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銳
編輯| 袁舟
8月5日,港股珍酒李渡發業績預警:預計2025上半年營收24億-25.5億,同比降38.3%-41.9%;歸母淨利降23%-24%,調整後淨利降幅達39%-40%,繫上市後最差的半年報。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所公佈的數據,在今年1至6月期間,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累計產量達到了191.6萬千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5.8%。
與此同時,珍酒李渡發佈公告稱,其業績出現波動的主要原因在於商務宴請、社交聚會以及禮品消費等傳統的白酒消費場景均出現了明顯的減少情況。
預警公告發布次日,珍酒李渡的股價呈現出逆勢上揚的態勢。個股以6.76港元低開,隨後一路持續攀升,盤中最高觸及7.58港元,漲幅高達10.82%;最終收盤於7.38港元,漲幅接近8%。
01
就目前而言,白酒市場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消費端的縮減,更在於其價格體系全面陷入承壓狀態。
以茅臺爲例,53度500毫升飛天茅臺批發價已跌破2000元關口,徘徊在1900元附近,相比高峯時期的3300元下跌幅度超過40%。價格的調整直接傳導至次高端產品,對以此爲主要收入來源的酒企構成衝擊。
珍酒李渡的核心單品“珍十五”,當下批發價僅約280元。相較之下,競爭對手習酒的窖藏1988批發價約爲360元,茅臺1935的批發價也已回落至680元附近。
在800元至1500元的價格區間,價格倒掛問題較爲明顯。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統計結果,該價位段有60%的企業遭遇困境。此外,行業庫存積壓狀況愈發嚴重,平均存貨週轉天數已達900天之久,同比去年增長了10%。
此外,珍酒李渡的庫存狀況同樣不容樂觀。自2020年以來,其存貨餘額從17.37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75.03億元,存貨週轉天數從517天延長至855天。2024年存貨規模已超過全年營收,其產能擴張速率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着嚴重的失衡問題。
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公司在上半年推行了“聚焦庫存去化”的策略,針對珍十、珍十五、珍三十等核心產品進行了控貨操作,同時階段性放寬了對經銷商的業績考覈標準。
不過,階段性放鬆考覈雖能短期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但長期可能削弱渠道推力。部分實力較弱的中小經銷商若持續無法完成銷售目標,或被迫退出合作體系,影響網絡穩定性。
02
面對主營業務承壓,珍酒李渡試圖通過多個維度尋求突破。
在產品策略上,珍酒李渡重磅推出戰略級旗艦新品“大珍”,標價888元,精準卡位珍十五與珍三十之間的價格帶。同時,聚焦婚宴、壽宴等宴席細分市場,以“珍十”系列產品切入500-600元價格區間,推動產品線向大衆消費層級延伸。
在營銷策略上,珍酒李渡創新舉措頻出:簽約新生代藝人姚安娜出任品牌大使,借勢明星流量撬動年輕消費市場;另外,董事長吳向東親自開設個人視頻號,成爲白酒上市公司中首位打造個人IP的企業家,通過直播等方式進行品牌推廣。
更值得注意的是,吳向東日前宣佈將推出名爲"牛市"的啤酒產品,零售定價88元,這意味着珍酒李渡首次涉足啤酒領域。
天眼查信息顯示,湖南東釀牛市啤酒有限公司已於去年在醴陵市正式註冊成立。該公司由中國酒業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後者又是珍酒李渡旗下的企業。
與此同時,根據醴陵市政府發佈的相關信息,這一項目實際到位外資達2000萬港幣,計劃建設現代化的啤酒生產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系列動作實則是白酒企業在行業調整期的多元化探索。例如,五糧液與瀘州老窖紛紛推出低度白酒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青島啤酒則跨界進軍黃酒領域;古越龍山更是大膽佈局威士忌市場。
不過,白酒企業跨界進軍啤酒領域面臨着諸多挑戰。畢竟,啤酒行業的毛利率大約只有50%,遠低於白酒行業65%以上的水平。在此情況下,企業須重新搭建產能佈局、銷售渠道以及流通體系。
而珍酒李渡發出業績預警,一方面反映出整個行業正深陷困境;另一方面,說明其試圖用產品創新和多元化經營的方式殺出重圍,但最終能不能成功,還得由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