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晨報)
轉自:南京晨報
8月5日,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全省各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情況。從整體來看,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96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從經濟總量來看,有5個城市GDP超5000億元,經濟運行發展穩中有進;增速方面,有7個城市增速超全省5.7%的增速,有3個城市增速持平5.7%,總的來看,全省經濟韌性足活力強,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尖子生”有何發展祕訣
作爲全國經濟強市,蘇州市以13002.35 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繼續領跑全省,這也是全省唯一的半年GDP破萬億元的城市。南京市表現也可圈可點,GDP突破9000億元,達到了9179.18 億元,位列第二。無錫市GDP爲7735.15 億元,名列第三。
從蘇州市發佈的解讀來看,上半年蘇州產業發展量質並進,內外需求保持穩定。向內看,夯實產業發展根基,加快構建“1030”產業體系和“1840”服務業體系,實施“蘇州智造十大行動”,工業和服務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今年以來始終保持8%及以上的增速。前十大重點行業產值均實現正增長。
向外看,全市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基本盤。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持續抓好“一穩三新”,開展“百團千企出海”等專項行動,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上半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12958.8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增長5.7%。
同樣位列前茅的南通和常州GDP也都超過了5000億元,分別爲6581.19 億元和5079.13 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徐州市GDP達4509.30 億元,距離5000億元大關只有一步之遙。
作爲頗受矚目的“萬億之城”後備軍,徐州有望成爲江蘇第六座“萬億之城”。圓滿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紮實朝着萬億城市邁進,這也正是今年徐州全市工作的鮮明主題。
增速方面,有7個城市增速超全省5.7%的增速,分別爲:淮安市、徐州市、宿遷市、鹽城市、鎮江市、常州市、南通市。
淮安以6.8%的增速繼續領跑全省,延續了一季度增速第一的位次。位列其後的是徐州和宿遷,增速分別爲6.2%和6.1%,全省增速超6%的城市共有以上三家。
蟬聯增速第一,淮安何以實現
上半年淮安憑藉工業生產較快增長,重點行業實現有力拉動。數據顯示,上半年,淮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9%、8.8%和7.5%。分行業看,列統的3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88.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62.58億元,同比增長8.1%;實現營業利潤106.11億元,增長10.3%。
此外,淮安市投資增速保持穩定,項目後勁不斷增強。上半年,淮安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7.2%。從資金來源看,民間投資增長5.1%,佔全部投資比重達84.3%。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76個,協議引資額2740.5億元。省市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分別超序時17.95個和10.07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記者 李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