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迎定價調整大潮 分紅險僅下調25個基點優勢凸顯

南方都市報
昨天

近期,保險行業多項經營數據相繼披露,分紅險的發展態勢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7月25日保險行業迎來定價調整,分紅險產品優勢進一步凸顯。從市場表現看,今年上半年,人身險保費繼續維持高增長趨勢,6月增速超16%,分紅險貢獻不可忽視。截至7月28日,年內推出的在售分紅險產品佔2024年總量的84.77%。

有業內專家認爲,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等因素作用下,保險業或將進入分紅險時代,頭部險企優勢明顯,中小險企需差異化競爭,行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定價調整凸顯分紅險優勢

7月25日,保險行業迎來定價調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佈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1.99%,觸發動態調整機制。隨後,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等發佈公告,8月末停售舊產品,新備案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非對稱下調,傳統險、分紅險、萬能險產品預定利率分別下調至2.0%、1.75%、1.0%,其中傳統險、萬能險下調50個基點,分紅險下調25個基點。業內專家認爲,這種非對稱下調利率的方式,進一步強化了分紅險的相對優勢。

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朱儁生教授認爲,此次非對稱下調本質上傳遞出監管引導行業“向長期、向保障、向可持續”轉型的明確信號。相比傳統險、萬能險統一下調50個基點,分紅險僅下調25個基點,既體現了監管對其“保障+收益共享”機制的認可,也爲其釋放了相對競爭優勢。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一方面,由於分紅險下調幅度更小,同等保費下,其保障額度下降更溫和,相較傳統險更能保住保障槓桿,令客戶在“新利率週期”中重新評估其性價比;另一方面,監管有意通過差異化利率調整,引導險企更多發行分紅型產品,分紅險也因此成爲承接傳統儲蓄險收縮、滿足客戶穩健回報預期的關鍵產品形態。

市場表現印證分紅險潛力

從市場反應來看,政策調整預期已在6月保費數據中有所體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約2.77萬億元,同比增長5.4%;而6月單月,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速高達16.3%。具體到各業務板塊,6月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大增21.05%,成爲拉動人身險保費增長的核心力量,意外險與健康險保費收入則呈同比下降態勢。

在此過程中,分紅險的貢獻不可忽視。有業內專家表示,受政策調整預期影響,保險公司在窗口期加大營銷力度,消費者也傾向於在利率下調前鎖定收益更高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分紅險的銷售。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儘管預定利率下調帶來短期壓力,但在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儲蓄型保險產品仍具備相對吸引力;加之個險渠道逐步復甦、銀保期繳業務發力,多重因素共同支撐了上半年人身險市場的增長態勢。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也印證了分紅險的市場熱度:截至7月28日,壽險公司年內已推出295款在售分紅險產品,約佔2024年分紅險產品總量的84.77%。

分紅險的增長也爲保險行業結構優化注入強勁動力。對此,朱儁生教授分析指出,分紅險的增長對保險行業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緩解利差損風險,分紅險將部分投資回報風險轉移給客戶,減輕了保險公司的負擔,在當前低利率、資本市場波動的環境下,具備更優的資產負債匹配優勢;提升產品柔韌性與可調性,分紅險的紅利分配機制允許保險公司結合實際投資收益靈活調整,增強了產品的可持續性;優化行業產品結構,分紅險更注重長期保障與穩健收益的結合,推動行業逐步迴歸保障本源,爲壽險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保險業或將進入分紅險時代

在低利率時代,分紅險或成爲推動儲蓄存款向保險產品轉移的重要力量。中信證券非銀金融聯席首席分析師童成墩預計:“自9月份起,保險公司將全面邁入分紅險時代,負債結構將迎來從傳統險向分紅險轉型的關鍵拐點。”童成墩同時提出,“此次預定利率下調預計是最後一次,頭部保險公司將通過擴表恢復健康的盈利能力。”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也表示,“分紅險的崛起,反映出在監管引導下行業正加速轉型。預定利率的非對稱下調強化了分紅險的相對優勢,加之低利率環境下居民更偏好浮動收益,預計未來3至5年,頭部險企的分紅險佔比或將超過60%。”

朱儁生教授則指出:“未來分紅險的發展,不僅是產品創新的競爭,更是投資能力的較量。這將成爲頭部險企擴大分紅險佔比、構建長期客戶關係的核心支撐。”

他進一步解釋稱:分紅險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長期投資能力,而頭部險企在這一維度具備明顯優勢。一方面,分紅險的紅利來源本質上依賴保險公司的投資運營能力,其長期分紅能否實現、能否穩定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保險公司在權益資產、另類投資、基礎設施、長久期債券等領域的資產配置能力與風控能力;另一方面,頭部險企普遍擁有更成熟的投研體系、更豐富的資產配置渠道和更完善的資產負債匹配機制,能夠實現穩健投資與風險對沖並重,這爲分紅險產品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長期回報預期,也更能贏得客戶的信任與黏性。

面對頭部險企在分紅險市場的競爭優勢,中小險企該如何尋找發展空間?朱儁生教授認爲,中小險企應避免直接“跟跑”,轉而聚焦差異化競爭:精準定位客戶羣體,針對特定人羣開發定製化產品,例如設計靈活交費、分紅週期短的分紅險,以滿足細分市場需求;提升紅利機制透明度,通過優化紅利分配的公開透明程度增強客戶信任,突出“穩健增值+彈性收益”的產品邏輯;科技與服務雙輪驅動:藉助第三方科技平臺實現輕量化升級,開發智能紅利預估工具、線上分紅查詢等功能以提升客戶體驗,同時通過高附加值服務建立產品差異壁壘。

此外,中小險企還可探索“分紅+增額終身壽”等複合產品形態,滿足高淨值市場的資產配置需求,在細分領域構建競爭優勢。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保險行業轉型的不斷深入,分紅險正成爲連接險企可持續發展與客戶長期保障需求的重要紐帶。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與行業變革的多重作用下,分紅險市場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行業結構也將隨之進一步優化升級。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管玉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