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在經歷連續五個交易日的下滑後,於週四亞市小幅回升。亞盤時段,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7%,報每桶67.47美元;美國WTI原油期貨則上漲0.9%,至64.97美元。此前,由於市場擔憂美國可能加大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兩大油價基準在週三一度跌至八週以來新低。美國與俄羅斯可能展開高層會談的消息,爲市場注入一定寬慰。據白宮官員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或將在下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儘管美國仍準備對俄實施“二級制裁”,範圍可能涵蓋亞洲國家,以迫使莫斯科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即便有外交談判的信號,市場仍無法排除新的貿易關稅對原油供應鏈的潛在衝擊。”——Nissan證券投資公司首席策略師菊川弘之表示。美國原油庫存大幅下降,爲油市提供實質性支撐。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下降了300萬桶,總庫存降至4.237億桶,遠超市場此前預估的59.1萬桶降幅。庫存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原油出口增長,同時煉廠開工率大幅提升。尤其是墨西哥灣沿岸與西海岸的煉廠利用率升至202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國內煉油需求依舊穩健。儘管庫存數據向好,但市場情緒依然受制於多重不確定因素。當前OPEC+聯合體計劃進一步提升原油供應量,這可能對油價中期構成壓力。“由於OPEC+維持增產計劃,加上美俄會談結果尚不明朗,以及新一輪對印度和亞洲國家的關稅打擊,投資者短期內可能繼續選擇觀望。”——菊川弘之補充道。制裁措施延伸至印度和亞洲國家,或改變全球原油貿易格局。特朗普於本週三宣佈,將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理由是其持續從俄羅斯進口原油。該關稅將在8月7日後21天內生效。此外,特朗普還表示,若亞洲國家未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或將對其採取與印度類似的懲罰性關稅政策。從技術面來看,美原油(WTI)日線圖顯示價格在64美元附近獲得初步支撐,短期有望構築雙底形態。當前K線連續兩日收出長下影陽線,顯示多頭在60-64美元區域積極承接,MACD指標在零軸下方趨於收斂,暗示下行動能減弱;若後續價格站穩20日均線(約66美元),則有望挑戰70美元整數關口。反之,若跌破60美元,將打開進一步下行空間,測試前期低點支撐。編輯觀點:當前油價的反彈建立在庫存下降和市場對談判預期的博弈之上,但真正左右中長期油價的變量,仍是OPEC+的增產節奏與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演變。隨着美國進一步將能源議題與貿易政策掛鉤,亞洲國家的原油進口策略可能遭遇更復雜的決策環境,進而重塑區域能源市場結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