比較穩定,且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就算沒有買房,但交通也越來越方便,加上香港生活成本高,內地生活成本低,所以很多人到內地消費,也考慮在內地置業了”。

  許大衛認爲,當前在內地置業的客戶多爲四五十歲。內地房價也從高位跌落,當中不乏也有抄底者。但在交通越來越方便之下,北上廣深的房價都有調整,因此購房範圍也不只侷限在大灣區。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