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21次!入市熱情仍在高漲!

金融時報
08/05

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舉牌熱潮仍在持續。

7月22日,中郵保險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觸發了對綠色動力環保H股的舉牌。在此之前,7月18日,泰康人壽發佈公告稱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峯岹科H股首次公開發行。據《金融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已舉牌21次,超過2024年全年的20次。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輪保險資金舉牌熱潮的背後是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策略調整的直接表現,尤其是隨着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讓保險資金舉牌動力增強。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保險公司舉牌熱情依然保持高漲態勢。僅在7月當月,就有包括利安人壽、信泰人壽、泰康人壽和中郵保險4家險企在資本市場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截至目前,共有10餘家保險公司累計舉牌21次,除上述4家外,還涉及平安人壽、新華人壽、瑞衆人壽、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長城人壽、陽光人壽等多家公司。

舉牌的上市公司則包括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杭州銀行中信銀行北京控股電投產融東航物流中國儒意中國水務江南水務華菱鋼鐵峯岹科技秦港股份大唐新能源中國神華等,其中10餘隻股票爲H股(含A+H股)。從投資標的所處行業來看,銀行股被舉牌次數最多,此外還涉及公用事業、能源、交通運輸、科技等行業。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平安人壽已經7次舉牌銀行股。其中,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H股均被二度舉牌,招商銀行H股被3次舉牌。

華西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爲,今年險資密集舉牌上市公司,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在低利率環境下,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投資收益有較大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讓保險資金舉牌動力增強。

今年以來,政策對於保險資金入市提振作用效果顯著。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爲34.93萬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5.03%;從資產配置動向看,人身險行業股票持倉市值提升至2.65萬億元,長期股權投資規模約爲2.6萬億元,配比均超8%。

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通知將險資淨資產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考覈方式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設定爲30%、50%、20%。這是繼2023年首次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採取長短結合的考覈方式後,財政部進一步加強長週期考覈。對此,多家保險機構認爲,完善考覈方式有利於更好引導國有保險資金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佔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爲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對於下半年舉牌形勢,業內普遍認爲,下半年,保險資金舉牌熱潮仍將持續。主要考量在於,隨着系列政策打通“長錢長投”入市堵點以及保險負債端持續轉型,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