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早上,MSCI公佈了其所有指數的2025 年8 月指數審議結果,其中也包括MSCI中國指數。我們結合調整結果點評分析如下,供投資者參考。
MSCI中國季度調整:新增14 只、剔除17 只
成分股變化:新增14 只成分股,同時剔除17 只。具體來看,納入14 只成分股,5 只爲A股,分別爲中信銀行、景旺電子、巨人網絡、指南針和艾力斯。另有9 只港股,分別爲三生製藥、美圖公司、萬國數據-SW、地平線機器人-W、網易雲音樂、老鋪黃金、科倫博泰生物-B、藥明合聯、以及中信金融資產。
剔除17 只成分股,其中14 只是A股,分別爲華能水電、恩捷股份、晨光股份、遼港股份、馳宏鋅鍺、南鋼股份、海油發展、迎駕貢酒、蘇泊爾、吉祥航空、養元飲品、重慶啤酒、雅克科技和東方雨虹。1 只B股寶信B也被剔除。另有2 只港股也被剔除,分別爲中升控股和海信家電。
因此,調整後的成分股數量從557 只減少至554 只(A股384 只,權重12.8%;港股158 只,權重81.8%;中概股10 只,權重5.3%;B股2 只,權重0.1%)。
除成分股調整外,MSCI還調整了29 家公司的自由流通因子(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以及139 家公司的納入股本數,也將導致成分股在指數內權重產生變化。
潛在影響:關注對萬國數據-SW、中信金融資產與BOSS直聘等的正面影響;對寶信B股、騰訊音樂與海信家電等的負面影響
從絕對權重變化幅度來看,我們測算,受此次調整影響,三生製藥、美圖公司、萬國數據-SW以及地平線機器人-W等的權重增加排名靠前,從0.26%到0.15%不等。相反,騰訊控股、騰訊音樂、阿里巴巴-W以及聯想集團等因攤薄影響,在指數中權重的下降最大,從0.24%到0.07%不等。
從交易和調倉角度,還需要結合個股的日均成交情況來判斷其具體影響。基於當前1,319 億美元規模(假設相當於當前MSCI中國指數整體2.64 萬億美元市值的5%左右)的被動型基金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假設,並結合個股各自過去20 天的日均成交金額,我們測算,1)萬國數據-SW、中信金融資產、BOSS直聘、網易雲音樂、科倫博泰生物-B、藥明聯合、藏格礦業、美圖公司、地平線機器人-W以及傳奇生物等所需交易時間都達到1 天以上。2)相反,寶信B、騰訊音樂、海信家電、中國建築國際與中升控股等所需交易被動資金流出的時間都在3 天以上。
接下來發生什麼:8 月26 日收盤後調整
從時間安排上,上述所有調整將於8 月26 日收盤後實施。資金流向上,根據指數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被動型資金爲了儘可能的減少對於指數的追蹤誤差,通常會選在最後一天也就是北京時間8 月25 日尾盤調倉,因此往往會看到權重變動較大個股成交的“異常”放大,特別是在尾盤。相比之下,主動型資金則並不存在這一約束,可以擇機選擇配置時點。特別的,我們建議關注部分流動性較差的個股潛在影響。
股價影響上,待結果宣佈後但在正式實施日之前,也會有部分套利資金根據正式結果佈局相應個股,特別是那些此前市場未完全預測的意外結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被動資金在調整正式實施日“必須”按照權重變化進行調倉,但這一期間的股價實際變動卻未必與權重調整方向一致,反而會更多受到提前套利資金與被動資金之間強弱對比影響,此前也不乏新納入或權重增加個股在調整實施日股價下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