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優步(UBER.US)召開FY25 Q2 的財報電話會。Uber 在第二季度實現了用戶量和使用頻率的歷史新高,過去 12 個月內,消費者訪問 Uber 應用程序近 300 億次。行程量和總預訂量均實現 18% 的強勁增長,公司在用戶量和使用頻率方面均達到歷史新高。目前同時活躍於 Mobility 和 Delivery 業務的消費者比例不到五分之一,公司相信此比例未來會大大提高。 調整後的 EBITDA 創下歷史新高。自由現金流創下歷史新高。
高管表示,Uber 在第二季度取得了豐碩的自動駕駛(AV)未來建設成果。公司與 Waymo 在奧斯汀、與 WeRide 在阿布扎比擴展了運營區域。同時,Uber 還在亞特蘭大與 Waymo 獨家合作啓動了服務。此外,公司宣佈了多項新的和擴展的合作關係,包括與 Baidu、Lucid、Nuro 和 Wave 的合作。這些自動駕駛部署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在美國和國際上顯著增加。
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持續推進 AV 的未來建設,並計劃在未來幾個季度在美國和國際上顯著增加這些部署。公司對當前業績及未來的衆多機遇充滿信心。
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將延續強勁表現。總預訂量預計將實現 17%~21%,調整後 EBITDA 增長將達到低至中三十位數。
Q&A 問答
Q:當貴公司思考跨平臺交叉業務的成功時,早多少仍歸結於消費者認知、廣泛的供應,甚至是可負擔性,從而推動了跨平臺行爲?
A:我們通過激進的實驗邊做邊學。發現將服務交叉推廣給消費者時,必須具針對性並增加價值,避免降低用戶體驗。好消息是,同時使用出行和配送服務的用戶留存率比單一業務消費者高 35%,其產生的總預訂量和利潤是單一業務消費者的 3 倍。這使我們能進行更激進的營銷,因爲多數競爭對手是單一業務模式。
我們還利用 AI 應用,通過獲取更多消費者上下文信息,能實現超個性化促銷。此外,Andrew Macdonald 同時領導出行和配送業務,解決了內部優化衝突,使平臺策略更積極。Uber One 會員計劃擁有 3600 萬會員,他們的消費額是普通用戶的 3 倍,是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Q:貴公司如何看待在 Uber 品牌下的一個單一超級應用(super app),而不是擁有多個具有不同消費者實用體驗的應用程序?
A:從某種意義上說,當您打開 Uber App 時,它已是一款超級應用。目前,出行應用每年產生 100 億美元的配送預訂額,約佔年度總配送預訂額的 12%。我們正努力實現兩全其美:一個高度優化的出行應用和一個高度優化的配送應用,兩者相互關聯,並在有針對性的時刻相互推廣。我們避免可能顯得反消費者的廣範圍推廣。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我們認爲目前僅處於 “第二局”,隨着產品和技術團隊的專注以及 COO 的領導,通往 “第四、第五局” 的旅程將更爲順利。
Q:本季度是否有任何變化導致了核心平臺用戶(MAPC)和 Uber One 會員的更快速增長?貴公司如何看待這種更快速增長在未來的可持續性? A:用戶增長率保持在健康的 15%。MAPC 季度環比增長 1000 萬和 Uber One 會員季度環比增長 600 萬。我們通過多種方式拓展用戶羣體,包括推出低成本產品如 Moto(總預訂額超過 15 億美元,增長 40%)。同時,高端業務也表現強勁,總預訂額超過 100 億美元,增長 35%。
公司策略是針對不同消費者羣體(如青少年、老年用戶)構建產品,吸引新用戶進入平臺。這些新用戶一旦進入平臺,就會使用多種產品。儘管許多人認爲 Uber 已無處不在,但在前 10 大市場中,18 歲及以上消費者中僅約 20% 每月使用我們服務,顯示巨大增長空間。目前沒有用戶增長放緩跡象。
Q:關於 Uber One 會員增長,有哪些新產品或策略推動了會員增長,特別是針對出行用戶?
A:Uber One 會員現有 3600 萬,對其增長非常滿意。該會員計劃在配送方面廣受歡迎,但引入出行用戶曾面臨挑戰。配送業務的增量使用從第一天就顯現出來,但出行方面則需努力。我們非常興奮的一款新產品是 “高峯期優惠”(surge savings),這是出行消費者要求最多的產品。高峯期加價對於提高網絡可靠性是必要的,但用戶普遍不喜歡。“高峯期優惠” 讓會員在高峯期節省費用,支付接近他們習慣的價格。我們認爲這也能推動會員增長。會員服務在配送方面已高度優化,但在出行方面仍處於早期階段,有巨大潛力。
Q:關於自動駕駛(AV)部署,貴公司是否有關於 Waymo 在 Uber 網絡上利用率的最新數據或量化方式?
