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新勢力7月銷量相繼出爐,經過半年廝殺,零跑逐漸站穩頭部位置,鴻蒙智行憑藉問界的穩定發揮同樣穩居頭部。小鵬汽車創歷史新高,而小米則首破三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再度同環比下滑,情況不容樂觀,蔚來汽車旗下雖然依靠樂道和螢火實現銷量穩增,但三大品牌整體銷量仍無起色,意味着蔚來品牌的銷量繼續下滑。
目前新能源市場還處於變革之中,以目前的銷量格局來看,不久後的市場格局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沒有哪家車企能夠保證自己一定可以穩居頭部位置。
新勢力頭部中誰更穩?
大體來看,目前新勢力頭部已由理想、鴻蒙智行,轉變爲零跑、鴻蒙智行。第二梯隊包括小鵬、小米和理想,蔚來則有些徹底掉隊的意思,卡在新勢力和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中間。
頭部新勢力中,零跑首度突破月銷5萬門檻,7月銷量達到50,129輛新車。如果按此勢頭進展,零跑今年下半年銷量突破30萬輛幾乎板上釘釘;鴻蒙智行7月共交付47,752輛新車,其中問界貢獻了40,753輛新車,佔比超85%。
第二梯隊中,小鵬交付36,717輛新車,創歷史新高,並實現連續8個月銷量破3萬,表現愈發穩定,主要原因在於MONA M03銷量持續維持高位;小米汽車首次突破3萬交付量,目前依舊受產能限制,如果沒有產能問題,小米目前已經具備躋身頭部新勢力的實力;理想7月交付量爲30,731輛,雖然在衆多新能源車企中,這個銷量數據依然很可觀,但對於理想自身來說,同比下降39.7%,環比下降16%的銷量趨勢,暴露出品牌的一些問題。
蔚來汽車7月共交付21,017輛新車,其中樂道L90和fierfly螢火蟲佔據了38%的銷量,而蔚來品牌銷量則同比下降15%。從中可以看到,樂道新車對於蔚來品牌具有很強的衝擊力。
從近幾個月的銷量總結來看,零跑和小鵬處於較爲穩健的態勢,鴻蒙智行忽高忽低,理想銷量下滑嚴重,而蔚來則屬於另一種穩定,銷量沒有起色的穩定。
若要分析原因,可能在於新能源車後技術同質化時代,進入到了技術廉價化階段。通俗來說,在新能源車型上,實現低價越級,要比實現衝高來得更加容易。舉個例子,碳酸鋰價格下降爲純電動車解決了至少一半的成本訴求,而智駕軟硬件成本下降則解決了另一半的成本訴求。從這一點看,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兩年前的言論含金量還在提升,“汽車會遵循摩爾定律,以後中型SUV只要五萬元”。
作爲高度電氣化產品,電子元器件更多,意味着更能遵循摩爾定律。目前新能源市場中,A級車型賣到10萬元以下的產品比比皆是,有些車型已經賣到了7萬元以下。
從這裏也更容易理解,爲什麼零跑能成爲用戶購車的新寵。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如果無需過度追求性能,低價位新能源車型在功能性上完全能替代高價位車型,代步甚至是全家出遊都能很好地滿足。只有在追求極致性能的情況下,一些車型才能體現出“貴的有道理”。
理想、蔚來還能回到第一陣營?
新勢力中波動最大的當數理想,理想由巔峯月銷五萬輛,到現在剛剛超過三萬輛,理想的下滑幅度有目共睹。
近日,理想推出了首款純電SUV車型理想i8,按照理想官方的介紹,這款車有着包括轎車、SUV和MPV綜合下來的優點。事實上,這更像是理想建立在i8身上的噱頭,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能實現全品類車型的水準。
從前期聲量來看,與幾個爆款產品對比,理想i8並不算大聲量產品,從上市後的表現來看,理想i8先後經歷了“碰撞事件”和統一價格的動作,這些現象讓人聯想到了此前的理想MEGA。
從數據上看,理想i8截至八月初的大定數據約不到5000單,如此表現也讓理想緊急調整銷售策略,將三款配置車型合併爲一款,也就是隻推出一個售價車型。這件事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由於已經有MEGA在前,理想i8似乎並沒有激發用戶更大的興趣,二是理想i8能否成爲L系列車型銷量平替,或許也需要打個問號。
一定程度上來說,理想真正意義上在純電市場打出的第一槍,可能要“啞火”了。但也有不少人認爲,理想真正的走量車型在此後要上市的理想i6身上。根據理想i8的定價策略,i6很可能主攻25萬級純電SUV市場,市場反饋興許能比i8更好。
純電有沒有希望,是判斷理想接下來銷量走勢的重要因素。增程車型本身在新能源市場的滲透率不及插混和純電,而當下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佈局增程市場,包括上汽、廣汽甚至是小米等一系列車企都在佈局增程產品的情況下,理想L系列在市場中的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
相比理想,蔚來近期的處境同樣艱難。理想受困於沒有實現市場增量的產品,蔚來則是無法很好地找到三大品牌的平衡點。
簡單的說,樂道的低價高配對於蔚來品牌的衝擊較大,而firefly螢火蟲主打的精緻小車,這個市場目前出現了幾款車型壟斷的局面,精緻小車的標籤就顯得相對小衆。
由7月銷量結構不難看出,樂道L90上市後會對蔚來產生良性的銷量影響,firefly螢火蟲雖然定位小衆,但推出BaaS模式後,車價下降對其起量也有一定助力。目前最尷尬的反而是蔚來品牌,市場中純電車型的選擇愈發豐富,且出現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要麼售價很高,逼近超豪華售價,要麼極具性價比,蔚來品牌目前正處在這二者之間,目前更多的依靠品牌認知維持銷量,若真考慮產品力和性價比,顯然樂道會更好。
總結而言,理想L系列腹背受敵,i系列打開市場並不容易,後續理想的難題可能是擺脫銷量下滑。蔚來則出現此消彼長的態勢,想要在銷量上回到第一梯隊,實現三品牌平衡仍然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