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蜀道豐田氫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成都完成工商註冊登記。這家由豐田汽車、蜀道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蜀道投資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企業,註冊資本達2.36億元,其中豐田持股50%,蜀道裝備持股45%,蜀道集團持股5%。
這是豐田繼與億華通合作成立華豐燃料電池公司後,在中國氫能市場的又一次重要佈局。隨着工廠廠房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加速建設,該項目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投產。
新合資公司落地,蜀道豐田各有所長
雖然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合資車企普遍表現不佳,但是豐田、現代等國際車企將目光瞄準在中國市場佈局氫能發展。蜀道豐田的成立被視爲豐體加碼中國市場的重要信號。
雙方早在四月份就簽署合作協議,運用TPS豐田生產方式打造本土化生產體系,在氫燃料電池相關生產、銷售及商業化應用方面展開深度合作,而新公司成立,也標誌着豐田在中國氫能佈局的戰略升級。
從股權結構看,豐田憑藉50%持股成爲最大股東,蜀道裝備持股45%,蜀道集團持股5%。根據協議,蜀道集團將其5%股權的表決權委託蜀道裝備行使,使合資公司納入蜀道裝備合併報表範圍。這樣的股權設計既保證了豐田的技術主導權,又發揮了蜀道集團在四川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資源優勢。
作爲四川最具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企業,蜀道集團在四川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佔據領先地位。蜀道裝備自2015年開始佈局,始終將技術研發和儲備放在首位,等待合適的時機推動產業化發展。所以豐田與蜀道裝備合作水到渠成。

在管理架構上,合資公司由豐田中國高級執行副總經理秋田隆擔任董事長,四川蜀道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鬍聖廈擔任總經理和法人。作爲蜀道裝備的掌舵人,作爲80後的胡聖廈,深諳四川氫能產業發展脈絡,將確保合資公司充分融入當地產業生態。
豐田與蜀道裝備合作,除了看重公司在氫能源方面的技術實力之外,還看重四川在氫能源方面的產業稟賦、物流優勢。合資公司選址成都青白江區,計劃建設氫燃料電池智能製造基地,預計總投資達10億元。該基地將實現氫燃料電池系統、電堆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
雙線佈局,豐田的氫能中國戰略“一盤棋”
豐田在華的氫能佈局並非單一押注。2021年6月,豐田已與“氫能第一股”億華通合資成立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雙方合資比例爲50%,就在去年雙方共同增資合營公司。此次與蜀道裝備合作,是豐田氫燃料電池領域第二次與中國企業深度合作,攜手進軍氫能市場。
爲何豐田要在中國組建兩家同類型公司?豐田方面並未正面進行回應,但是通過兩家公司經營策略和規劃,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從市場定位看,億華通合作側重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而蜀道項目瞄準的是西部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綠電資源。四川作爲中國最適宜發展氫能產業的地區之一,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和光伏規劃裝機容量,爲綠氫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從運營模式看,蜀道豐田將依託蜀道集團在四川高速公路網絡中的優勢地位,探索創新的“換氫”商業模式。豐田在去年進博會上首次展示的“換氫”模式,有望在成渝氫走廊率先落地。
技術路線上,豐田將最新的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系統引入合資公司。該系統耐久性提升至前代兩倍,可達100萬公里以上,具備“免維護”特性,特別適合高頻次使用的重卡場景。

與億華通合作不同,蜀道豐田將產品聚焦於三個關鍵領域:氫能重卡、低空經濟無人機和儲能系統。這一戰略定位精準對接了成渝地區的市場需求與政策導向。四川最新發布的《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5~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超4000輛。成渝氫走廊的建設爲氫能重卡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低空經濟作爲新興產業,爲氫能應用開闢了新空間。氫燃料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的優勢,特別適合無人機等對重量敏感的航空器。合資公司計劃將產品拓展至這一新興領域,搶佔市場先機。
在儲能方面,豐田與申能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車載鎳氫電池在儲能場景下的梯次利用。蜀道豐田的儲能業務將與此形成協同,構建多元化的氫能應用生態。
蜀道豐田的成立只是豐田中國氫能戰略的組成部分。豐田正從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到基礎設施,全方位構建氫能生態系統。可以確認,豐田已經走在中國市場氫能競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