A:AV 仍處於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商業化需要時間。奧斯汀的部署在利用率方面持續良好,亞特蘭大的部署也表現出色。在這兩個城市,平均每輛 Waymo 每天完成的行程量都比我們 99% 的司機要多。將 Waymo 納入我們的產品,似乎對整個系統產生了積極的 “光環效應”,消費者對使用 AV 感到興奮。
除了 Waymo,外部生態系統還有許多參與者,如 May Mobility、AvRide、Volkswagen、Nuro、Lucid、WeRide、Pony、Baidu、Wave 和 Momenta。目前的重點是如何儘快將這款產品推向市場,因爲它從消費者和安全角度都備受歡迎。
Q:投資者擔心與 Lucid 和 Nuro 的合作關係,特別是其涉及的資本投入,這是否是看待這種合作關係的最佳框架?
A:我們對與 Nuro 和 Lucid 的合作感到非常興奮。Nuro 是一家領先的軟件公司,Lucid 是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擁有出色技術。我們是一家供應爲主導的公司,整合到平臺的司機越多(包括機器人和自動駕駛司機),我們的服務就越好。我們正在投資軟件和硬件公司以推動其發展。從我們的現金流和資本配置來看,我們有能力在自動駕駛領域積極投資,同時向股東返還大量資本,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在自動駕駛早期驗證市場經濟效益時,您會看到更多此類交易。Waymo 每天行程量達到 99% 的利用率水平,這是非常好的消息。
Q:貴公司如何設想擁有自動駕駛(AV)資產,並將其剝離給車隊運營商,以及投資者在未來幾年中如何看待這一發展?
A:一旦我們驗證了收入模型,即這些汽車每天能產生多少收入,就會有大量的第三方融資。我們已與私募股權公司、銀行等進行洽談,相信自動駕駛網約車這類資產是可以獲得融資的。能夠利用相對一小部分現金流資助 AV 技術的發展,以獲得競爭優勢。
投資 AV 時,我們旨在用資本獲取軟件公司或生態系統公司的股權,幫助它們啓動開發,並利用 Uber 增強其信譽。我們將繼續以少數股權資助這些投資。我們還將以更具資本結構的方式使用部分現金流,投資於房地產、設施或車輛,以建立學習基礎,並積累足夠信息與融資夥伴合作。
AV 目前是無利可圖的,這符合 Uber 推出新產品初期虧損、隨規模擴大實現盈利的一貫投資方法。我們今天宣佈了 2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授權,明確表示將現金返還股東仍是頭等大事,AV 投資與之相比相形見絀。
Q:貴公司在信中提到 “越來越關注拓展 OEM 合作伙伴關係”,能否具體談談這方面,以及未來六個月左右的合作伙伴管道?
A:AV 軟件開發因大型 AI 模型而大大加速,上市時間正在加速。我們認爲商業化更難的部分將是硬件,即推出能夠大規模且經濟高效地構建這些平臺的硬件合作伙伴,因爲目前大規模部署的 AV 車輛相當昂貴。我們已宣佈與 Lucid 合作,並正在與該領域所有主要 OEM 進行洽談。我們相信未來幾年內,我們將擁有 OEM 合作伙伴。鑑於我們帶來巨大需求,並擁有強大資產負債表可投資以驗證融資可行性,我們處於有利地位。請繼續關注,您會看到更多與 OEM 的公告。此外,像百度這樣的公司擁有成熟的軟件平臺和經濟高效的硬件平臺,例如 Apollo Go。
Q:貴公司如何看待 Tesla 的自動駕駛擴張?能否更新一下貴公司在舊金山和洛杉磯市場的份額和增長情況?
A:我們確實在街上看到 Tesla 車輛。我們觀察到的部署規模非常小,因此沒有測量到奧斯汀或舊金山地區的任何趨勢變化。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市場,不會出現贏家通喫的情況。早期會有許多不同模型的實驗,例如 Waymo 與我們合作,也有 Waymo 直接運營。我們相信,基於我們的平臺以及平衡供需高峯和低谷的能力,我們將成爲領先的第三方平臺。鑑於 AV 有望以此方式增長和擴張市場,我們認爲我們將是贏家,但不會是唯一的贏家。
Q:就出行(mobility)而言,消費者對因保險壓力緩解而導致的定價增長放緩有何反應?貴公司對第三季度美國出行行程加速增長的信心來源是什麼?
A:消費者對定價的反應非常積極。在會話層面存在對定價的敏感性,但看到更低價格行程的用戶,幾天或幾周後再次使用我們的傾向性更大,存在一種延遲反應。好消息是,我們只是將保險節省下來的錢轉嫁給消費者,因此我們在美國的每趟行程利潤是同比增長的。
這在 7 月份絕對有所體現,交易增長相比第二季度顯著加速。我們預計,這種趨勢將在本季度餘下時間顯現,總體趨勢隨着季度的進展而改善,這使我們對第三季度充滿信心,並有望延續到第四季度。
Q:關於股票回購,貴公司能否提供更多細節,例如如何大致看待整體時間框架?
