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大證券報精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8月7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保民生促投資防風險 財政政策積極有爲
站在當前時點展望,經濟增長仍面臨挑戰壓力,向好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將在哪些重點領域發力,備受關注。專家認爲,下一階段,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抓好既有政策落實,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加強民生保障。同時,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地方融資平臺出清。
貴州證監局: 多措並舉推進財務造假綜合懲防
一份份高質量的財務報告,既是投資者挖掘上市公司價值的重要指南,也是構築資本市場的信任基石。中國證監會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提出,強化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從嚴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爲。
多維數據彰顯經濟活力
鐵路暑運過半,累計發送旅客4.56億人次,同比增長3.6%,旅遊專列的開行爲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7月物流業景氣指數達50.5%,業務總量保持擴張;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22.83萬億元,金融精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近期多維度數據彰顯中國經濟蓬勃活力,勾勒出經濟運行平穩態勢。
A股兩融餘額時隔十年站上2萬億元 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收盤新高
近期,A股市場持續走強,融資餘額和兩融餘額均持續上升。截至8月5日,A股兩融餘額報20002.59億元,融資餘額報19863.11億元,均創逾十年新高,兩融餘額時隔十年重返2萬億元以上。8月6日,A股市場繼續反彈,三大指數均上漲,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收盤新高。整個A股市場超3300只股票上漲,逾70只股票漲停。人形機器人、軍工等板塊表現活躍,整個A股市場成交額爲1.76萬億元,成交繼續放量。
上海證券報
政策預期改善和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共振 兩融餘額時隔十年重返2萬億元
時隔十年,滬深北三市融資融券餘額(簡稱“兩融餘額”)再次重返2萬億元。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滬深北三市兩融餘額達20002.59億元。其中,滬市兩融餘額爲10192.27億元,深市爲9748.1億元,北交所市場爲62.22億元。
中歐班列“東通道”今年累計通行班列超3000列
8月6日,記者從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以來經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的班列已超過3000列,運送各類貨品超30萬標箱,通行量佔全國總量26.6%。中歐班列“東通道”由滿洲里、綏芬河、同江三個鐵路口岸組成。目前,通行線路已增至27條,覆蓋波蘭、德國、荷蘭等14個國家,聯通國內長沙、鄭州、成都等60餘個城市,運輸貨物涵蓋電子產品、輕紡百貨、糧食豆油等12大品類。
海外因素會否影響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調控?堅持“以我爲主”有充分條件 宏觀政策發力穩增長爲穩匯率提供關鍵支撐
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受訪專家普遍認爲,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有充分條件堅持“以我爲主”,下半年海外貨幣政策調整對我國貨幣政策自主性的影響有限。
內蒙古明確退出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 多地積極推進化債工作 打開新的投資空間
今年以來,地方債務化解工作持續推進,化解成果逐步顯現。日前,內蒙古已明確退出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寧夏、吉林等地也在積極推進退出債務高風險省份工作。專家表示,對地方政府而言,退出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不僅意味着消減了債務風險,還起到了債務鬆綁作用,有利於穩經濟、穩增長、穩預期。
證券時報
兩融餘額重上兩萬億 這次有何不同?
截至8月5日,A股兩融餘額已經達到了20002.59億元,再次突破2萬億元。上輪行情兩融餘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還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當時正值一輪大牛市。同樣是2萬億元,這次有何不同?首先是佔比不同。一方面,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不同。8月5日,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爲2.31%,明顯低於2015年5月20日的4.16%,表明當前兩融餘額的增長與市場整體市值的增長相匹配。
農業銀行首次問鼎A股市值冠軍 牛!
8月6日,農業銀行收報6.62元/股,上漲1.22%,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公司A股市值升至2.11萬億元,超越工商銀行,首次登上A股市值冠軍寶座。兩家銀行巨頭盈利能力相近,但農業銀行在盈利修復方面更具韌性。數據顯示,農業銀行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爲2.2%,環比增速爲6.23%,而工商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爲-3.99%,環比增速爲-13.1%。
中國“霸榜”全球開源大模型:光環下的隱憂與挑戰
過去兩週多的時間裏,阿里通義千問陸續開源了六款模型。在這應接不暇的開源狂歡中,某AI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董銘(化名)卻感到有些心力交瘁——他默默關掉了一個剛部署幾天的測試集羣,因爲隨着新模型的開源,應用程序接口又變了,而這已經是他近期第四次重寫模型調用腳本。
稅制優化拉動消費迴流 海南島內居民有望迎“專屬福利”
海南自由貿易港(下稱“海南自貿港”)封關後,不僅貨物進口“零關稅”政策將大幅調整,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的相關稅收政策與離島免稅政策也將迎來進一步優化,進而改變島內消費格局。“‘零關稅’政策與離島免稅政策聯動,將直接刺激島內居民以及在島遊客的本地化消費需求,吸引更多島外消費迴流。”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會會長李世傑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一系列稅收政策增強了島內居民的“獲得感”,將助力海南從過去的單一旅遊目的地向國際消費中心轉型升級。爲增強對國際遊客的吸引力,可考慮將面向島內居民購買進口商品政策惠及更多自貿港短期居留、工作的境內外遊客。
證券日報
錨定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上海具身智能行業加速跑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上海將實現具身智能核心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並建設多個孵化器,集聚百家骨幹企業,落地百大應用場景。
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 創十年新高
近期,A股市場整體呈現活躍運行態勢,在衆多衡量市場活躍度的指標中,兩融餘額的持續擴張成爲顯著亮點。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兩融餘額再次突破2萬億元關口,創下十年來新高。受訪人士表示,兩融餘額維持高位,反映出融資盤對市場行情的積極參與。
越過“四重門”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進化中
一臺人形機器人如芭蕾舞者般單腳佇立,旁邊的機器人不斷甩動平底鍋攤着煎餅,不遠處,還有“鋼鐵夥伴”展示着搬運、裝配等絕技……近日,記者在全球首個機器人消費節上看到這樣的場景。這是今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熱潮的一個縮影。多家機構預測,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將加速從技術狂熱階段轉向實際商業落地。但行業繁榮背後,整機系統集成、關鍵算法的可靠性、量產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可持續的商業化路徑,成爲相關企業發展必須直面的“四重門”。
高溫來襲電力負荷持續走高 產業鏈公司多措並舉保障電力供應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電力負荷持續走高。公開信息顯示,8月4日至6日,國家電網經營區用電負荷連續三天創歷史新高,最大負荷達12.33億千瓦,較去年11.80億千瓦的極值增長5300萬千瓦。在此背景下,市場對電力板塊上市公司關注度提升。多家電力領域公司表示,正積極行動,爲各地迎峯度夏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王其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