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本週(7.31-8.6),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下行走勢,周度均價環比下跌。WTI均價66.48美元/桶,較前一週下跌0.94美元/桶,或-1.40%。周內,導致油價承壓的因素有:原油供應增加的預期升溫,OPEC+決定大幅增產,投資者對美俄關係持觀望態度。
本週(7.31-8.6),國際原油整體呈現下行走勢,周均價環比下跌。
周內,原油供應增加的預期導致國際油價承壓,OPEC+8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表示鑑於當前全球經濟狀況健康且庫存水平較低,8國同意在9月將石油日產量提高54.7萬桶。此次恢復產量是OPEC+爲奪回市場份額而一系列加速增產舉措中的最新一項,至此OPEC+8國提前一年恢復了額外自願減產份額。會後兩名OPEC+消息人士透露,8個國家定於9月7日再次舉行會議,屆時可能會考慮恢復另一項總計約166萬桶/日的自願減產。
此外,市場調查數據顯示,阿聯酋7月份將石油日產量提高了10萬桶,至350萬桶。儘管這將使其產量顯著超過其在OPEC+協議中的配額,但該組織自身數據顯示,阿聯酋總體上符合配額要求。地緣局勢方面,投資者對美俄關係持觀望態度,美國是否會對俄羅斯實施二級制裁仍存不確定性,特朗普表示威特科夫與普京的會晤取得了“重大進展”,重點討論瞭如何結束自2022年2月以來持續三年半的俄烏衝突。俄方也表示,普京與威特科夫的會晤氣氛良好,雙方就烏克蘭衝突以及改善美俄關係的前景進行了深入探討。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宣佈自8月1日起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並以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能源爲由,對印度商品額外徵收25%的關稅,不過,這項額外關稅要在21天后才生效。此前特朗普將對俄烏協議的最後期限由50天收緊至10天並警告稱,如果俄羅斯未能在期限內達成停火協議,美國會對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國家施加二級制裁。
本週,國際原油現貨均價環比漲跌不一。中東原油市場方面,因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決定9月份提高石油產量54.70萬桶/日,中東原油期貨與現貨估價下跌。亞太原油市場交易冷淡,9月裝船貨交易已經基本完成,商家開始10月裝船貨交易。亞洲一些能源公司等待中東廠商公佈新一輪原油官方售價的公佈。越南PV Oil公司將很快開始銷售10月裝原油現貨,該公司眼下計劃出售Chim Sao、Ruby和SV-DN原油,以及各一船Bunga Kekwa和Bunga Orkid原油船貨,該公司將在本週末敲定其銷售計劃。許多市場商家認爲,10月裝船的越南原油將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需求,因歐洲維多公司Geelong煉油廠裏的流化催化裂解裝置(RFCC)將於10月初結束檢修。另外,泰國PTT公司計劃從9月底起進行煉廠維修,但一些人士表示,這不會對他們的地區原油採購產生太大影響。
此外,印度的俄羅斯原油進口量下降。因美國威脅要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買家大幅提高關稅,目前印度煉廠已經基本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有消息人士表示,印度石油、HPCL、巴拉特石油及芒格洛爾煉化到目前爲止沒有再購買俄羅斯原油。印度石油公司發佈標書,尋購9月末至10月交付的原油船貨。另外,初步裝船計劃顯示,9月份,尼日利亞四種主要原油的出口量將爲每日平均75.8萬桶,低於8月份每日86.4萬桶的計劃水平。
本週,供應方面,OPEC+加快增產速度的決策,凸顯出其內部矛盾與外部壓力相互交織的局面,其戰略重心已從先前保障原油市場價格,全面轉向保住OPEC+在全球原油市場的份額。自二季度起,OPEC+逐月加快原油產能的釋放速度,其增產步伐超出預期,還意味着與最初計劃相比,該組織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復產。儘管OPEC+希望通過擴大供應來搶佔市場份額,但從長期來看,或加劇成員國之間的配額分歧,甚至引發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
需求方面,受新能源替代以及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美國今年駕車出遊的旺季汽油需求降至860萬桶/日,低於往年旺季900萬桶/日的水平。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在短期內抑制全球商品流動,拖累工業生產和能源需求,市場擔心這些措施將進一步加劇貿易擔憂情緒,從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最終打壓石油需求預期。亞洲大國經濟放緩令全球能源結構調整更具現實意義,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則可能直接削弱全球原油的實際消費能力。
技術圖上,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下行走勢。當週導致油價承壓下跌的主要因素:一是原油供應增加的預期升溫;二是OPEC+決定大幅增產;三是投資者對美俄關係持觀望態度。當週對油價起到支撐的主要因素:一是美國因原油進口問題制裁印度;二是美國原油與汽油庫存減少。截至6日,WTI報收64.35美元/桶,環比下跌5.65美元/桶或-8.07%;截至6日當週,WTI均價66.48美元/桶,較前一週下跌0.94美元/桶,或-1.40%。從技術形態上來看,標誌着油價區間震盪。
經濟方面,周內美國方面,據估算,8月1日起,美國的平均實際關稅率將從現行政策下的13.5%升至接近18%,而與歐盟達成的這項協議將使這一數字降至16%。這仍較特朗普開始第二任期以來上升了近14個百分點。依照美聯儲2018年的模型估算,未來兩到三年內,這種衝擊可能使美國GDP下降近2%,並使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1.2%。由於歐盟的關稅本就很低,因此降低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關稅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有限。
本週,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OPEC+)同意將9月的石油產量提高54.7萬桶/日,這是OPEC+爲奪回市場份額而實施的一系列加速增產行動中的最新舉措,其理由是經濟健康和庫存低。此舉符合市場預期,並標誌着OPEC+全面提前解除了其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
市場機構調查數據顯示,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原油產量保持穩定,因沙特減產部分抵消了阿聯酋進一步增產的影響。調查顯示,OPEC7月平均日產量爲2831萬桶,與前月基本持平。沙特減產22萬桶/日,至953萬桶/日,部分抵消了6月份爲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期間將供應轉移出該地區而實施的增產幅度。而阿聯酋增產幅度約爲沙特減產幅度的一半。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佈對數十個國家實施新一輪關稅,並明確表示這些關稅將維持不變,尤其是對印度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一決定與印度從俄羅斯大量採購石油有關,特朗普批評印度通過轉售俄油獲取鉅額利潤,忽視烏克蘭局勢的道德考量。印度方面則回應稱,其能源進口是爲了維護國內經濟穩定,並指責美國的針對行爲“毫無正當性”。
據船舶追蹤數據和公司文件顯示,委內瑞拉7月份石油出口環比下降約10%,原因是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的主要合作伙伴正在等待美國批准其在委內瑞拉的業務擴張。
金聯創預計下週(8.7-8.13),美國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正在收緊,如果美國對俄油開徵關稅,勢必會引發供應緊張的擔憂,從而推高油價,反之則令油價承壓。美國的關稅談判仍在繼續,如果能夠推進順利,則有利於油價的反彈。綜合來看,由於不確定因素較多,因此下週國際原油價格或以震盪爲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