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版本套路:理想只做i8聽勸版!

財經早餐
08/08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打得快冒煙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倡議,反對以低於成本價傾銷商品等“內卷式”競爭行爲。隨後,工信部也明確支持該倡議,國家更是把“反內卷”當作重點任務。

這預示着,車圈該把吸引用戶的手段,從價格轉變成真正爲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層面上來了。

當市場的主基調從創造增量轉爲存量競爭,企業的重心應該從單純追求效率,轉向用心培育與消費者的長期信任。從只圖一時得失的零和博弈,轉變成持續爲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往復互動上。

理想汽車最近調改新品的例子,就是一個爲用戶創造價值的典型案例。

以快制勝

與消費者站在一起

上市7天后,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旋即調整價格修改配置。因爲,理想關注到,理想i8上市以來獲得用戶廣泛關注,主要體現在他們對於理想i8高端配置的喜愛,出乎預料的是,有超過98%的用戶選擇了理想i8 Max和Ultra車型。

不過,用戶也對車型版本選擇的複雜性、部分高端配置暫不支持選裝等問題提出了反饋,尤其希望能將冰箱納入標配,並增加二排屏的選裝功能。

收集到用戶的這些反饋後,理想立即響應,決定統一配置版本——以理想i8 Max作爲標準配置,將售價從34.98萬元調整爲33.98萬元,同時額外贈送價值10,000元的鉑金音響,並提供後艙娛樂屏套裝作爲選裝,價格10,000元。

原本以36.98萬元選擇Ultra版本的用戶,只需要34.98萬元的價格即可實現原選擇的全部配置;原選擇Pro版本的用戶,將進行退訂或升級,提供專屬服務。

雖然上市之後改配置這種事情也有先例,但如此迅速地做出響應,直接將配置集中爲一款的做法,理想i8還是頭一回。

畢竟,在市場競爭環境如此激烈的當下,支撐產品和品牌的,不再僅僅是功能的滿足,而是與用戶情感產生共鳴。理想這次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一把:什麼叫真正把消費者的需求落到實處!

隨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走高、競爭的加劇,理想早早意識到,新能源車行業的增長邏輯,已經從供給驅動轉換成需求驅動。

除了大環境對需求造成的影響外,個人需求的多元化也影響着車企的命運,比如:品牌、價格、外觀、舒適度、安全性、有沒有激光雷達,有1顆還是2顆......

此外,在注重效率的當代社會,理想i8上市僅7天就完成快速調整,這在傳統企業看來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事。

但理想汽車卻做到了,恰恰彰顯出其“快速應戰”的企業基因,這種快速響應能力,有望成爲理想汽車“打勝仗”的核心護城河。

標配即頂配

理想“再造理想ONE”

在李想本人發佈的微博中,將修改後的理想i8版本稱之爲“聽勸版”。而在統一SKU之後,i8也確實在配置功能上,達成了覆蓋其目標用戶多數實際需求的目的。

總之,理想i8調整後,智能化上全系標配高階輔助駕駛AD Max,並且包含VLA司機大模型,提升交互與駕駛能力;三電統一爲720公里續航,標配5C超充電池,解決用戶顧慮,充電快、能耗低;舒適性配置升級,把冰箱、沙發、鉑金音響標配。

這次,理想只設定一款最具競爭力的SKU,希望將理想i8打造成一個大單品。

大單品對於企業和用戶來說是雙贏策略。

之於企業而言,大單品策略是效率利器,不僅能攤薄成本、提升規模效應,而且很容易成爲企業的“名片”,增強市場辨識度。之於用戶而言,大單品能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提升消費安全感。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的當下,市場格局正呈現向頭部品牌集中的態勢,尤其是在豪華車領域,這一趨勢尤爲明顯。作爲頭部陣營中的重要一員,理想有推動i8成爲爆款車的資源助力。

就像當年理想ONE幫理想邁出了第一步,這次的理想i8作爲理想第一款純電SUV,也將在純電SUV這個領域幫理想從零開始站穩腳跟。

正因如此,在規劃這款車的價值和配置時,團隊打算跟當年做理想ONE時一樣,多傾聽用戶的想法,選擇最實用、最划算的配置。

理想i8成“銷冠助推器”

除了做用戶價值發掘之外,理想發現30萬以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淪爲一片紅海,在紅海里找增量,不符合商業邏輯。

而30萬-40萬純電SUV市場尚未出現絕對壟斷,用戶需求未被充分滿足,算是塊未被充分開墾的“土地”。因此,這個市場存在大的開發空間。

汽車之家,今年上半年,20-30萬元的價格區間新能源車銷量佔比達63.3%,純電動車主攻30萬元以內的價格。30萬元以上市場是傳統BBA豪華品牌市場,海外品牌也在今年加速智能化車型的試水,採取本土化策略。

不過,目前30萬以上價格帶區間的純電汽車,除了特斯拉ModelY賣得還行,目前還沒有產品月銷量超過4000臺的,缺少能和Model Y競爭的爆款產品。

因此,理想i8作爲一款全新的純電SUV,要是月銷量能超過4000臺,那就已經比市面上99%的純電車都強了。要是能賣到7000臺,將創造中國汽車行業新紀錄。

憑藉理想的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它是有這個潛力的。今年上半年(1—6月),在30萬到40萬的SUV市場裏,不管是油車還是電車,理想汽車以65,940輛的銷量趕超BBAT(奔馳、寶馬、奧迪、特斯拉)。

據知情人士透露,理想i8截至8月4日的銷量約爲6千輛,如今完成調整後,銷售終端表示信心大增。

更何況,理想i8在30萬級市場堪稱“全能選手”。續航上,-25℃低溫續航保持率78%,5C超充10分鐘補能500km,甩開Model Y、ES6一截。空間上,比五座的Model Y、ES6更懂家庭。智能層面,ATL激光雷達、全場景導航輔助駕駛、全場景泊車標配,硬件碾壓不少BBAT同價位車。

理想i8以純電SUV身份切入,不僅拓寬了理想在純電領域的產品佈局,又與現有產品形成協同:增程車型穩住家庭用戶基本盤,純電車型則瞄準新能源轉型加速的羣體,通過純電+高標配的策略,形成差異化,在30-40萬市場構建起更多元的競爭力。

理想能拿得出手的產品和覆蓋場景更多。從家庭出行到城市通勤,從續航焦慮緩解到智能體驗升級,反正“總有一款適合你”。

結語

今年李想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提及“企業的護城河在哪”時明確指出:“在今天的技術時代,一個企業的成長和迭代速度纔是它的護城河,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固守的東西當成護城河。”

一直以來,理想汽車就像產品經理一樣,迴歸企業本質,以用戶思維打造產品。

理想ONE的增程式策略,巧妙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純電驅動體驗好,又能在長途時依靠增程器續航。這次理想i8的價格和配置調整,說明理想從未偏離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捕捉和用戶價值實現。

接下來,理想i6將在今年9月上市,這是理想的第二款純電SUV。據悉該車型定位爲大五座純電SUV,價格預計將下探至20萬元區間。這款產品的發佈也預示着理想在純電戰略上的加速推進。

相信理想i6也將繼續圍繞用戶價值來打造。市場分析師預測,理想i6的上市可能拉動理想2025年銷量增長40%。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