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近期,由於持續強降雨與嚴重河岸侵蝕導致主要輸油管道關閉,厄瓜多爾原油產量降至數年來最低水平,可能造成高達3億美元的收入損失。CWG Markets外匯表示,原油在全球市場供需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厄瓜多爾此次供應中斷,雖爲區域性事件,卻可能對短期油價構成支撐。7月2日,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EP Petroecuador因自然災害宣佈其兩條主要原油管道——跨厄瓜多爾輸油管道(SOTE)與重質原油管道(OCP)進入不可抗力狀態,以保護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其中SOTE管道受暴雨影響當日即被迫停運,而OCP則因Coca河沿岸嚴重侵蝕而中斷運行。兩條管線皆沿Coca河部分流段並行,因而同時受到持續水土流失影響。事實上,自2020年起該區域侵蝕問題不斷擴大,當前已對關鍵原油設施和交通網絡造成廣泛破壞。
數據顯示,OCP與SOTE分別具備日輸送45萬桶和36萬桶的能力,可處理中至重質酸性原油。2025年1月至5月,這兩條管道合計日均輸送原油46萬桶,其中SOTE佔比57%,OCP爲43%。但受此次中斷影響,至7月13日,SOTE的日輸送量僅爲23,300桶,約爲今年前五個月平均的10%;OCP當天日均輸送量更僅爲3500桶,佔此前平均量的2%。CWG Markets外匯認爲,如此劇烈的輸送量下降,已對厄瓜多爾整個原油生產鏈構成衝擊。
在管道停運的連鎖反應下,厄瓜多爾多個重要油田也被迫停產。7月以來,該國關鍵產油區如Block 61(Auca)、Block 60(Sacha)與Block 43(ITT)均出現大面積停產,而這三個區塊在6月貢獻了該國原油產量的42%。據官方數據,Block 60與Block 61自7月8日以來完全停止生產,其中Sacha油田(Block 60)更於上週錄得零產量,相比6月日均7.5萬桶產量跌幅巨大。CWG Markets外匯認爲,大型油田的全面停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拉美地區原油穩定供應的擔憂。
6月份,厄瓜多爾全國原油日均產量爲464000桶,其中國營EP Petroecuador旗下油田產量佔比高達80%。當月該公司共有2500口油井處於生產狀態,而截至7月13日,僅剩523口井維持運行,環比下降達79%。這直接導致EP Petroecuador的原油日均產量從36.9萬桶驟降至3.85萬桶,創下該公司歷史最低水平。CWG Markets外匯表示,這種級別的產能萎縮不僅削弱了厄瓜多爾的能源出口能力,也令外匯收入承壓。
原油產業在厄瓜多爾經濟中佔據核心地位,近年來其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至8%,同時構成政府財政收入和出口創匯的重要支柱。2024年原油出口收入約爲130億美元,原已預測2025年收入將在成熟油田產量下降、ITT區塊未有新井投產、國際油價疲軟等因素下減少至110億美元,即同比下降15%。如今加之此次供應中斷,預計將再額外減少3億美元收入。CWG Markets外匯認爲,此次事件凸顯出該國經濟對能源產業依賴程度之高,也反映出單一產業結構在遭遇突發衝擊時的脆弱性,值得市場參與者高度關注。
責任編輯:陳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