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全球乙烯基聚烯烴彈性體POP市場高度集中 中國市場依賴進口

Ofweek光電信息網
08/06

近幾年,隨着國內食品包裝、醫藥包裝行業的良性及可持續發展,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的應用越來越多,需求量不斷增長。

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是一種以乙烯爲主要聚合單元,與1-丁烯、1-己烯、1-辛烯等α-烯烴共聚而成的熱塑性共聚物,其共聚單體含量通常低於20%,具有優異的黏結強度、抗撕裂性和透明性等,主要應用於包裝薄膜、熱熔膠等領域。

1993年,陶氏化學公司率先實現聚烯烴塑性體POP工業化。此後,三井化學、埃克森美孚、LG化學等企業突破茂金屬催化劑壁壘,投入到聚烯烴塑性體POP的研發與生產中,全球市場應用逐步拓展。

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是重要的聚烯烴材料,與其他樹脂的相容性好,因而共擠出特性好,在食品包裝薄膜、醫藥包裝薄膜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近幾年,隨着國內食品包裝、醫藥包裝行業的良性及可持續發展,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的應用越來越多,需求量不斷增長。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25-2029年中國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4年,我國乙烯基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市場需求量達到12萬噸,增長率爲10.7%。

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生產技術的核心在於茂金屬催化劑的應用及溶液聚合工藝的優化。美國陶氏化學開發的Insite技術是行業標杆,該技術採用限定幾何構型茂金屬催化劑,在乙丙橡膠生產裝置上通過溶液聚合工藝直接合成聚烯烴塑性體POP,也被稱爲反應器合成型的TPO技術。

由於技術壁壘高,全球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競爭格局。陶氏化學、LG化學、三井化學、SABIC SK、埃克森美孚等國際企業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豐富的市場經驗,在全球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行業起步較晚,由於技術壁壘限制,目前還沒有建成工業化生產裝置,距離工業化生產仍需較長的時間,並且暫無企業有明確的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新建產能規劃,導致國內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產品完全依賴進口。

新思界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中國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行業發展面臨兩大技術難題,一是高性能茂金屬催化劑的開發難度大;二是高碳α-烯烴(如1-辛烯等)生產工藝的技術瓶頸尚待突破。上述技術瓶頸的存在使得中國尚未形成乙烯基聚烯烴塑性體POP規模化生產能力,短期內實現量產的可能性較小,陶氏化學、三井化學、LG化學等跨國企業仍將處於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