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2025中期業績:數智化轉型穩步推進,但傳統業務增長乏力要點概覽• 財務表現:營運收入5,4...中國移動2025中期業績:數智化轉型穩步推進,但傳統業務增長乏力
要點概覽
•財務表現:營運收入5,438億元,通信服務收入4,670億元,同比增長僅0.7%;股東應占利潤842億元,增長5.0%,增速較爲溫和
•客戶規模:移動客戶數10.05億戶,其中5G網絡客戶5.99億戶;有線寬帶客戶3.23億戶,用戶規模基本見頂
•業務結構:CHBN中HBN收入佔比47.6%,數字化轉型收入1,569億元,佔通信服務收入33.6%,轉型成效初顯
•分紅政策:中期股息2.75港元,同比增長5.8%,現金分配比例進一步提升
•關注重點:傳統通信業務增長疲軟,新興業務仍在培育期,轉型成效有待進一步驗證
中國移動交出了一份中規中矩的中期成績單,但數據背後折射出的增長困境不容忽視。
從財務數據來看,營運收入5,438億元的規模確實龐大,但0.7%的增長率暴露了傳統電信業務的疲態。通信服務收入4,670億元的微弱增長,與公司過往的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儘管EBITDA達到1,860億元,同比增長2.0%,但這一增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顯得相當保守。
最值得關注的是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效應已經顯現。移動客戶數10.05億戶,淨增僅56萬戶,這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中實在難言亮眼。即便5G網絡客戶達到5.99億戶,滲透率59.6%,但增量空間已經相當有限。有線寬帶客戶3.23億戶的規模同樣面臨增長瓶頸。
不過,公司在業務結構調整方面確實展現了一些積極信號。數字化轉型收入1,569億元,同比增長6.6%,佔通信服務收入比重達到33.6%,較上年同期提升1.9個百分點。這表明公司正在逐步擺脫對傳統通信業務的依賴,向更高附加值的數智化服務轉型。
分業務來看,各板塊表現分化明顯:
個人市場收入2,447億元,基本保持平穩,但移動ARPU爲49.5元,在流量資費持續下行的壓力下,如何提升單用戶價值仍是關鍵挑戰。
家庭市場表現相對較好,收入750億元,同比增長7.4%。千兆家庭寬帶客戶1.09億戶,同比增長19.4%,FTTR客戶264%的增長顯示了智慧家庭業務的發展潛力。
政企市場收入1,182億元,同比增長5.6%,移動雲收入561億元,增長11.3%。5G專網收入61億元,增長57.8%,顯示出在B端市場的競爭優勢。
新興市場收入291億元,增長9.3%,其中國際業務收入140億元,增長18.4%,成爲新的增長亮點。
從技術投入來看,中國移動在5G網絡和算力基礎設施方面繼續加大投入。上半年5G網絡投資258億元,累計開通基站259.9萬個,保持了技術領先優勢。自建智能算力規模達到33.3 EFLOPS,爲AI+戰略提供了硬件基礎。
AI+戰略的推進值得重點關注。公司推出了九天大模型3.0,佈局50款行業大模型,AI直接收入實現高速增長。AI+DICT簽約項目1,485個,顯示了在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的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AI業務目前仍處於投入期,距離規模化盈利還有一段距離。
財務質量方面,公司現金流狀況良好。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淨額838億元,自由現金流255億元,爲業務轉型和股東回報提供了堅實基礎。中期派息2.75港元,同比增長5.8%,體現了對股東回報的重視。
展望未來,中國移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存。一方面,人口紅利消退、傳統通信需求飽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持續施壓;另一方面,AI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需求的爆發、"碳硅融合"趨勢的興起爲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關鍵在於公司能否在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成功實現向數智化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轉型方向是正確的,但進展速度和成效仍需市場檢驗。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公司在AI+應用落地、政企市場拓展、國際業務發展等方面的具體進展,以及這些新興業務對整體業績貢獻度的提升情況。
總體而言,中國移動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短期業績增長可能仍將面臨壓力,但長期發展前景取決於其數智化轉型的成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