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發佈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後,Arm(ARM.US)股價週四收跌超13%。但分析師認爲,該公司當前的高支出是爲了未來轉型爲更強大的企業。
財報顯示,截至6月的第一季度,Arm營收增長12%至10.5億美元,每股收益爲35美分,均符合分析師預期。其中,授權收入爲4.68億美元,同比下降1%,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56億美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爲5.85億美元,同比增長25%,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5.95億美元。展望未來,Q2營收預計爲10.1億至11.1億美元,分析師預期爲10.6億美元;剔除部分項目後每股收益預計爲29至37美分,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爲35美分。
Arm正不斷增加支出以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熱潮機遇。該公司首席執行官Rene Haas表示,Arm致力於研發能鞏固自身在AI領域地位的技術。他指出,短期來看,支出激增會影響利潤,但長期將推動公司更強勁地增長,“我們做出了加大投資的明確決定,正在加速研發投入”。
投行Needham的分析師Charles Shi、Ross Cole在週四致投資者的報告中表示:“隨着Arm似乎正在從傳統的IP業務模式向產品業務模式轉型,其成本結構似乎也在經歷重大變化。管理層預測運營支出將顯著增加,以支持‘新機遇’,這似乎意味着公司正進入芯片/小芯片(chiplet)領域。”
分析師補充稱:“雖然我們認爲,Arm從銷售處理器核心IP到銷售CSS(定製子系統)的轉型基本成功,這從高於市場的專利授權收入增長中可見一斑,但接下來的轉型將是一個更大的飛躍,可能也將帶來更高的代價。”
Needham重申對Arm的“持有”評級,並指出軟銀在Arm戰略中的角色似乎正在加大。分析師指出:“他們表示這筆交易與軟銀的AI願景以及Stargate項目有關,同時也暗示Arm可能將業務模式從銷售傳統IP轉向銷售小芯片甚至是完整芯片,正如Arm的發展‘方向’所暗示的那樣。”
摩根士丹利維持其“增持”評級和194美元的目標價,認爲預計Arm將在第二季度達到6.55億美元的運營支出“表明公司正在爲長期需求做準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ee Simpson帶領的團隊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正如我們此前所預測,公司正在大幅加大研發支出和招聘力度,我們認爲這是最明確的信號,表明Arm正在爲一系列新項目蓄力。”
Guggenheim的分析師也認同Arm的長期戰略,重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定爲187美元。分析師John DiFucci及其團隊表示:“在我們所覆蓋的公司中,我們繼續認爲Arm是人工智能的明確受益者之一,其他還包括甲骨文和微軟,這些公司將實現合理增長並最終帶來可觀利潤。我們認爲,儘管專利收入低於預期(但仍實現同比增長25%),以及利潤預期下調,但這次股價在盤後下跌反而是一個買入機會——畢竟這可能是一隻‘永遠不會便宜’的股票,如今可以在更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買入。”
KeyBanc也認爲短期每股收益(EPS)的下降反映出Arm正在爲更光明的未來加大投資。該行重申“增持”評級,並將目標價從175美元上調至190美元。KeyBanc分析師John Vinh與Ryan Rosumny在報告中表示:“隨着Arm承認正在考慮開發芯片,運營支出顯著上升,但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我們認爲,Arm開發完整解決方案雖屬複雜,但若能獲得10%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增量營收。”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