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凌晨,英偉達(NVDA)就日前被曝存在嚴重安全問題一事,緊急回應稱,“網絡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的芯片不存在‘後門’,並不會讓任何人有遠程訪問或控制這些芯片的途徑。”
涉嫌壟斷,再被約談
7月3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網信辦”)宣佈就H20算力芯片安全漏洞問題約談英偉達,要求其對芯片"追蹤定位"及"遠程關閉"技術風險提交說明。
網信辦指出,英偉達芯片被曝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之前,美國議員曾公開要求美出口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另有美人工智能領域專家證實,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等相關技術,在英偉達算力芯片中已成熟應用。
此次約談發生在H20芯片恢復對華出口的關鍵節點。7月中旬美政府剛向英偉達發放出口許可,公司隨即向臺積電追加30萬片訂單以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而在2024年12月,英偉達還因收購邁絡思科技等,涉嫌違反壟斷法,被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
H20是英偉達基於上一代Hopper架構、專爲中國市場定製的“特供版”AI芯片。在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合規要求下,英偉達於2024年一季度面向中國市場推出H20 AI芯片,也被稱爲“降配版”芯片。
中國大陸是英偉達第四大銷售額市場,僅次於美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在截至2025年1月的財年中,英偉達實現營收1304.97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營收171.0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1232.77億元),爲史上最高,同比增長66%。
但2021-2024年間,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在英偉達整體收入結構中的佔比從26.42%跌至13.11%。
車企提速擺脫依賴
作爲營收佔比近90%的數據中心業務組成部分,H20等芯片直接關涉英偉達的核心利益。而在英偉達屬意培養的汽車芯片“第二曲線”上,多家中國頭部車企正提速擺脫對英偉達汽車芯片的依賴,轉向自研或本土替代方案。
英偉達CEO黃仁勳7月中訪華時曾“點贊”中國車企。但目前,汽車業務僅佔英偉達1304.97億美元年營收不到2%,資源投入嚴重不足。
而車企逃離的核心矛盾在於英偉達"跳票"不斷。
英偉達目前最新車載芯片Thor,因多次延期交付引發車企轉向。3月,Thor芯片交付延期,導致理想汽車(02015)的增程L系列改款車型集體推遲至5月,至少造成訂單損失2萬輛、約60億元銷售收入,且這也並非其第一次遭遇英偉達Thor延期。
小鵬汽車(09868)2024年年中還在以Thor交付爲主,當時其自研的“圖靈芯片”只是備選。2025年年初,小鵬汽車察覺Thor延期,轉向集中資源適配自研的“圖靈芯片”。目前,“圖靈芯片”已在小鵬G7上裝機。
而Thor芯片不僅交付困難,有車企工程師透露稱,其實測算力僅500 TOPS左右,遠低於最初所稱的2000 TOPS。
除了中國車企主動或被動改變供應鏈選擇外,奔馳(DAI/DDAIF)也將中國區輔助駕駛系統從英偉達切換至智駕初創公司Momenta。
7月31日美股收盤,英偉達股票下跌0.78%,收報177.87美元,市值4.34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