A:隨着業務增長和可觀現金流的產生,將現金返還股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已執行了去年春天最初授權的 60% 以上的回購授權。今天的 200 億美元是追加授權,在尚未執行的約 30 億美元之外,因此未來幾個時期可執行的回購總額約爲 230 億美元。這約佔我們市值的 12%,真正反映了我們對未來現金流產生的良好感受。我們已將大約 50% 的自由現金流用於回購。這應被視爲一個多年計劃,我們將每個季度積極行動。我們承諾扭轉局面並開始減少股份數量,第二季度已將股份數量減少了 1%,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
Q:能否量化未來幾年 OEM 合作交易中的車輛承諾金額,或者貴公司如何看待其投資框架?例如,您認爲 Uber 會承擔 Lucid 交易中 2 萬輛車中的多少?
A:我們承諾未來幾年至少一半的現金流將用於股票回購,這通過 2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授權 傳遞了明確信息。我們將根據機遇回收少數股權的收益,以資助我們對自動駕駛公司的股權投資。對我們來說,適度地重新部署自由現金流對合作伙伴意義重大。我無法給出具體數字,但請放心,我們大部分的現金將繼續迴流給股東。我們也將繼續考慮對我們有意義的無機增長舉措,如上個季度完成的 Trindle Go 交易。此外,購買車輛(例如 Nuro 和 Lucid 交易)可能反而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因爲這是一個整體交易,能從中獲得擁有車輛和軟件整合的效率。
Q:Waymo 的合作似乎是一種更輕資產的版本,那麼與 Waymo 在已公佈的兩個城市之外的新城市進行擴張有多重要?
A:就 Waymo 而言,我們真正關注的是確保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的部署執行得非常好,兩者都進展順利。我們非常希望在我們的平臺擁有更多 Waymo 車輛,無論是在奧斯汀、亞特蘭大還是其他城市。Uber 網絡上的 Waymo 非常繁忙,並且正在產生經濟價值。普遍存在三種不同的商業模式,這取決於我們與誰合作:
1. “商家模式”:我們按每次行程或每天的美元金額向合作伙伴付費,合作伙伴獲得可預測收入,我們承擔網絡變現風險。
2. “代理模式”:收入分成,類似於我們與司機夥伴的合作模式,雙方根據市場表現進行風險分擔。
3. 資產所有權與許可模式:我們或融資夥伴擁有資產,並存在與軟件相關的許可模式,例如每月許可費或每英里許可費。 我們預計未來五年內市場中將出現所有這三種模式,具體取決於合作伙伴的需求。
Q:貴公司提到了美國出行(Mobility)的 “槓鈴策略”,縱觀整個機會、,美國出行最大的增量機會在哪裏?這更多是在低價產品方面,還是高端產品仍有增長空間?
A:“槓鈴策略” 兼顧低成本和高端。高端產品更容易執行,消費者願意爲更高的可靠性(如預約產品)或更好的車輛(高端產品)支付更多費用。我們的 Uber for business 業務也在穩健增長,同比增長超過 30%。高端產品在短期盈利能力方面具有更高的潛力,可以說在未來三年內。
低成本產品對我們來說更難實現,因爲它需要提高整個網絡的效率,例如 “等待並節省”(wait-and-save)和 Uber Share。低端產品最終在行程量和總可尋址市場(TAM)方面具有更大的機會,我們正在爲未來投資。類似的槓鈴策略也應用於我們的配送業務。
Q:貴公司能否更深入地談談在信中提到的將技術能力外部化?這是否指自動駕駛(AV)領域的數據許可機會?如果是,這能發展到多大的規模? A:外部化技術能力是我們非常興奮的事情。一個簡單例子是我們的廣告業務和直配業務。Uber Eats 的價值分爲廣告業務(增長健康,利潤率高)和直配業務(爲客戶提供按需配送服務)。爲 AV 收集數據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但預計這不是盈利項目,而是幫助 AV 更快進入市場。
另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是 Uber 作爲一個工作平臺。我們平臺上有近 900 萬人正在通過多種方式賺錢。Uber AI 解決方案是我們業務中一個令人興奮的快速增長部分,雖然目前規模尚小。該團隊從事數據標註、翻譯、地圖標註、算法調整等工作。
這些工作者有時是我們的平臺司機,有時是我們引入的專家,他們利用了 Uber 核心能力,即向全球各地的賺錢者分配任務。預計將出現不同類型的賺錢者,爲全球 AI 發展而工作。我們正在與技術團隊探討還能利用全球平臺能力做些什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