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外資早已重返美股,“買家罷工”潮終結

市場資訊
08/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金十數據

  摩根大通報告顯示,國際投資者早已結束了對美股的觀望,機構資金強勢迴歸,單月淨買入1140億美元,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據摩根大通(JPMorgan)的分析,外國投資者對美股的“買家罷工”早已在5月結束,機構投資者開始買入動能驅動的上漲行情。

  在今年前四個月,國際投資者一直迴避投資美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但在5月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大通的全球量化策略團隊強調,需要區分海外散戶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及對沖基金。海外散戶投資者似乎仍然對在國際交易所上市的美股ETF不感興趣,但“真實貨幣”投資者已重返在美國註冊的ETF。

  美元匯率的下跌可能解釋了外國投資者不願像去年下半年那樣熱情地重新介入美股的原因,因爲這會損害他們的回報。

  然而,那些更擅長利用貨幣對沖策略來保護回報的機構,卻成羣結隊地重新買入在美國上市的ETF,5月共計買入了1140億美元,這是自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的最大淨買入額。

  在這1140億美元中,約有350億美元來自在加勒比地區註冊的基金,這表明對沖基金也參與其中。

  由Nikolas Panigirtzoglou領導的摩根大通團隊調查了哪些市場是跨境資金流向轉移的受益者,發現截至5月底,歐洲股市吸引了9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今年1月和2月。

  然而,在第二季度,這種趨勢減弱,歐洲出現溫和的資金流出,而日本則吸引了44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成爲聚光燈下的焦點。

  固定收益市場的趨勢與股市也大致相似。與股市一樣,4月對美國國債的資金流入也突然出現了310億美元的逆轉,但隨後又恢復了正向趨勢。

  歐洲債券市場在5月也表現良好,獲得了1090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承諾,但日本債券則受到期限溢價風險(將資金投入長期投資但債務狀況引發擔憂)的嚴重影響,呈現小幅負增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