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散戶投資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戰華爾街傳統投資邏輯。
全國投資管理集團首席市場策略師Mark Hackett表示,散戶投資者的"逢跌買入"策略徹底困擾了機構投資者,"所有歷史趨勢都不再有效"。
週一美股的強勁反彈印證了這一觀點。在上週五因就業數據疲弱、關稅實施等多重利空引發的拋售後,散戶投資者迅速入場抄底,推動市場幾乎完全逆轉跌勢。據Interactive Brokers數據,部分散戶甚至在週五就開始買入,該券商累計淨股票買單較一週前激增78%。
Hackett指出,機構投資者目前不敢做空,因爲散戶的買盤力量讓傳統的市場調整模式失效。儘管標普500指數市盈率高達22倍,自4月低點已反彈近30%,但歷史上應該出現的季節性回調並未如期而至。他建議當前"不要與散戶投資者對賭"。
近期市場動態是散戶影響力的最新例證。上週五,在就業數據不及預期、關稅啓動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利空打擊下,市場出現了機構投資者的“典型反應”——拋售。然而,這種跌勢並未持續。
Mark Hackett分析稱:
“對我而言,週一幾乎完全的反轉,正是散戶投資者被訓練出‘逢低買入’概念的體現,這讓機構投資者在當前時點感到徹底困惑。”
他補充道,這種模式在今年四、五月份就已十分明顯,當時機構投資者普遍離場觀望、倉位保守,而散戶則在積極地逢低吸納。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據零售經紀商盈透證券的數據,其平臺的累計淨買入訂單在上週五較前一週激增了78%,散戶甚至沒有等到週一就開始行動。而上週五恰逢標普500指數錄得自5月23日以來最長的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Hackett認爲,這種屢試不爽的策略,已經讓散戶投資者“助長了市場復甦的必然性感覺”。
按照疫情前的市場邏輯,近期的一系列信號本應預示着一輪更持久的回調。Mark Hackett指出,在以往,當市場已經從低點反彈近30%、標普500指數市盈率高達22倍、且同時進入8月和9月的傳統弱勢月份時,“這正是市場預期會出現盤整、並在未來數月震盪下行的時刻”。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所有歷史趨勢都不再有效,”Hackett強調。這直接導致機構投資者不敢輕易做空,因爲他們無法忽視散戶這股強大的購買力量。
散戶力量的崛起並非偶然。在疫情期間,更便捷的交易工具、更低的科技門檻以及更多的空閒時間,共同爲他們進入市場創造了條件。LPL Financial股票研究主管Thomas Shipp在7月的一份報告中曾總結散戶的投資特點:
“對動量敏感,關注主題性投資,且對高估值不敏感。”
今年夏天,他們甚至在OpenDoor(OPEN)等個股上再度展現了類似於2021年的“抱團”影響力。
散戶的強勢,讓華爾街的專業人士陷入了兩難。許多機構在今年四月市場反彈初期持非常保守的立場,錯過了最佳入場時機。Hackett直言:
“現在你正在追趕,從後面追趕,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處境。”
機構投資者還面臨着投資組合管理的難題。由於少數幾家大型科技股在指數中的權重過高,構建一個真正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變得異常困難。同時,市場在2022年的經歷也讓機構心有餘悸。當年,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市場經歷了漫長的疲軟,但從10月開始,“在當時看來沒有任何真實理由的情況下”,市場展開了非常迅猛的反彈。
“不要與散戶投資者對賭,至少現在是這樣,”Hackett給出了他的核心建議。他認爲,機構投資者目前正被散戶“攪得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儘管散戶力量強大,但Mark Hackett也提醒,這種“逢低買入”的策略並非無限有效,尤其是在市場估值高企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他表示:
“現在不是我會把投資組合轉向積極冒險的時候。”
對於後市,Hackett預計市場在9月份之前可能會進入盤整期。此後,隨着美國政府支出計劃等潛在利好因素開始顯現,市場可能爲年底的上漲行情積聚動能。
但就目前而言,華爾街與散戶之間的博弈遠未結束,而歷史的失效,正成爲所有市場參與者必須面對的新現實。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