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8月4日消息,8月1日上午,美團、餓了麼、京東三大外賣平臺先後發佈聲明,宣佈抵制惡性補貼、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爲、規範促銷行爲,並承諾推動行業從“比補貼”轉向“比品質、比服務”,促進互利共贏。
當前節點,三家平臺同時集體發聲,值得關注。對此,有媒體走訪了業界相關專家。
中國廣告協會學術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稱,此次各家聲明反映出中國平臺經濟開始反思並試圖擺脫“內卷”,其成功與否將決定未來幾年的行業格局。
“反內卷”並非反對競爭,而是反對將競爭能量過度消耗在互相傾軋的低水平重複上。
從行業趨勢來看,他認爲,未來即時零售市場將向三個方向發展:
一是技術驅動替代資本消耗,平臺將加大AI算法、智能調度等技術投入,提升履約效率;
二是供應鏈能力成爲核心競爭力,平臺將通過數據共享、資源協同等方式,優化供應鏈管理;
三是監管框架下的行業進化,平臺將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商家利潤、完善騎手福利等方面尋求平衡。
與此同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指出,在具體執行層面或面臨挑戰。
首先,“成本”邊界模糊,“低於成本價”的認定標準未統一,平臺可能利用跨業務補貼規避監管。
此外,“變相強制”風險依存,即明面禁止強制,但算法推薦規則和流量分配機制仍可能隱性地迫使商家降價。
據瞭解,針對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政策也有所考慮,並在進一步完善。
市場監管總局8月2日消息顯示,7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並施行《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爲合規指南》,進一步規範網絡交易平臺向平臺內經營者的收費行爲,並鼓勵平臺根據自身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服務特點。
而平臺企業的規範發展將有利於包括外賣在內的整個即時零售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據商務部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